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将军家属在纪念戴将军诞辰110周年上讲话

发布时间:2014-11-25 12:49   本文被浏览过:



由黄埔军校同学会总会、民革中央主办的“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23日上午在安徽芜湖举行

以下是戴安澜将军家属在会上讲话。

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各位台湾与会将军,各位家乡亲友,大家好!
      作为烈士的儿女,我们衷心感谢黄埔军校同学会总会和民革中央在芜湖市举办纪念戴安澜烈士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衷心地感谢大家参加座谈会,父亲戴安澜有许多珍贵的手迹、诗与歌、文章、日记、训令、家书、小说等遗文箴言,当年在任李济深行营主任的关心和主持下编辑出版了安澜遗集,因而得以保留,从这些遗文箴言的字里行间、字字句句尽显父亲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这些遗文箴言是最好的精神传承,我们感谢回忆给我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父亲这些难以忘怀的珍贵遗文箴言。
      “动员令下之日,我们万众齐呼:愿以我们的智慧和生命,拥护我们的祖国!以铁和血来保卫我们的国土,以往我们所受的损失和耻辱,决于敌人做一次总的清算!
      黄帝的子孙,今天是我们奋斗的日子,勇进就是生存,怯退就是毁灭,决不容徘徊犹豫,敌人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不要问敌人的力量如何,先要问自己的志气如何,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不会亡国的,兴亡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只有决心前进以扬威于世界,列祖列宗亡灵,当可含笑于九泉。
      总理及诸先烈,赤手空拳奋斗革命造成光复大业,我们今日以如此强大力量和国土,如不能奋斗而至灭亡,则生何以见子孙,死何以对祖宗,要完成革命大业,必须人人有男儿抱负,我们战争的目的是为救亡,只在我们奋斗耳”。
      父亲戴安澜,他之所以成为永世留传的爱国主义民族英雄,主要是他对人对己十分注重品德素质方面的教育,他亲笔写了很多与部下共勉的文章和诗文,其中一篇写道:
      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者不忮;
      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
      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懼;
      人能不忮、不求、不懼,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

      父亲戴安澜爱军人
      他写文章详细的讲解了军人培养特性的要点,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军人,他强调军队的特性是:
      一是要忠,忠于国家,忠于职务。
      二是要勇,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精神表现。
      三是要勤,勤能补拙,不怕一个人笨,只要他不懒,锲而不舍,结果必定成功。
      四是要廉,所谓廉,就是廉洁自爱自重重人,再换句话说,就是不揽非义之权,也不拿非分之财和非分之权去引诱人。
      人能廉洁,才能无欲则刚,神明处处泰然,无牵无挂,要知道物质生活,最没有法子可以满足的,如专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其结果一定是趋于下流而不能自拔!
      我信国家到了这种地步,正好比中落的世家忽然出了横事,真是一个钱要当十个钱用,我们身负国家安危重任的军人,应当如何努力效法古今伟人洁身自爱?处处为国家民族打算,就是从个人事业讲,也应该如此,且看古今中外贪污自肥的人,有几个得了好结果。

      父亲戴安澜爱家人,
      他给长子的信:
      亲爱的东儿:我前天由全州回来,没有等你放学,你回来一定不很愿意,但你要明瞭我的用意,是怕你定要送别而致难舍难分,所以我就不等你走了,东儿:你对我的想念我是知道的。其实我对你们兄姐弟的想念比你更甚呢。不过,当这个时候,只有按下私情,为国效力了。你总要这样想:你有个英雄父亲,当然是常常的离别。如果我是田舍郎,那么我们可以在一起了,但是你愿意要哪一种父亲呢?我想,你一定是愿意要英雄父亲。所以,对于短时间离别,不要太看重了才好。
      写信给我们四兄弟妹,信上说:自到缅甸以来,因路途遥远,电台联络困难,许久未能发报。自3月18号以后,即与敌人开始战斗。因为是孤军,战斗了六天,就被敌人包围,更是无法通讯。苦战了十二天,在三月二十九日突围,现已完全到达,望你们勿念,虽然是被围,我们的官兵极其勇敢,打死了很多敌人,这是令我们非常高兴的。我在这作战期间,常挂念的,是祖母的健康,靖儿的病况,望你们来信告诉我!你的母亲想必是在全州,我已另有电告她,我想她一定也是很好,篱儿要买皮鞋,是不成问题,现在还在打仗,无市场可买,稍迟再买回来给你们。
      给我母亲的信,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除外,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等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生活费用有志川三人经手,我也不知,想他们必能本诸良心不负我也。
      1942年5月26日父亲戴安澜在缅甸茅邦村殉国,时年38岁,38年,在历史上只是一瞬间,但是英雄的父亲却在这个短暂的时光里,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无尽的爱国情怀,铸就了一个顶天立地、无私无畏的英雄,永远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谢谢大家!

戴复东   戴藩篱
戴靖东   戴澄东
2014年11月23日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