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战士口述调查研习营》速记内容之左玉河教授《中国口述历史

发布时间:2016-06-10 11:32   本文被浏览过:


报告人: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 左玉河 教授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很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进行交流。这样的研习班在全国办了很多次,大学以专题口述我们南师大是第一个,包括社科院系统都在搞这样的培训班,培训的目的是让我们有志于口述历史或者感兴趣的朋友们参与到我们口述历史的采访或者访谈中。今天我主要想谈理论问题,第一个口述是俩与口述历史的区别,第二个搞清楚有几种采访,性质、目的不一样,第三个和精英和民众做采访内容的差异,第四个访谈者主观参与的限度与底线,第五个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第六个制约历史叙述的多重因素,第七个访谈者、口述者与口述历历史双重主体,最后做一点感想。
      首先搞清楚口述史料与口述历史,这个问题在西方争论,口述历史我们上个世纪80年代传来以后,我们中国口述历史是怎么发展的?目前情况怎样,明天上午会有专家说,我就不细说了。西方学者对口述史有不同的概念意义,认为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收集口述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各种观点,另外一种观点是口述历史不仅是口述史料的收集和整理,而且包括了对这些资料进行阐释的个人滚点,还有的为人们时口述历史是关于人们生活的询问调查,包含着对他们口头故事的记录。口述历史是采访所得的原始记录,实际上等同于口述史料。中国学者对口述历史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口述历史为口述史料,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是口述历史为口述史料基础上进而提升到研究层面的东西。这两种观点差异大家都可以看到,凡是根据个人亲闻亲历而口传或笔记的材料,均可称为口述史料,它可以呈现为口传史料,回忆录,调查记忆,访谈录等形式,但不能称为口实历史。但口述历史是研究者基于对受访者的访谈口述史料,并结合郧县资料,经过一定核查的史实记录,对其生平或某一个相关事件进行研究,是对口述史料的加工,整理和提升,而不是访谈史料的复员。口述史料仅仅限于提供种种研究历史的塑料,口述历史侧重于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阐释历史。口述史料与口述历史是两个层面,口述史料包括当事人自己以口述的语言风格写下来的文学性东西,以及别人为当事人的口述所作的记录。如果是他人所记,不应该是进行过大改造加工的东西,而应尽量符合口述内容的原生态。若是经过执笔者加进了从语言形式到内容的过多加工和研究性创造成分,就成了包含口述历史。因为口述历史我们说跟口述史料是不一样的,口述历史本身包含文献差学,口述史料不需要加工或者过多教工,但口述里是必须经过加工润色,而这种加工润色,最重要的就是与文献史料比较后对口述内容进行筛选。
这是我们要搞清楚的口述历史和口述史料,首先是口述史料,在口述史料上进行研究,才能提升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最核心的地方,收集口述史料以后还有研究以后,要做口述访谈,有三类访谈。一类是社会学者用田野调查方法整理的成果。另外一类是文学工作着用新闻采访的方法材质创作的口述作品,比如做电视的。第三类是历史工作者用口述访谈方法整理的口述史著作,基本现在目前谈有这三大类,做口述历史。但是这三类口述著作差异很大,前两者的目标不只是存留历史或澄清历史事实,更多把口述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深究口述资料真伪,甚至不在乎口述者说了什么,而是关注叙述背后的文化意义。后者是以记录历史或研究历史为出发点,口述史著作的撰写除依据口述者的讲述外,还要查证大量文献档案,甚至当事人口述和其他人对这件事口述加以互证,整理出文字记载的口述文本。
      口述访谈不同于新闻采访,访谈要成为口述历史,必须是经过录音,做过特别处理后保存在档案馆,图书馆或其他收藏处,或者经过几乎是逐字重制的方式出版。我们说口述历史谁都可以做,但是口述历史也是很严肃的。因此我们口述访谈者要经过专业培训,我们老说一句话口述历史欢迎学界中人也不排斥外界中人。
      第三点讲一下精英、民众与访谈内容的差异。口述的叙述对象是人物和实践,口述历史访谈也相应的分为以人主和以事件为主的两大类。我们访谈对象也具有多样化,在中国引进口述历史几乎没有出现脱多争议,有人一开始上来就将重点放在精英人物军政决策大事上,讲述军政国家大使,有陈将关注点放在民众上,到底谁的价值大?精英讲的东西和民众讲的东西,是同一事件,用谁的言论?精英者多处于决策地位和领导地位,发挥着领导、决策、指导行动、处理事件中遇到问题的重大责任,在事件中负有较大责任,因此他们对事件的记忆更为清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更了解,因而他们的回忆更有价值。但是我们说普通民众多数情况下是事件的参与者,对事件为什么要搞,如何搞并不清楚,他们只是被动的参与者和具体的实施者,他们所能回忆的是自己眼中看到的事件,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那部分,看到的仅仅是事件的局部和实践的部分而相,对全局性事件的不了解。精英和民众的回忆都有价值,普通民众看到的或者没有精英决策者周到,但却能看到精英看不到的事情的另一面。精英民众共同回忆这件事情,才能真正从不同层面翻领该事件的而相。我们在采访中或者访谈中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讲的不一样,精英和民众讲的不一样,遇到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我们作为访谈者要认清辨清,矛盾点在哪里?要认真分析两者口述内容矛盾之点,要弄清两者当时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要查找相关文献对双方记忆进行验证和核对,研究者就像判案的法官一样,不能仅听一面之词,要兼听多方口述证据,尤其倾听不同当事人的不同意见,加以比较分析,不仅注重口述证据,还要重视物证,文献证据兼才口述证据。这是我们说的访谈对象要注意的。
      第四点是访谈者主观参与的限度和底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口述史家讨论很多次,我们采访整理,但是要不要主动参与?要参与的话,参与到什么程度?有人认为应严守中立立场,默默笛青艇受访者诉说,并将访谈录音原原本本地整理出来,做到“有言必录”,不增加访谈者个人的倾向性,对原始塑料不作任何加工改动,以期保留口述访谈的“原汁原味”。但是多润认为,纯粹的中立和不介入是不可能的,口述历史是访谈者和受访者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访谈者要对照文献档案,对口述的失真失实处,记忆的偏差处,或征求口述者意见后做出改动,或由整理者自行做出适当的改动。还有口述历史的真实性问题,真实是口述历史的价值所在,但口述历史要求的真实,不仅是口述访谈录音整理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受访者所口述的历史内容的真实,后者显然远比后者更重要。整理访谈录音无论再真实,再原汁原味,也无法保障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这个原则大家都做过实验都清楚。因此口述历史真实与否,主要取决于受访者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与否,而不完全取决于口述历史的录音。口述历史存在难以避免的局限,要求口述者所讲的一切都符合客观事实,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口述者无意作伪造假,而是抱着实话实说的真诚,但因为其当时的见闻条件,历史记忆在一定程度上的必然失真,不可能不加进去的主观因素等,受人对历史时间的记忆不可避免出现错误。访谈者和整理者要大胆介入,因受访者有记忆上的局限,更要求访谈者和整理者大胆介入,用相关文献材料来补充和互证口述史料,纠正受访者记忆的失误。相关文献的补充于互证,对口述历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访谈者的介入及用文献补充,并不意味着访谈者在整理口述录音并加工制作成著时可以随意改变受访者的口述访谈录音,有些访谈者为使口述历史著作有可读性,在撰写笔法上采取了灵活的一些做法,这种笔法是很危险的,有损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在原则上是不能允许的。这个圆就是访谈者介入的最后地线口述历史需要的史家特有的秉笔直书,不是文学家“寻常一样的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表述技巧。
      第五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整个国际口述历史专家都碰到这个问题,到底可信不可信?这么多年来根据我的观察和体会,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些看法。真实是历史的灵活,历史研究的本质就是探寻求客观存在的历史真实。口述历史是以挖掘历史以记忆的方式追求客观的历史真实,其特点是以口述者的历史记忆为凭据在线历史真实。历史记忆是呈现口述历史真实的一种主要方式,口述历史的真实性主要取决于历史记忆的真实,而历史记忆储存及其呈现方式的局限,则影响了口述历史的真实性。这样来说,我们说口述历史有四个层面的真实,一个是客观的历史真实,这件事发生了,我是当事人,这件事本身是真实的,客观历史的真实,但是我是参与者,在我脑子里留下多少东西,一直在我们记忆中,存在脑子里多少是历史记忆。客观存在的历史,我脑子里记忆的真实,经过什么事,脑子里留下的记忆,跟原来的有一定的差别,我们要把这些记忆呈现出来,要把记忆的真实呈现出来,就有记忆真实。历史记忆中的真实,就要叙述,就出来了叙述真实,然后又形成口述文本真实。叙述完之后,我们要把录音录像整理形成,原来发生的事情到最后形成的文本真实,中间看有这四个真实。这四个真实中间有很多因素在影响,每一种真实都有一道原则,都有一部帷幕在遮挡,都不一定是真实的,因此中间有三道帷幕遮挡,或者有三道程序,最后才会形成文本的知识。第一从历史真实到记忆真实,第二从记忆真实到叙述真实,第三从叙述真实到口述文本知识。第一种真实从亲身经历的真实到将历史事实存储为历史记忆的过程,历史真实经过口述者的记忆存储、保持与回忆诸多环节的筛选,形成了历史记忆。这种历史记忆不再是全部历史真实,是选择后的部分历史真实,口述者呈现的所谓历史真实,是经过记忆筛选后的部分历史真实。第二从历史记忆到历史叙述的过程,历史记忆的呈现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的,以语言表述出来的就是口述,以文字表述出来的就是文献。语言和文字整理着历史记忆,将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呈现出来。受语言的限制和阻隔后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既非历史历史真实。第三从叙述文本到形成口述历史文本的过程。访谈者在整理过程中的主观取舍,实际上是对口述者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经过访谈者这道供需的筛选和阻隔后,口述者叙述的真实又再次打了折扣。经过整理的口述文本与音像文本之间有距离,音像文本与历史记忆之间有距离,历史记忆与历史事实之间也有距离。
      口述历史所得到的所谓历史真实,是口述者记忆中的部分真实。大家得有这个概念,因此我们口述历史呈现出来的口述历史文本真实非常限制,甚至说是客观历史真相的一小部分。历史不能呈现全部历史真实,只能反映部分的历史真实,历史学家应该着力发掘记忆真实,而减少记忆呈现的阻隔,无限逼近历史的真实。历史的真相或许是唯一的,但对他的记忆及其呈现出来的叙述是多样的。口述历史研究就是这样一种以挖掘历史记忆的方式无限逼近历史真实,而又无法完全得到历史真相的追逐过程。我们辛辛苦苦做了,要呈现要完全复原历史很困难,我们以发现历史记忆无限逼近历史真实。口述历史的主要环节及主要工作,很清楚看到集中于历史记忆呈现过程,就是让当事人把历史记忆中的东西叙述出来,注意如何让他叙述出来,从记忆中真实转变为叙述真实,因为影响历史记忆呈现有多种多样的因素,以口头叙述的方式将历史记忆真实、完整而准确的呈现出来。必须排除历史记忆呈现过程中的多种因素阻隔,使历史记忆能够尽可能多地呈现出来。访谈也好,研究也好,最主要的工作就在这。
      第六点谈谈制约历史叙述的多重因素。大家直观的感觉是生理因素,包括个人年龄、体质、记忆力等因生理差异而导致的记忆呈现差异,年龄大小,年轻人记忆力好,这件事记得清楚,老年人可能记忆力衰退就不能详细。身体的强弱、记忆力的好坏都对历史记忆的存储及其呈现产生影响。口述者追溯的时间越远,流传的时间越久,失去记忆及记忆误差就越大。口述访谈一般是事件发生若干年后才能进行的,口述者年纪越大,身体虚弱而导致记忆力下降,历史记忆变的模糊不清,容易出现记忆误差,如记错了时间地点,人物张冠李戴,事件因果关系错乱以记忆失真现象等。经常出现记忆失真情况。还有心理因素,包括个人情绪、感情、动机、心境和认知能力。口述着在人生经理上的差别,其对相同事件的感受和述说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因怀旧主义与感情机制的作用,历史记忆呈现不可避免地带有感情色彩,口述者会在无意识中扭曲历史事实,使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变形。同时影响口述着叙述的因素包括口述动机,动机决定口述者为什么要说,说什么以及怎样说,关系到历史记忆呈现的真实程度。口述者有很多心理,有可能是抵制心、疑防心、迎合心和应景心、历史泄愤等,心态差异影响着口述内容的真实性多种口述动机,如获取报酬型、维护正义型、自我表现型,感恩赞美型、以史明鉴型、公益事业型、历史责任型等。口述者对口述后果的预期,导致其有意识隐藏或遮蔽部分历史真相。同时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口述者现在的叙说一定加上了后来的经验,口述者的历史记忆渗透了随后的经验,使历史叙说的内容是记忆中的历史事实,而记忆真实是由当时存储的记忆和随后增加的经验共同改造过、重新建构过的历史记忆。甚至看抗日神剧对他历史记忆有影响。口述者的个人偏见、怀旧的情绪、童年的不幸经历,对亲人的情感以及健康的妨碍等,都能使历史叙述出现扭曲。还有当下情景与后来经验的渗透,受口述者后来经验的影响,历史记忆通常会将过去历史变成现在的历史,将过去的声音变成了现在的声音。口述者以现在的语言、情景和风格叙述过去的故事,呈现关于过去的历史记忆。邓小平时代的人们叙述毛泽东时代的故事,故事是毛时代的,但叙述方式是邓时代的,带有邓时代的语言风格,语言词汇和价值判断,有明显的后见之明,这是我们要警惕的。不同的当事人有不同的记忆,对同样的历史事件,他们都在述说各自记忆中的事实,表达着各自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意识形态,都在为自己说话,为自己作证。历史真相只有一个,当事人都宣称自己的记忆还原了历史真相,而这些记忆又是矛盾的,就意味着这些互相对立的历史记忆总有偏离真实之处,历史记忆的多声部呈现,才是历史记忆的真实。社会现实厉害的影响,这方面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哪些历史事实会进入他的记忆,哪些历史记忆会呈现出来,是口述者主观选择的结果。口述者有意删改某些记忆中的真实,遮蔽某些历史事实,仅仅叙说那些对自己有益的历史记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势力的影响很大,口述者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难以完全真实地呈现历史记忆,或仅仅讲述历史记忆中的部分真相,同时掩盖另一种真相。他叙述的仅仅是对自己有利无害的部分真相,是政治势力许可范围内的部分真相。有些为了迎合政治权势,他们在叙述时会有意夸大对自己有利的这部分真相,有意回避对自己不利益那部分真相。对敌对者会有意进行贬损,对亲近者会有意褒扬,这种情况可能都遇到过。甚至会屈从于政治压力,他们可能会有意伪造历史记忆,像“文革中专案组所谓的黑材料即为明证”,伤害某些人的利益。潴留仪式形态及政治势力,使甚至看抗日神剧对他历史记忆有影响。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的回忆很难做到客观。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影响,口述历史记忆呈现的过程,是口述着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逐渐趋同所在群体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不断地用群体价值观校正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现为社会认同意识和从众心态。群体记忆既可以促使个人记忆接近历史真实,但也可能为了屈从群众认知,群体价值而怀疑甚至修正自己的记忆,导致偏离历史记忆。部分抗战老兵口述者对社会记忆的构建过程,是典型的案例。因此我们讲这么多目的就想告诉大家,口述历史叙述的真实性,我们做访谈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警惕,影响口述记忆的呈现或者口述者叙述的真实性因素太多,个人经历、情感、动机等心理因素,影响是无意识的,现实利害、主流社会价值取向、主流意识形态及政治势力等社会环境因素则是有意识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口述者选择记忆、叙事角度、评价历史事件,褒贬历史人物有着难以抗影响。
      第七点访谈者、口述者及口述历史的双重主体。访谈者于口述者构成了口述历史的双主体。研究主体的双重性是口述历史的显著特点。作为口述历史的双重主体,访谈者与口述者是缺一不可的,无法互相替代的合作关系,但两者在叙述历史各个环节中所起的作用有较大差异。双重主体的身份是导演与主演,访谈者包括历史学家、历史爱好者等是导演,受访者是亲历者、口述者是主演。口述历史是导演与主演共同完成的一部分反映人们自己生活场景的纪录片。口述历史最重要主体是主演,口述历史本质上是口述者讲述的历史,是口述者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是口述者记忆中的历史事实,而不完全是访谈者认知和撰写的历史。因此口述者是主演,离开了受访的口述着,将无法成为口述历史。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访谈者主体,口述历史访谈的实践证明,口述者如果没有访谈者的适度引导,可能会脱离整个访谈主题,这样记录的口述历史也许仅仅是口述者零散的叙述片断。因此我们说访谈者是策划者是主导者,也是主体之一,负责口述历史整体规划具体问题的设计,访谈问题的提问,辅助资料的查找,录音录像和文本整理,以及口述内容取舍、诠释、口述文本的定稿等工作,在口述历史访谈中占有较大的主动性。访谈者是呈现历史剧情的导演,是音像文本的催生者和整理者。但访谈者仅仅是口述者历史记忆呈现的助产者,不是口述历史舞台上的中心演员,不是音像文本的生产者。他不能将自己的历史认识强加给口述着,使口述者叙述的历史真实接近访谈者中心的历史真实,使口述历史变成口述者根据访谈者意志呈现的“口读”历史。因此我们怎么做导演?我们要介入这个度和底线是什么,要搞清楚。口述历史成果是访谈者和口述者共同合作的结果,访谈者根据口述录音进行整理,也加进了口述者的修改意见,是访谈者和口述者反复修改后的口述文本。口述者和访谈者都有机会有时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对口述文本进行筛选和过滤。经过访谈者和口述者“合谋”后形成的口述历史文本,与音像文本之间便出现了较大差距。这是给大家讲了访谈者和当事人的关系是导演和主演的关系。
      最后有很多感想,一个是大家得有奉献精神,尤其紧迫感,没有紧迫感,再过十年想做都做不了。第二一定要有奉献精神,没有一点奉献精神,没有一点对历史负责和都后人负责的精神,就根本不会来做口述史,也根本做不好口述史工作。第三不能搞短期效应,说我们要搞一些有价值的,这个有价值就是有学术价值而且有经济效益,急着出版的,即使出版了也不一定能赚钱,但仍然要稿,目标是保存第一手口述资料。争取让受访者没有任何顾虑的讲出他所见所闻的事情。最后强化口述史的规范化,口述史工作对采访者的要求很高,需要选定收方目标,收方内容,需要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这是我今天想给大家交流的一些内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编辑:王元萍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