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民间作为,深化抗战记忆

发布时间:2016-09-30 14:48   本文被浏览过:

发挥民间作为,深化抗战记忆
2016年9月29日
 
——以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为例,析我市挖掘民间抗战记忆的工作思路及经验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南京军区军史馆时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近一个世纪以来,“红色”,就是一种不屈的战斗文化,是英勇顽强、意志如钢、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红色基因,赶走了西方列强,赶跑了日本侵略者,为民族独立和伟大复兴打下坚固的基石。
      抗日战争,就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红色基因,在这个基因里充满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野蛮,法制战胜独裁,这三点恰恰是人类前进的方向。南京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抗战文物、抗战遗址、抗战老兵口述史等,都是南京的红色文化品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在普及抗战知识、强化抗战记忆、征集抗战文物方面成绩颇丰,在海内外已经产生广泛的影响力,深得社会认同。历史不能被遗忘,挖掘、抢救和传承南京的红色文化,强化对抗战的记忆,时不我待。
 
一、广泛征集抗战文物
      抗日战争给中国社会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其间保留下来的各类抗战文物是对这段历史最为真实和直观的物证,在我国文物资源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人民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艰苦卓绝的八年,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生死与共。发生在当时首都的南京保卫战,是其中最悲壮的一页。这次战役,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有8名将官、47名中高级军官、5万多名士兵为此付出了生命。这些将士的遗物,都是历史最直接的见证,也是和南京有直接关联的文物。比如南京抗日战争博物馆收藏的52军、88师、87师、中央教导团的将士的相关物品,都是历史留下的痕迹。
      黄埔军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在现代中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资料显示,抗战胜利后,黄埔军校毕业生幸存者仅11000多人,相比抗战期间入校受训的学生人数,牺牲比例非常高。进入黄埔军校就意味着随时面临牺牲,但仍旧有大批青年投考。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收藏的发布于1937年7月的军校14期招生简章,就是当时的历史细节之一。布告发出之日,正是全面抗战爆发之时,青年们投考黄埔的目的很明确也很直接,就是为了上战场杀敌报国。14期,是抗战前在南京招收的最后一批学员,一共有一万多名热血青年成为黄埔14期学员,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其中有两位毕业生,在抗战胜利后直接参与见证了日本投降。
      参加到抗战中来的不仅仅是军人,还有无数的民众,这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今年征集到的南京六中学生写的抗战标语,是截至目前首次发现的可以体现南京人民抗战的实物实证。也反映了南京市民积极抗战的精神风貌。
      这些文物,都是来自于南京城的大街小巷,而南京的某些角落里,一定还散落着更多的经历过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人和事,以及从1931年-1945年这14年驱逐日寇的历程中南京人民所做的努力,这都是珍贵的历史档案,这些历史档案需要一个稳定的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历史的直接见证人正在逐渐消失,当年的事物也将更加难以寻找,抢救历史,广泛征集,迫在眉睫。
 
二、加强普查南京抗战遗址
      抗战遗址,是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的直接见证,是对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团结一致抵抗外侮的见证,是全国人民凭吊、记忆、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和平信念的载体。普查和保护抗战遗址,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八年抗战,南京是重要战场;战后审判,南京是重要阵地。包括中山东路的励志社、日军投降签字旧址,以及和抗战有直接关联的战争要塞等在内的抗战遗址,都要深深地刻进历史的记忆中。
      79年前,紫金山一带的碉堡在南京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布满弹孔的碉堡都是一部抗击侵略者的悲壮史。作为南京保卫战主战场的战争缩影,作为抗日战争留下的历史痕迹,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碉堡几乎被淹没在历史之中,甚至有民众误认为是日军留下的。几年前,南京炮兵学院退休教师费仲兴曾花了两年的时间,走遍了紫金山进行调研,一共发现碉堡遗址64座(其中包括2个独立的掩蔽部和1个大型地下室),加上在紫金山周边发现的9座碉堡,目前已知紫金山一带有73座碉堡遗址,这些碉堡都见证了南京守城部队当时与日军的激烈搏斗。
      紫金山的碉堡群很有可能是中国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抗日碉堡群。现在,除了已知的73座碉堡,还能找到多少个碉堡?这些碉堡都是什么时候、怎样修建起来的,在南京保卫战中又经历了什么?都要留给后人知道,让更多的人来重温历史、关心国防。在此也呼吁,尽快展开普查、保护南京的碉堡群,全部纳入南京文物保护单位,并建立研究碉堡体系的学术协会,加以理论总结,以资后人。
      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15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励志社大礼堂(今天的中山东路钟山宾馆)设立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专门审讯侵华日军战犯,一共审讯战犯102名。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元凶谷寿夫、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的向井敏明、野田岩等战犯,先后引渡在此判处死刑,并在南京执行枪决。励志社的审判告慰了南京30多万冤魂,恢复了人类的尊严,伸张了人间的正义。作为抗战遗址,励志社大礼堂也成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地方。目前,知道这个地方及其历史的市民并不多,在义务教育的历史教科书中也没有交代,这些历史知识都需要普及。
      去年5月,江苏公布首批56家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省级抗战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其中位于南京的有6处。事实上,南京现存的,以及各种原因遭到破坏的抗战遗址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南京仅南京保卫战遗址就有200多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南京保卫战留存的遗迹正在一点点消失。这些历史的见证和载体,急切地需要进行“抢救性”的普查、保护和展示,这将有助于留住即将消失的历史记忆,还原真实全面的抗战历史,绝对不能让大量抗战遗址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消失。
      普查和保护抗战遗址,首先是要摸底,通过走访调查,摸清抗战遗址的数量、现状,其次,要加强宣传,媒体不但要介绍本地抗战遗址的现状,还要加强对与遗址有关的抗战事迹的宣传。
要铭记历史,不仅要普查抗战遗址,还需要立碑纪念。不仅需要立碑纪念,由南京人在域外为抗日将士建立的纪念碑也要记载入档案之中。
      抗日名将、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曾在南京求学。戴安澜将军在缅甸殉国后,他的家人就定居在南京。2011年,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和戴安澜将军的幼子戴澄东专程奔赴缅甸寻找戴安澜的殉国之地。在缅甸,吴先斌发现牺牲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200师许多官兵至今没有墓碑,于是他决定为牺牲在异国的远征军官兵修建纪念碑。2013年,由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和戴安澜将军的后人共同筹资修建的中国远征军纪念塔在中国远征军第200师撤离缅甸的最后一个地方莫洛落成。在纪念塔的基座上,用中缅英三国文字镌刻的文字,记叙着那一段泣血的家国情怀。200师入缅时,有9000人,回国后成建制的只有4000人,加上此前受伤提前归国的,在异域阵亡将士有四五千人。纪念塔的落成,让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抗日英灵终于能够安息,也成为纠正日本错误历史观的有力武器。

      明年是南京保卫战80周年。曾经,大多数人只知道在南京发生了中世纪式屠城,但对于南京保卫战,很多人或是不知道,或是存在种种误解和谣传。在历史上,这座城市的保卫战有着悲壮和惨烈的开始,以及令人叹息和哽咽的结局。为了保卫南京,中国军人在直面比自己强大几十倍的敌人的时候,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勇气。他们,应该也必须为后人所铭记。在此也呼吁,在南京保卫战80周年之际,建立南京保卫战纪念碑,设南京保卫战主题展,缅怀英灵,致敬历史,也让现在和未来的人们获得前进的力量和奋斗的动力。而无论是国家,或是民间人士,所建的关于纪念抗战的场所和设施,都应该享有同样的地位,并加以保护。抗战是全民抗战,纪念抗战的设施也应该属于全民,不应该用|“公”与“私”来区别对待。
 
三、抢救整理抗战老兵口述史
      近年来,抗战老兵的口述史资料在社会各界受到广泛和高度的重视,一方面,抗战老兵是抗日战争中重大战役和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口述资料是抗日战争研究的宝贵的财富,是抗战资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特殊性,许多重要的战役和重要事件都没有留下文字记载,许多历史出现了档案资料的空白。抢救式征集抗战老兵的口述历史资料,是开展南京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内涵挖掘和利用的重中之重,有助于形成完整的民族记忆,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已经三次大规模征集抗战老兵的口述史,第一次是在2007年,征集了300名抗战老兵的口述史;第二次是在2012年,征集到500名抗战老兵的口述史;第三次,是2016年,也就是现在正在进行中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口述史征集——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项目批准号15ZDB045),计划采访到2000名抗战老兵,同时,委托社会团体志愿者采访8000个,最后形成10000人的抗战老兵口述史数据库,为后人留下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
     一名叫康建的新四军苏中公学老战士回忆道,“战争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牺牲得很惨的战友。那是1944年,那时我才17岁,这位牺牲的战友当时只比我大一点点。有一次我们在如皋活动,突然上面通知我们撤退。我们都走了,她却没来得及离开,被敌人逮捕了。被捕后她表现得非常勇敢,敌人带着她在如皋城区游街,可是她一路高唱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新四军的歌曲,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我们听到她的事迹都赞叹不已,可是我们没有办法救她出来。”
      新四军第一师二旅吴子昆回忆道,“在我的记忆里,1942年、1943年是最艰苦的两年。那时候,在一个地方不能住一个完整的晚上,每天都要走很多路,一晚上要转移好几个地方,防止敌人袭击。我们吃完晚饭就走,走到一个地方住到半夜1点,又要到另一个地方去,呆到天亮,凌晨三四点就吃好早饭,随时准备打仗。那时候吃的很差,有什么吃什么,有时候是地瓜干子,有时候是花生榨油后剩下的饼渣。觉也睡不好,走路都会打瞌睡。一直到1944年,我们在广德打了一仗。开始日军有70多人,他们很轻视我们,拿着武器耀武扬威。我们非常重视,在广德县的山地对他们进行前堵后追,包围消灭。那时候生活的确苦,但大家不觉得苦,脑子里就一个信念,就是要抗战到底。”
黄埔军校第15期学员、国民党第10军第190师迫击炮营第3连第2排排长张修齐曾在萧山地区参加抗日战役,他所在部队成为第二次长沙会战的主力部队,曾与日军近距离搏杀。他回忆道,“最让我难忘的是战争的残酷,子弹在耳边飞过的声音,炮弹在身旁爆炸的声音,我都清楚记得。后期我们一个步兵连有50多位同学与日军肉搏,一天战死37位。”
      这些老兵记忆中的故事,好像已经过去,但是却未曾走远。听到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这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需要铭记和思考的记忆。  



 
四、用新媒体固化抗战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历史必须了解,历史必须铭记。今天,依然需要深刻认识全民族抗战对中国、对亚洲、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充分认清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正确把握历史规律,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一步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推进人类和平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这种认识需要全方位的传播。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成为新兴的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用新媒体来传播抗战知识,可以作为主流媒体宣传强有力的辅助。比如,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正在运用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多种方式向市民普及抗战知识。
      抗战大讲堂,是自去年6月开始的公益讲座,已经累计开办13期,邀请到杨天石、萨苏、汤重南等学术界大师来到博物馆为大讲堂授课,课堂内容包括《中国抗战与美英苏地三大国的关系》、《华北惊雷——百团大战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中日关系的历史逻辑梳理》等,大讲堂场场爆满,反响热烈。讲堂的内容还被整理成文字,放在网络上供市民阅读。抗战大讲堂的开办,为市民了解历史提供了最直接的有效途径。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充分运用了报纸、杂志、微信、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的传播方式,把关于抗战历史的宣传扩散开来。去年的胜利日大阅兵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博物馆通过微信的方式号召各地的网民帮助博物馆收集各地报道大阅兵的报纸,最后一共收到200多种、800多份。这是一次博物馆和网民成功的互动,这条求助征集的微信转发和阅读量过万,网民们帮助收集报纸的过程也是一次对历史的认知。而这次让众多的人在同一天做着同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固化抗战记忆的具体行为,而这也正是得益于新媒体。
      博物馆目前已经收藏有抗战徽章600多枚,每一枚徽章都是抗战史的片段,每一枚徽章都铭刻着一段悲壮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前不久,博物馆特地从中挑选救国主题的徽章67枚,编进微信在网络上传播,转发量过万。历史已经远去,但是越来越便捷的新媒体,可以成为传播历史片段、细节的重要载体。运用新媒体工具,让历史鲜活地呈现,不仅仅有利于增强当代人们知史、明史、断史的能力,也更加将让抗战精神和红色记忆成为心中不可撼动的信仰。

      今天是历史的延续,是历史的传承,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历史里充满了红色的基因。红色基因是信仰,红色基因是忠诚,红色基因是追求,红色基因是忘我,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这是一笔宝贵和丰厚的精神财富,必定传承万代千秋。
      对于南京这座曾经历浩劫,而今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的城市来说,红色基因更是深入骨髓。建立和传扬南京的红色文化品牌,纪念那段浴血奋战追求民族独立的历史,以及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将士,不仅因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而且因为他们用精神和意志托起了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那融入历史长河中的精神血脉和红色基因,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瑰宝,引领我们坚定从容地走向未来。 








                                                                                                                                                                                                        编辑:王元萍    2016.9.29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