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版《松花江上》唱片入藏我馆

发布时间:2023-10-19 09:52   本文被浏览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首耳熟能详的抗日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于1936年,一直靠口口相传,直到几年后才灌制了首版唱片。10月11日,首版《松花江上》唱片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该馆馆长吴先斌表示,“这首歌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首版唱片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当时的表演者也是战斗者,歌声里充满了激情,传递着力量。

现代快报+记者 张然


      当唱针搭在这张80多年前的唱片上,悲切且厚重的女声传来。她唱得极慢,声声婉转,当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时她的歌声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这张黑色的唱片中间,烫金字体写着“歌林唱片”“松花江上”等字样,还标着唱片编号“352753”。“辛瑞芳演唱”“林声翁指挥”“林声翁改编”“佚名作词”“和声管弦乐队伴泰”等相关信息也标注在唱片上。
 
      ““佚名作词’这个信息值得关注。”吴先斌解释说,《松花江上》由人民艺术家张寒晖创作于1936年,而后口口相传,1940年前,爱国华侨陈嘉庚在香港和新加坡录制了一些抗战歌曲,其中就包括这首广为流传的《松花江上》,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词曲作者是谁,所以写的是“佚名”。
 
      在那个战火纷飞、音信阻隔的年代,不知道《松花江上》词曲作者的人,也包括张寒晖的儿子张林格。张林格十几岁时就在家乡河北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常把俺爹在外搞革命,我在家乡打鬼子”挂在嘴边,却并不知道这首《松花江上》的作者竟是自己朝夕牵挂的父亲。
 
      在唱片人藏博物馆的当天吴先斌激动地在朋友圈写道:“今晨,唱片到我馆中,了却我多年心愿。”吴先斌表示,音乐不分国界,这首饱含着血与泪的抗日流亡歌曲,把中国人因日本人侵背井离乡的哀伤与心灵深处的不屈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歌后来有过很多版本,可是我一直想要听一听最初的声音。尽管当时的配乐、音质都不如现在的,但在抗战的历史洪流中,艺术家们既是表演者,也是战斗者,他们是用生命在歌唱,歌声里充满着力量。
 
      据了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大批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他们心头郁结、悲愤苦闷。1936年夏,张寒晖前往西安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他在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出版的一本《东望》杂志上,看到了军长王以哲的题字:“我们何时能返回那美丽的田园?何时能安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时能救我亲爱的父老兄妹于水火之中?
 
      于是,张寒晖决定要为东北军写一支歌。他从未到过东北,于是他走访了不少东北军官兵及家属,写下了这首《松花江上》。歌曲最初,写家乡的富饶美丽,家人同胞的相聚。悲剧往往就是把美撕碎给你看,而后歌曲便写到家乡被侵占,人们只能背井离乡。在歌曲的最后,用三个追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待。这首《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从诞生之初起,便唤起了民族觉醒,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