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杨南京大屠杀主题纪录片首映

发布时间:2021-12-11 16:45   本文被浏览过:

著名导演李杨凭借《盲井》《盲山》《盲·道》构成的“盲系列”影片为观众认知。12月11日下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他来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首次小范围放映并捐赠了27年前的毕业作品。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50周年之际,这部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纪录片《痕》曾在德国、法国播出。

1995年在德法播出,纪录片本身就是历史

为了向全世界展现日本军国主义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灾难,已故华人女作家张纯如于1997年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揭开南京大屠杀的真相,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此之前,导演李杨也通过学生毕业作品,真实记录这段历史。

李杨是陕西西安人,1992年,他前往德国留学,就读于科隆影视传媒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导演系。纪录片《痕》是他的毕业作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两次从德国来到南京,走访了很多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以及历史学者,并完成作品。通过翻录当年录像带,增加中文字幕等修复工作,这部时长一小时左右的片子首次与观众见面。“感谢吴馆长让这部片子有机会跟大家见面,希望有机会在国内放映。不是我这片子做得有多好,而是历史值得被记忆。”

“关于南京大屠杀等等,我认为是编造的,说那个战争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纪录片的开头,李杨引用了1994年5月4日日本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对《每日新闻》记者的谈话。在这部纪录片中,不仅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还有日本随军记者、侵华日军的回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也曾为他提供一些胶片片段。

导演李杨也在片中出镜,首次来到南京,并记录下南京的街景,沉痛的历史记忆与当时幸福安稳的生活形成鲜明对照,令人唏嘘。“德国留学期间,1995年正值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对战争进行反思,我就发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和影片资料非常少,甚至在德国国家图书馆都没找到几本,而且还都是英文的,这就激发我拍这样一部片子,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李杨表示,如果不控诉,就会遗忘。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想通过这部片子提醒大家警惕这种反人类罪行,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呐喊。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表示,纪录片本身也成为一种历史。当时南京的街景已经不复存在,片中20世纪90年代幸存者还相对年轻,他们说话中气十足,以及记忆的准确性,如今都无法重现。

27年过去了,“痕”成了国家记忆

李杨也告诉记者,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很浩瀚,当时通过同学找到相关权威专家,介绍创作思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少走弯路。片中,在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孙宅巍研究员等专家的梳理下,史实真相一步步被揭开,并深层剖析战争悲剧。

在片中,夏淑琴、李秀英、陈德贵、刘永兴、许自强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面对镜头讲述历史的真相,现在其中有的“时间证人”已经去世,还有人脸上添了许多岁月的痕迹。“1937年12月16日,日本兵扛着枪到我家,把我弟弟抓去了。”刘永兴说。面对镜头夏淑琴回顾了1937年12月13日上午,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她的外公、外婆、父亲、母亲、大姐、二姐殒命在鬼子的刀枪下。时年8岁的她被捅三刀昏倒,4岁的妹妹躲被子里躲过一劫。无法想象日军会对中国人民如此残忍,她一再说不愿意回顾这段痛苦的经历。

片中有不少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的真实影像。据侵华日军田所耕三回忆:“为了让俘虏们有所畏惧,把他们的耳朵削下来,或是把鼻子砍掉,或是拿佩剑插进口里把嘴切开。”而这些残忍的行为只是因为“登陆以来,好久才有这么点消遣,这些玩意都不干的话,还有什么别的乐趣呢?所以长官们对此都装着不知道。”

中国军民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曾经感染过日本随军记者铃木二郎。“俘虏们在25公尺的城墙上排成一列,许多日本兵端着刺刀枪,齐声大吼,刺向俘虏们的前胸或腰部。他们一个个落下城墙,鲜血四溅,令人毛骨悚然。可是在那残暴的场面中,却出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那就是俘虏们在被刺杀时的态度和表情。他们站在死神面前,有人面带冷笑,有人若无其事地大笑,等待着死亡。”

27年过去了,孙宅巍说,“痕”,也是一种记忆。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全人类的记忆,引发全世界人民的共鸣。“如今我们谴责悲剧,怀着对和平的追求。今天看来,这部片子里的事实还都站得住脚,还是感觉很震撼。在12月13日已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情况下,这部片子不管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国家放映,都有教育意义。”他也对该片提出了完善建议。据悉,经过完善后,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将永久收藏该片以及创作手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视频拍摄、剪辑 王涛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张楠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