雨花台,这片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红色沃土”,以烈士陵园为核心载体,蕴含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近日,雨花台区政协携手区委宣传部共同组织的“百名馆长进雨花”系列活动入选了江苏省2024年度市县社科联工作创新案例。
系列活动去年正式启动,邀请全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化身“红色讲师”,深入基层一线讲述红色故事,构建起“红色馆长讲党史、多维阵地传薪火”的沉浸式教育新模式,为基层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板。
馆长化身“移动文化符号”
2024年6月26日下午,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场跨越千里的“精神对话”在此展开。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红岩干部学院院长朱军受邀走进雨花台区,以《传承红岩精神、庚续红色血脉》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准的解读、鲜活的事例,为区政协委员、软件企业职工、管委会干部、社区党员带来一堂“冒着热气”的党史课。区政协委员、南京市延陵荟公益服务中心主任王志敏表示,两地博物馆联手传承红岩精神,这是历史的回响,更是血脉的延续。区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主任李君毅表示,期待以红色文化凝聚共识,为雨花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注入精神动能。
“在雨花台,每一张照片、每一份手稿、每一件实物,都来之不易,弥足珍贵。”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原馆长向媛华以实物还原革命场景,令在场观众动容;淮海战役纪念馆原馆长蒋越锋以《人民的胜利》为主题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革命精神;渡江纪念馆馆长吴小宝再现渡江战役战斗场景,激发群众爱国情怀……
南京市政协委员、雨花台区政协常委、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是系列活动的倡议者之一。2023年,他在随雨花台区政协文化组走访调研中发现,基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往往选择专家学者授课辅导,虽专业性强,但不够“接地气”,亟待进一步创新形式,将党史知识真正送到群众身边。作为一名博物馆馆长,他利用自身资源,邀请全国各地革命博物馆馆长走进雨花,让雨花人在“家门口”就能“逛博物馆”。
吴先斌委员说,近年来,随着红色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博物馆馆长逐渐成为“行走的”文化符号,他们既能将在雨花所见之发展成绩与文化血脉“带出去”,也会打破地域界限,结合各自馆藏文物与地域革命史,通过多种形式,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中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
共同培育“红色文化情怀”
据悉,截至2025年3月,活动已举办14场,辐射人群超万人,取得显著成效。“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党委主导、政协搭台、委员带头、基层配合。”吴先斌告诉记者,红色文化不能停留在展柜中,必须融入生活场景,通过馆长们的专业视角,让历史可触可感,真正实现“以文化人”。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百名馆长进雨花’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的传播实践,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雨花台区政协负责人表示,政协委员充分利用专业文化知识,以红色文化凝聚共识,为雨花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下一步,雨花台区政协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等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五送五进”(“送政策、送健康、送法律、送科普、送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行动,扩大“百名馆长进雨花”活动覆盖面,走进军营、产业园区等新领域,推动红色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合,结合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邀请抗战主题博物馆馆长来雨花,弘扬抗战精神,推动“红色+”融合发展,打造雨花特色红色文化IP,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雨花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