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博物馆 | 思考抗战历史 保留民间记忆

发布时间:2016-08-02 15:15   本文被浏览过:

爱上 · 博物馆 | 思考抗战历史    保留民间记忆
2016年8月2日


 
      我们需要怎样铭记一段历史?
      我们需要怎样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
      有这么一个人,用他的方式给出了答案。他和他所做的事,影响了很多人,并将继续影响下去。
 
2006年12月,一个名叫吴先斌的人,以一己之力创办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这是南京首家民办抗战博物馆,纯公益性质,向公众免费开放。目前,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有藏品5700余件,图书4万册,其中关于抗战历史的孤本善本就有2000多本。截至2015年底,该馆共接待参观者20万人次。在博物馆筹备、运营的十多年里,吴先斌努力书写了一个关于历史、关于人心的故事。
 
与历史的对话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位于南京市雨花区安德门大街48号。博物馆的门前,一块刻有馆徽的石头上立着一顶钢盔,而在外立面自上而下的醒目大幅五星国旗下面,就是博物馆的入口。


      整个博物馆的基调以深灰色为主,沿着楼梯拾级而上的墙上,已经写满来自各地的访客留言。展厅位于博物馆三楼,展厅门口的墙上镌刻着田汉的名言警句“一个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无望和无救的”,迎门则刻有巨幅《义勇军进行曲》词谱。在侧面的墙上,悬挂着的72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均为吴先斌采访时所摄。




      整个展馆布局简朴、凝重,震撼人心,包括“1937南京记忆”、“苦难中的祈祷”、“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抗战风云”、“抗战文献”、“抗战徽章”等几部分。






      这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日军轰炸南京、屠杀平民的历史照片。这是吴先斌从一名钟姓南京人手中购得的,摄影者为著名学者顾毓秀的表亲、后来加入中共的薛宝鼎。研究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的王卫星说,这是对现有日机轰炸南京的历史照片的重要补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还有一张屠城血证——侵华日军自己拍摄的南京仙鹤门大屠杀照片。照片上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是日军在南京屠城屠乡的有力证据。侵华日军为了炫耀战功,各部队都有出写真帖的习惯,这张照片就出现在日军攻打南京部队之一的伊东部队写真帖内,是吴先斌从一名东北收藏家手中征集所得,整套资料共花去5万元。为了购买这套资料,吴先斌坐了10个小时的火车,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往事历历在目

      展厅是一片巨大的手印墙,展出了博物馆征集到的1200名抗战老兵的手印。从2012年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陆续走访了1000多名抗战老兵,其中年龄最大的106岁,最小的92岁。




      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除了请每一位抗战老兵按下手印,制作手印墙以外,还通过采访,用录像、音频和文字的方式记录着老兵们的故事。让抗战的历史变得丰富而饱满,让历史的感受变得深刻而真切。

 怀念你 我的战友
康建(口述)


      战争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牺牲得很惨的战友。那是1944年,那时我才17岁,这位牺牲的战友当时只比我大一点点。有一次我们在如皋活动,突然上面通知我们撤退。我们都走了,她却没来得及离开,被敌人逮捕了。
被捕后她表现得非常勇敢,敌人带着她在如皋城区游街,可是她一路高唱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新四军的歌曲,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我们听到她的事迹都赞叹不已,可是我们没有办法救她出来。
 
单挑5个鬼子
秦镜(口述)


      我们的部队拉得很长,130多个鬼子和400多伪军发起攻击的正面,正是我所率领的教导队。我们教导队的战斗力较弱,我立即命令各排占领一片坟包,才算是占据了有利地形,我们用机枪向敌人扫射,等到敌人冲到了近前,战士们再和敌人拼刺刀。
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我们的一名营长和一个连长牺牲了,但敌人的损失更大,130多个鬼子基本上被全歼,我自己就缴获了一把歪把子机枪,还捉了三个鬼子。打扫战场的时候,我去向团长张云龙汇报战斗经过,这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喊‘鬼子!鬼子!’我望过去,发现还有五个鬼子正准备逃窜。张团长说:"你去把这五个鬼子收拾了!"团长下命令了,我想都没想,拎起几个手榴弹,拿起一支步枪,冲着五个鬼子就奔了过去。
 
3句话影响一生
陈乐扬(口述)


       1940年,我从上海来到苏南常熟地区参加革命。开始做了一段时间民运工作,后来想,做民运工作没有枪,和我此前的愿望不符,于是就跟领导说,我还是想到战斗部队去。后来,我就到“江抗”教导队去学习,这对我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当时,部队对教育抓得很紧,差不多每个星期都会召开会议,司令员、政委、参谋长、主任等轮流主讲。在这当中,谭震林(当时化名林俊)给我们上课时讲的三句话,对我的影响最为深刻。第一是加强学习,第二是纯洁思想意识,第三是锻炼吃苦耐劳。

 抗战到底
吴子昆(口述)


      在我的记忆里,1942年、1943年是最艰苦的两年。那时候,在一个地方不能住一个完整的晚上,每天都要走很多路,一晚上要转移好几个地方,防止敌人袭击。我们吃完晚饭就走,走到一个地方住到半夜1点,又要到另一个地方去,呆到天亮,凌晨三四点就吃好早饭,随时准备打仗。那时候吃的很差,有什么吃什么,有时候是地瓜干子,有时候是花生榨油后剩下的饼渣。觉也睡不好,走路都会打瞌睡。
       一直到1944年,我们在广德打了一仗。开始日军有70多人,他们很轻视我们,拿着武器耀武扬威。我们非常重视,在广德县的山地对他们进行前堵后追,包围消灭。那时候生活的确苦,但大家不觉得苦,脑子里就一个信念,就是要抗战到底。

 
      这些老兵记忆中的故事,好像已经过去,但是未曾走远。无论是听到这些故事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志愿者还是作为参观者的我们,无不为之动容。这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我们需要铭记,我们需要思考。

每件文物都是鲜活的历史

      这里没有标语口号,只有文物在讲述历史。走进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可以感受到厚重的历史和浓浓的情感。

小编有幸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进行了短暂而温暖的交流:
Q
      现在有很多人办民营博物馆,大多以玉器、字画收藏为主,您为什么会想到要办一个抗战主题的博物馆?
A
      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创办博物馆的出发点也是不同的。我之所以以一己之力创办这个民间抗日博物馆,一方面,我认为南京这座城市有着一段不应忘却,也无法忘却的刻骨伤痛,这段过往关系到故去的和现在的每一个人;另一方面,我觉得做一个历史博物馆,这样的主题,比收藏古玩字画有更大的意义。至于我自己,能提高怀疑、求真和思考的能力。于我而言,历史就是现在,对历史不仅是保护,更关键的是思考。
Q
      我注意到博物馆的入口处镌刻着田汉的名言“一个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无望而无救的”。您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对历史、对现实,会抱有激愤之情吗?
A
      这个博物馆是历史题材方面的博物馆,历史需要人们牢记,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下社会的进步。抗日战争那段历史是我们民族从危机走向胜利的历史,我们要牢记那段历史。所以我认为田汉先生的这句话最有代表性,也最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这层寓意。至于说到对历史、对现实的激愤之情,以前会有,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沉淀,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反而能更冷静的去看待了。
Q
      民间抗战博物馆,是民间博物馆,相较于国有红色博物馆有什么特点呢?
A
      国有博物馆相对宏观,展示的是整个国家的历史。民间博物馆相对微观,更多呈现的是民众的故事,展品也来自民间,有着不同的视角,对历史也是一种重要的补足。不过,不论是国有还是民间博物馆,我想都是需要的,都应该大力发展。这两种运营思维理念是不一样的,展示的方式也不完全相同,社会大众需要更多样的呈现与表达。
Q
您的博物馆内有很多老兵的手掌印,也有很多珍贵的史料,您是怎么一步步收集、整理的?
A
      这的确是我和我的工作人员最骄傲的地方,这中间也有很多曲折,在我看来也很动人的故事。说到收藏的渠道,大致有三种:一种是通过传统的古玩市场,一种是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拍卖公司,还有一种是网络。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但是我们都在用,而且用的还算不错。对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是旷日持久的,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停歇下来,并将会持续下去。您问到的博物馆内的老兵手掌印,是我们在一个个采访过程中留下来的,采取这样的方式,也是希望能够铭记历史,即使老兵走了,也要把老兵的故事以及他们勇于抗战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传达给世人。
      这件事情,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做,还有很多热心人都愿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为抗战老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前,全国各地大约有200多位志愿者在配合我们做这件事,由我馆正式发聘书的是65人,南京地区目前是16人,他们基本由大学教授、博士生、机关人员组成。我们馆自己预计能完成2000名老兵采访,将委托志愿者采访8000人左右,用五年时间建成抗战老兵数据库。目前,全国还有抗战老兵30000人,五年后这些老人很可能基本都不在了,所以我们五年内力争采访10000人,不然后面想做也没法做了。
Q
      我知道您最近在做很多抗战老兵的专访,几十年过去了,您认为战争的阴影从他们的生活中、心灵上消失了吗?
A
      至于战争的阴影在他们心中是否消失?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我,我也认真的想过。其实,我回答起来总有些犹豫,虽然我和这些抗战老兵有很多接触,也听他们讲诉自己的故事,但是总觉得有些事、有些过往没有亲身亲历过是很难真正感同身受的。很多老兵都是经历过战争,九死一生活下来的,他们是不愿意再去谈战争和生死的。每次采访老兵,对我来说,都是两难选择。如果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希望他们不要说,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痛苦的回忆,对听者来说,一种情绪很容易会被点燃,而当今的时代我们深知和平的重要性。但是作为博物馆馆长,我自认为,我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必须请他们说出来,记录下来,以便后人对于这段历史有着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未来更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吴先斌  民建会员,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



 



编辑:王元萍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