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痕》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

发布时间:2021-12-11 15:40   本文被浏览过: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 / 文 牛华新 / 摄)黑白色调的资料影像难掩血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讲述直击人心。12 月 11 日,最早传播海外、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纪录片《痕》在南京首次播放,导演李杨说:" 我不是历史学家,我只是一个电影工作者,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我会一直讲下去。" 据了解,这部纪录片拍摄于 27 年前,曾于 1995 年在德国、法国等国的电视台放映,向世界讲述这段历史的真相。

夏淑琴头发乌黑、思路清晰,纪录片包含大量珍贵的幸存者口述史料

" 关于南京大屠杀等等,我认为是编造的,说那个战争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 纪录片的开头,李杨引用了 1994 年 5 月 4 日日本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对《每日新闻》记者的谈话。" 我一开始就抛出了他们的否认,后面再用口述、实证,全片没有一句我自己的评论。" 李杨说。

△导演 李杨

在纪录片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头发乌黑、中气十足,思路清晰地诉说着自己家中的惨痛经历:" 侵华日军不是一个两个人动手,是几个人一起。他们抢过去我小妹妹,就把她砸死了,还是吃奶的孩子。我姐姐十四五岁,被强奸了 …… 我们一家 9 个人死掉 7 个。"

还有陈德贵、刘永兴、许志强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都在片中讲出了历史的真相。" 南京人被侵华日军屠杀,我们在马路上完全是亲眼所见。马路上乱得不得了,都是死人,尤其是靠五台山这边,山西路以南特别多。" 许志强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 61 人。李杨当年走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有一些已经离开了我们,所以这些画面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在时长近一个小时的纪录片中,还引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约翰 · 马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的影像资料,还有侵华日军、日本随军记者的回忆。据侵华日军田所耕三回忆:" 为了让俘虏们有所畏惧,把他们的耳朵削下来,或是把鼻子砍掉,或是拿佩剑插进口里把嘴切开。" 而这些残忍的行为只是因为 " 登陆以来,好久才有这么点消遣,这些玩意都不干的话,还有什么别的乐趣呢?所以长官们对此都装着不知道。"

历时一个月,他在南京寻找真相

1994 年,正在德国电影学院读书的李杨来到南京寻找历史的真相。他从小就听说过南京大屠杀,但他发现这段历史在德国鲜为人知,于是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纪录片成了他的毕业作品。

" 当时在新街口一带走访,很多年轻人不知道那段历史,了解情况的一些老人不愿意再提。可是我们不说,后代就不知道,这件事情就被淹没了。" 李杨并没有放弃,这个年轻的电影人在南京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帮助,"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责任去寻找历史的真相。当时从德国来南京,来了两趟,第一趟收集资料,第二趟走访了很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以及历史学者,拍摄了一个月。从他们的讲述中,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纪录片中,曾遭受炮火轰击的中山门外热闹非凡,摩登女郎舞姿翩跹,蹒跚学步的孩童坐在玩具车里,展露笑颜。镜头反复在现实画面与历史影像中切换,强烈反差震撼人心,体现出和平的可贵。

△历史学家 孙宅巍

时隔 27 年,当年接受采访的历史学家首次观看纪录片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去年 12 月,李杨已把纪录片《痕》的影像资料和创作手稿捐赠给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但由于卡带年代久远,无法读取。这一年的时间里,李杨四处寻找可以读取卡带的老机器,并且将影片数字化," 这是在国内第一场小范围播放,希望未来有公开的机会在国内放映,让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珍爱和平。" 李杨说。

历史学家孙宅巍曾在片中讲述大量史实,为纪录片增添了历史依据。当年接受李杨的采访后,孙宅巍还多次跟学界的朋友提起:" 有个小伙子找我拍纪录片,那是我第一次接受纪录片的采访,后来就没有音讯了,也不知道片子怎么样了。"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 吴先斌

27 年后,孙宅巍再次见到了当年的小伙子,也第一次观看了这部纪录片。" 片子里的史实都站得住脚,看了以后很震撼。" 孙宅巍说," 这段历史是中国人永远抹不去的‘痕’,现在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全人类的记忆,这部片子的意义在于,我们绝不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在观看完纪录片后表示:" 据我所知,这是最早在海外传播的南京大屠杀纪录片。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将作为馆藏资料的一部分永久收藏。"

(编辑 李蔚蔚)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