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本南京大屠杀历史主题出版物发布

发布时间:2021-12-08 15:42   本文被浏览过:


       走访25位南京保卫战老兵写成《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述说与诉讼——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传》、50万字的英文版《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各界在南京举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系列图书发布会,推介近两年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和国家公祭的主题出版物,表达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共同心声。

英文版《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

一个月前出版

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于一个月前推出英文版《The Rape of Nanking, a Historical Study》。本书分11个专题,对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原因、大屠杀前后南京居民生活秩序的变化、大屠杀期间的西方人士、南京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的质证等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众多层面及与此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以客观史实向国际社会揭示这历史真相,反击日本右翼否认或变相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各种谬论。

张生介绍,“这是一本非常严肃的著作,代表中国学界关于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2012年,《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上下册出版,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进行增订,今年11月出版的英文版将该书的150万字浓缩为50万字,由资深翻译人士完成译著。

立传书写幸存者的一生

“夏淑琴传”出版

2017年启动,2020年完成,69岁的江苏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杨颖奇花三年时间写成《述说与诉讼——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传》,用17万字的体量,为这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女性立传。

全书主要记述夏淑琴一家在南京大屠杀中所遭受的惨痛劫难,从侧面佐证南京大屠杀这一确凿历史事实;记述夏淑琴在南京大屠杀后于艰难中生活、成长的过程,反映老人勤劳、坚毅、和善的性格养成;记述老人为捍卫名誉权勇敢走上法庭与日本右翼分子打官司并获胜的经历,反映正义战胜邪恶的人间正道;讲述老人不辞辛劳在国内外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呼吁人们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为捍卫尊严和历史真相,老人曾亲赴日本应诉,致使起诉她的东中野修道等始料未及,于开庭前慌忙撤诉,夏淑琴四次胜诉。又奔走美国、日本、中国国内各地作报告,以亲身经历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呼吁世界各地的人们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我们为这样一位饱经磨难却勇敢坚毅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老人立传,对呼吁和平具有深远意义。

12年走访写就

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历史“绝唱”

“当年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将士能够留下口述历史的只有这25位。”作者之一、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介绍,由他和张连红、张定胜等合著的《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从2008年启动走访工作,12年间走访全国22个省市,行程20多万公里,在国家资助下完成对25位南京保卫战幸存老兵的历史口述记录,这些老兵中年龄最大的114岁,最小的当时也有93岁。“通过当年老兵们的口述,我们能够更直观地‘回望’南京保卫战这段历史。”

“这项工作启动得晚了,当年南京保卫战的十几万将士只走访到25位,这是一个历史的遗憾。”吴先斌介绍,更遗憾的是,这25位老兵如今健在的据他了解也仅剩四五位,因此,该书也将成为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绝唱”。

《日军南京暴行:德国外交文件中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社会状况》出版

2021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华人教授陆束屏合作,出版《日军南京暴行:德国外交文件中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社会状况》。

该书收录南京大屠杀发生后德国外交官从南京发往德国外交部和当时在汉口的德国驻华大使的电报、信件、报告等外交文件,详细介绍日军的暴行和1938年初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情况。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介绍,为搜集这些档案,陆束屏教授于2016-2018年间三次前往柏林,在德国联邦档案馆和德国外交部档案馆查档、整理和翻译,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详加注释,并翻成中文。“这些德国外交文件是第一手有关日军暴行的目击证词,比美国和英国文件中的描述更为详细,有些内容是其他国家外交官所没有记录的,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于今年底和明年初用中文、德文、英文在中国、德国、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地出版发行。

附:近两年出版的十本主题图书

1 陆束屏:《日军南京暴行:德国外交文件中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社会状况》。

2 张生:《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The Rape of Nanking, a Historical Study)。

3 马振犊、罗娟:《南京城防保卫战》。

4 张连红、吴先斌、张定胜:《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

5 张建军:《国家公祭 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资料集6》。

6 张建军:《2019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作品集》。

7 凌曦、唐恺:《南京保卫战中方报纸报道 1937-1938》。

8 凌曦:《至柔至韧至暗至美:锦绣和平——梁雪芳刺绣艺术展展览画册》。

9 庄启俭:《侵华日军细菌战在丽水(1942-1944)》。

10 杨颖奇:《述说与诉讼——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传》。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