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向公众开放 5件展品来自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
图片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7月8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展厅内展出照片1525张、文物3237件,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的光辉历程,其中5件展品来自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
主题展筹备一年,全国征集线索
据了解,为了办好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筹备了一年多时间,还组织了多个小组奔赴祖国各地的纪念馆、博物馆学习先进经验,征集文物线索。
“我们馆有5件展品被抗战馆选中参展。”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为了支持这次展览,博物馆倾囊而出,不仅借出“镇馆之宝”,还拿出了压箱底的藏品。
其中1945年8月15日出版的大公报《日本投降矣》版面原件作为‘镇馆之宝’,一直放在馆里最显眼的位置,表达着抗战胜利的喜悦。此外,抗战馆工作人员还选了1938年《大美画报》周恩来作为封面人物的期刊。“这张周总理的照片比较少见,英姿勃发,可以从周总理炯炯有神的目光中看到抗战的决心与信心。”吴先斌说道。
展品中还有1943年4月出版的《拂晓杂志》创刊号,据吴先斌介绍:“《拂晓杂志》是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机关刊物,新四军军长陈毅为《拂晓杂志》题写了刊名,并且亲自题词:‘领导学习,组织学习,应该是《拂晓杂志》最具体而实际的政治任务’。”
吴先斌受邀参观主题展时发现,博物馆借出的另外两件展品关注度较高,一件是报道侵华日军“百人斩”暴行的《东京日日新闻》报纸原件。
“这张报纸出版于1937年12月13日,那天南京沦陷。报道由位于‘紫金山麓’的特派员发布,文中称向井敏明、野田毅两名少尉比赛谁先杀满一百名中国人,‘比分’是106∶105,并相约延长比赛。”在配发的照片中,两名刽子手拄着军刀站立。“这张报纸是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暴行的重要罪证。”吴先斌表示。
吴先斌站在招贴画前。照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另一件是195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张《把使用细菌武器者作为战犯归案法办》招贴画,“画背后讲述的是‘伯力审判’的故事”。吴先斌说这个审判非常重要,主要是由苏联政府对日本关东军在战争期间实施的细菌战罪行进行审判,对象也包括臭名昭著的侵华日军731部队。
吴先斌表示,博物馆还提供了70位抗战老兵的口述记录,是吴先斌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花费十几年时间,与时间赛跑,在全国各地采访抗战老兵的一部分成果。他期待后期这些成果能与广大公众“见面”。
“5098,这不是数字,是煎熬”
“很震撼!值得好好参观!”这是吴先斌参观完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的一个最深的感受。他告诉记者,无论从办展规模、展陈内容,还是呈现效果,这个主题展都是目前抗战展中的最高水准。
图片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抗战馆的地下一层,一个全新推出的展陈区域。这里有满墙的抗战照片。”吴先斌在讲解员介绍下才知道,这些照片是馆内工作人员历时多年搜集整理完成的,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宝贵影像,一共是5098张。
“5098,这个数字一说出来,我立刻就明白了!”吴先斌说,这就是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9月2日14年浴血抗战的日日夜夜。吴先斌以前也统计过这个数字,但当这些数字以照片形式一张一张呈现面前时,一幕幕抗战画面从眼前闪过,他想到的是5098个整夜难眠的抗战岁月。“这不是数字,这是煎熬。”吴先斌感慨道。
60余处重点场景复原,沉浸式重现经典时刻
据了解,本次主题展中,赵一曼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卢沟桥事变中牺牲的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证书等展品是首次展出。
图片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此外,还有60余处重点场景复原,打造沉浸式场景,帮助观众深入了解抗战历史。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人民战争地道战、七大会场等经典历史场景进行了实景还原,并运用全息影像、透明展屏、AI交互等前沿技术手段,打破时空限制,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历史现场,深入了解抗战历史。
在展厅,一张不起眼书桌却格外引人关注。它被摆放在“窑洞”里,复原了1938年春天,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时的场景;“白求恩”忙碌的手术室昏暗逼仄,打开的药盒陈列在桌上,一件白大褂挂在进门处。一旁,白求恩的病床日志、遗著《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战伤治疗技术》等展出;一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的运输机“机舱”也出现在展厅里,观众通过老照片和运输机上的氧气瓶等,重回历史现场,沉浸感十足。
图片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何预约?
据悉,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观众可持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安检入馆。本次展览将作为抗战馆基本陈列长期展出。
7月8日起恢复开放。其中,7月8日至9日、11日、15日至18日的每日上午组织专场参观,不对外开放;每日13时至16时30分对外开放。
7月19日至8月31日,该馆实行延时开放服务,开放时间为每日9时至18时,17时30分停止入馆。
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借展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展品清单
1.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日本投降矣》
2.1938年《大美画报》周恩来封面期刊
3.1943年4月发行的《拂晓杂志》第一期第一卷
4.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关于刊登野田毅、向井敏明“百人斩”报道
5.195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把使用细菌武器者作为战犯归案法办》“伯力审判”招贴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范杰逊
网址: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6cdbece4b04486b3eb1d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