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名曲演唱会上,唱起86年前《大刀进行曲》

发布时间:2023-12-14 11:03   本文被浏览过:

      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12月10日下午,由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忆峥嵘岁月,筑时代强音》抗战名曲演唱会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办。在演唱会上,战时录制的刚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黑胶唱片《大刀进行曲》和着同学们的歌声,年轻的声音与86年前的民族呐喊交织在一起,再现了这首抗战名曲的感染力。

      穿着青布长衫的南师大音乐学院学生史杭谛动情地演唱着《松花江上》,唱出了战乱中人民的悲惨遭遇,喊出了东北人民抗日救国的强烈心声。

      在歌唱一首首抗战名曲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民族的呐喊以及中华儿女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除了《松花江上》《南泥湾》《长城谣》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现场还演唱了《抗战要胜利》《提防鬼子来抢粮》《路是我们开》等不被人们熟知的抗战歌曲,这几首歌的曲谱歌词都曾刊登在上世纪40年代的《解放日报》上。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表示,希望大家通过歌声的力量,缅怀抗战期间的遇难同胞,同时也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其中,战时录制的《大刀进行曲》黑胶唱片刚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唱片片芯为红色,中间写着“歌林唱片”“星洲合唱团”“麦新作词作曲”等信息,唱片编号为“320002a”。 整首歌曲短小精悍,歌词以口号式呐喊表达,特别是最后的一句“杀”,震撼力十足,释放中华儿女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

      86年前,这首慷慨激昂、震撼人心的《大刀进行曲》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它的词曲作者就是麦新。麦新,原名孙培元,曾用名孙默心、铁克,1914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29年考入上海美商开办的“美亚保险公司”当练习生,后转为职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

      二十九军大刀队是当时著名的抗日军队。1933年,喜峰口大捷之后,大刀队闻名全国。二十九军将领宋哲元特意写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进无退,死而后已”的条幅,更激励了全国的抗日热情。4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二十九军又在卢沟桥上用大刀歼灭来犯之敌,其中有名19岁的战士竟1人砍杀13个敌人,还活捉了1个。消息传来,举国振奋。

      据介绍,当年,大刀队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著名作曲家麦新热血沸腾,彻夜不眠,于8月8日创作了《大刀进行曲》这首不朽的时代战歌。这首时代战歌一经诞生,就如疾风闪电,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城镇乡村、前线后方,成为振奋民族精神、争取民族解放的号角。演唱会现场,学生们就着老唱片打开历史记忆,再现了这首抗战名曲的感染力,带领现场观众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年抗日救亡的豪情壮志与新时代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在时空里碰撞。

      1937年8月8日,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在上海文庙举办音乐会,麦新指挥《大刀进行曲》第一次公开试唱。据载,当时台下的观众竟达1000人之多。演出时还发生一个小插曲,麦新因情绪激动,在演出中挥断了指挥棒,于是,便以拳头代替指挥棒。《大刀进行曲》首演十分顺利,不久,歌声就传遍了上海,传到了前线和全国各地。麦新还根据试唱效果和大家的意见,对《大刀进行曲》作了修改,把原词中的“二十九路军的弟兄们”,改成“全国武装的弟兄们”等。此后,田汉将《大刀进行曲》录制成唱片,使之广为流传。

      1939年,作曲家任光到南洋从事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在新加坡组织星洲合唱团、铜锣合唱团,举办民众歌咏训练班,培养歌曲创作人才。他还与新加坡歌林唱片公司联系,灌录了一批抗战歌曲,其中就有《大刀进行曲》。如今,这首诞生于1937年的歌曲依然广为流传。麦新和他用爱国豪情谱写出的革命歌曲,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