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是胜利的日子,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特殊的日子,我们来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里面收藏了诸多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实物,以及各种抗战徽章、影像资料、书籍等珍贵历史文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记前一辈人奋战的历史,继承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参观者张学冬说。
馆内,一张日本投降当天的珍贵报纸正在展出。走进三楼展厅,在入口处最醒目的位置,一整面墙上只悬挂着一件展品—— 1945年8月15日的《大公报》。两侧墙壁上,写着杜甫的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这个标题用了过去我们从来没有用过的大字号,而且,‘日本投降矣’中‘矣’很有讲究。矣是语气助词,用在这里,既有对先辈们的缅怀,又有抗战胜利的喜悦,千言万语都在其中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说。 这张老报纸,吴先斌惦记了十多年。“1945年时,东南大学的一位老教授正在重庆读书,他买下了当时市面上几乎所有关于日本投降的报纸,一共有十几张。去年,这些报纸全部被我馆征集来了,其中包括8月15日至8月17日这三天的《大公报》。”吴先斌回忆。 时光流逝,今日之中国铁甲生辉、国富民强,足以告慰壮士英灵。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蒋琰 甘欣宇 余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