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菊花台公园内,有一处江苏省文保单位,即 " 前驻外使节九烈士墓 "(简称 " 九烈士墓 "),安葬着国民政府驻菲律宾马尼拉和北婆罗洲山打根九位外交使节的忠骸。墓旁还有一个陈列馆,再现九烈士的英勇事迹。今年江苏省两会,省政协委员、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带来的建议与此有关,他呼吁对现有的陈列馆升级改造,建立 " 抗日外交九烈士纪念馆 "," 九烈士血洒异域,魂归故土,他们的故事值得永远铭记!"
△南京菊花台公园入口处石碑
1942 至 1945 年抗战期间,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北婆罗洲山打根领事馆官员杨光泩、朱少屏、莫介恩、姚竹修、萧东明、杨庆寿、卢秉枢、王恭玮、卓还来 9 人被日军逮捕。他们受尽酷刑,在死亡的威胁之下,坚守民族气节和中国外交官的尊严,断然拒绝与日军当局合作,最终惨遭日军秘密杀害。1947 年,九烈士忠骸被专机接回、归葬南京,长眠于菊花台。
在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 600 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国民政府驻菲律宾马尼拉和北婆罗洲山打根外交使节被称为 " 抗日外交九烈士 "。
吴先斌说,这九位风华正茂、学贯中西的外交官,本可以生还,但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了坚守,并保持了高尚的民族气节,直至被日军野蛮杀害。" 这印证了那句千古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探访:陈列馆占地 180 平米,展现九烈士的英勇事迹
△陈列馆入口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年有不少人前来菊花台公园祭扫、凭吊烈士。2012 年 4 月,抗日外交九烈士殉难 70 周年,现代快报曾联合雨花台区委区政府、南京市文物局举行公祭仪式。公祭现场,除了受邀前来的六位烈士 22 位后人,还有许多市民自发前来拜祭先烈。更多的不能到场的网友们,则在网络论坛、微博上,以每小时上万计的参与量,跟帖、点烛,缅怀先烈,向中华民族的脊梁致敬!
△九位烈士的事迹展示
△陈列馆内部
△图文资料
走进陈列馆,九位烈士的照片映入眼帘。展览的内容以杨光泩等八人殉难、宁死不屈的卓还来烈士、礼遇九烈士遗骸回国公葬、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公祭等为主线,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组合,展现九位烈士的事迹。展厅中央是一个悬挂的灯箱,将南京迎接烈士遗骸的场景图照亮。玻璃展示柜里摆放着《静安文史》《上海英烈传》《异域忠魂》等书籍,以及称赞英烈大义凛然的诗句、题字等。在这里,通过文字和照片,仿佛让人可以穿越到那个战争年代,九位烈士的铮铮风骨犹在眼前。
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里占地 180 平方米,免费开放。陈列馆属于雨花台区农业农村局管理,前两年维修过一次。
△吴先斌
吴先斌曾多次来到菊花台公园,瞻仰九烈士墓,参观陈列馆。" 陈列馆的面积不大,是否可以再扩建一下?馆陈以图片文字为主,实物较少,是否可以征集实物,增加新媒体的方式,集中体现烈士人生经历、爱国主义精神塑造的过程,展现日军残暴、公然践踏国际公法的严重罪行。"
对此,吴先斌建议,在九烈士墓旁建立 " 抗日外交九烈士纪念馆 ",取代现有的陈列馆。从史料陈列转向通过史料、文物结合,运用现代展陈手段以纪念九烈士遇害的重大历史事件、弘扬九烈士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让南京地区、乃至江苏省又增添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果可以建立 " 抗日外交九烈士纪念馆 ",他建议交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或雨花台区文化和旅游局管理,纳入文博专业体系。
如今,陈列馆集中展现了九烈士的英勇事迹。1 月 24 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菊花台公园。九烈士的墓冢在半山腰的广场上,呈扇形排列。侧后方就是陈列馆。陈列馆全称 " 驻外使节九烈士史料陈列馆 "。
建议升级改造,建 " 抗日外交九烈士纪念馆 "
转自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鹿伟 卢河燕 徐红艳 / 文 赵杰 /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