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迎来一位特殊客人,他要把18件珍贵史料捐借给新华日报报史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的捐借行动,进一步丰富了新华日报报史馆馆藏,而这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忆也有了新归属。
此次捐赠的4件、借展的14件史料,大多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出版发行的刊物。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新华日报》,一直以宣传党的抗日纲领、争取民族解放为主旨,这18件史料将为新华日报报史馆展陈建设提供重要帮助,也将对报史馆实物档案的收集、报史研究、史料管理起到启发作用。
“捐借18件史料,是对历史的尊重”
“这是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大规模对外捐借史料,这是对诞生在抗战烽火中的《新华日报》的一次致敬!”戴上白手套,翻开泛黄的老报纸、旧杂志,吴先斌仿佛在和一个个有生命的存在对话。“阅读当时的作家、记者的文字,通过他们的笔端,更能触摸那个时代。”
每一份史料都承载一段历史。吴先斌特别介绍新华日报馆印行的毛泽东《论持久战》——“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藏4万多册抗战相关书籍,这是精品中的精品。”吴先斌介绍,这一版本发行于1939年,为第三次印刷,是目前能找到的在国统区发行的最早版本的《论持久战》。
“一张好的报纸,就是一所大学。”吴先斌还特地捐出对新华日报报史馆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一份《新华日报》报纸原件,发行于1949年6月23日。“同一时期的《新华日报》存世量很少,弥足珍贵。”吴先斌介绍,《新华日报》在南京复刊后,这份报纸头版用大字号刊登消息《新中国快要诞生了》,传递全国即将解放的强烈信号。
1939年5月28日第三卷第二期《群众》杂志也出现在捐赠目录里。当期不但刊载有时任新华日报社社长潘梓年和总编辑吴克坚的文章、新华日报记者陆诒的文章,还有现代著名作家姚雪垠撰写的《随县前方的农民运动》等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吴先斌借展的史料中,就有一本新华日报馆刊印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扉页上写着“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这是《新华日报》在南京复刊后印发的重要书籍之一,存世量很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将这些珍贵史料捐借出来,是对史料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也是我个人创办民间抗战博物馆的初衷。”吴先斌说。
“如果有光芒,那是历史的光芒”
2006年冬,南京安德门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挂起一块不太显眼的招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门口还有一行小字——“一个寻找英雄的地方”。6000多件藏品,每年5万多人参观,对一家个人创办的民间博物馆来说,这份成绩值得骄傲。
办馆15年,吴先斌最感欣慰的是,越来越少的人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如今,博物馆有120多名海内外志愿者,走到哪里,都有“粉丝”邀约。有人说,吴先斌身上有一种执着的热忱和激情的光芒。“如果有光芒,那一定是历史的光芒。”吴先斌说。
这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来自民间,讲述民间故事。博物馆核心区域是三楼的陈列馆和四楼的文献馆,展出300多张侵华日军的作战地图,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实物,各种抗战勋章,以及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张纯如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影像资料和书籍等珍贵历史文物。
博物馆一整面墙挂满抗战老兵的手印。在吴先斌的心目中,1612位抗战老兵的口述史,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吴先斌和他的团队行程22万公里,花费500多万元采集口述历史的行动仍在继续。“和时间赛跑,在历史的大门关上之前抢救出一些史料”成为吴先斌的一个执念。
吴先斌曾经是一个普通市民,喜欢读书,关注历史。1983年,在南京大学电教室工作的他整理一盘从美国带回来的影像资料。“画面中人们痛苦的表情告诉我,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什么。”这份资料就是美国人约翰·马吉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的14分钟短片。这段无声短片深深烙在吴先斌的心中,他开始搜集这段历史史料,至今从未停止。
2005年,41岁的吴先斌当时是南京一家装饰材料总厂负责人。他举办了“南京城的控诉——民间抗战图片收藏展”,展出自己收藏的280余幅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老照片。因为这场展览,他结识很多抗战史专家,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有了更深的理解。
2006年12月12日,吴先斌个人出资300万元在厂房里创办南京首座民间筹资的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当时学术界认为,该馆的成立标志着对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由官方走向民间。
“我是历史社会实践活动的耕耘者”
57岁的吴先斌整天埋首故纸堆。但吴先斌说,“我不是收藏家,更不是历史学家,而是一名历史社会实践活动的耕耘者。”
馆藏4万册抗战时期图书,他看过很多。“读那个时代的文章,仿佛身临其境,把人们也拉进那段历史,浑身充满巨大的热情。”让博物馆“活”起来,收藏才有意义,才有生命。吴先斌带着“红星照耀中国”系列讲座走进高校,把高校的 历史专家请到博物馆,为普通市民开讲座,如今已举办34期。
在吴先斌的博物馆里,时时刻刻都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赞成你去当兵!”“不要做汉奸!”“好百姓不逃难 跟着军队一齐干!”博物馆的墙上挂着一幅幅毛笔字标语,那分明是沦陷的南京城中万千民众的呐喊!
“我的藏品,很少讲历史的残酷性,而是呈现一个个历史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家国情怀。”在一件展品前,吴先斌停住脚步。1938年,在金陵大学图书馆难民所工作的邰常仁读到两本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书。为了将这两本书传播出去,他冒着生命危险,用打字机打印,装订成油印本。邰常仁在前言中说:“我祈祷我们祖国最终赢得最后的胜利,并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一个正饱受凌辱的普通人的祈祷、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走到这件展品前,读到这段文字,吴先斌动情地说,“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惊人地相似。”
当了15年“馆长”,吴先斌坦言,没有收益却有收获。多年来对博物馆的巨资投入,他也淡然视之:“希望藏品被更多人看到,触摸这段历史,珍惜和平,希望人类不再有战争。”(记者 唐悦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