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敌入侵,烽火连天,一万多名热血青年短期培训后即奔赴前线
《现代快报》2015.12.17都20版发现周刊
抗战中的“黄埔军校”学员
黄埔军校连接着中国近代战史上绝大部分军功显赫的人物。有资料显示,抗战胜利后,黄埔军校毕业生幸存者仅一万一千多人,相比抗战期间入校受训学生人数,牺牲比例非常高。
进入黄埔军校就随时面临着牺牲,却为何仍旧有大批青年投考?投考被誉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的黄埔军校,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收藏着一份发布于1937年7月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招考第十四期入伍生南京初试委员会布告》,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细节。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一张78年前的布告:报考黄埔军校需要具备什么资格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收藏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招考第十四期入伍生南京初试委员会布告》,公布于1937年7月。布告正文如下:
为布告事,查本校为继续培养国军初级干部人材起见,特招考第十四期入伍生,凡隶属本国国籍,品行良好,笃信三民主义之男子,合于招生规划第二条者,俱得应试,合行布告周知,仰各地有志投考各生,除由各省市迳行保送外,得向南京黄埔路本校初试委员会报名投考,切切此布。
布告中详细罗列了报考人需要具备的资格:
1.隶属中华民国国籍,品行良好,笃信三民主义者;
2.在高级中学修学满二年以上,及有高中同等学力者;
3.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二十二岁以下者;
4.体格健全,合于本校体格检查规则之规定者。
报名日期是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二日至八月十二日,每天上午七点到十一点,下午则是二点到五点,星期日除外。
布告显示,报名地点位于南京马标。报考手续如下:凡志愿投考者,须在报名时,填写报名单、志愿书、调查表,呈验毕业文凭或证明文件暨最近四寸半身相片六张,并觅定确实保证人,缮具保证书,经审查合格者,方准与考。
通过报名后,于八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进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合格的,于八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进行学科考试。
学科考试的科目有:国文、党义、中外史地、外国文(英、法、德、日、俄文,任择一种)、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
1937年公布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招考第十四期入伍生南京初试委员会布告》
抗战中的“黄埔军校”
为避开敌机轰炸,“入伍生团”曾迁到清凉山。
一张简单的布告,背后却有许多故事。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介绍,布告中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就是我们常说的“黄埔军校”。这一届学员是第十四期,也是抗战前在南京招收的最后一批学员。
“布告发出之时,正是全面抗战爆发之时,他们投考黄埔的目的很明确也很直接,就是为了上战场杀敌报国。”
吴先斌特地请了台湾著名学者丘智贤来解读这张布告,对方提供了更多有关黄埔十四期的翔实资料。
“早在1937年5月,蒋介石就已经圈定时任十四师旅长方天担任十四期入伍生团团长。方天是江西人,黄埔二期学员,很得蒋介石信任和器重。这年7月,招生布告面向各地发出。8月1日,入伍生团设在军官学校所在的马标。”
布告发出后,各地青年踊跃报考,然而,因为全面抗战爆发,学校的招生考试以及学员训练,并未能执行最初的计划。
1937年8月5日,南京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开始迁校。与此同时,位于马标的校址成为日本飞机重点轰炸的目标。8月20日,入伍生团部被迫转移到清凉山的三民中学(即今龙蟠里原南京四中)内办公。
一万多名热血青年成为黄埔十四期学员
抗战爆发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西迁,经武汉、常德等地,抵达重庆铜梁。西迁路上,军校在枪林弹雨中沿途招生,并组织考试,开展培训。
十四期的学员,分散于本校、分校,又有通校、炮校、工校改叙而来的,人数众多,受训时间不一,差异很大。从军校校史记载看,这一期的各总队先后毕业人数近一万八千名。
从河南报考的第十四期通信科学生郭宗昌回忆,他是1937年在河南开封报的名,8月下旬到武昌参加考试,10月初放榜,他被录取到通信科,陆军通信兵学校代训。
不久后,郭宗昌在江西南昌入伍。1938年元旦,中央军校奉命迁校四川,郭宗昌所在入伍生团亦到长沙集中,驻扎于湖南大学图书馆。几日后,开始向湘西北徒步行军,每天行进三十公里,三小时小休息一次。
郭宗昌到临澧后,编入学生第二中队,中队下辖三个区队,主要学习有线电话学、无线电学、电学大纲、有线电话架设教范、有线电话管理教范和架设、管理有线电话技术、马术、战术、交通、筑城、地形等课程。
因抗战组建陆军通信兵第二团需要,郭宗昌于当年9月下旬提前毕业,被派往该团第四营新兵连任少尉见习军官,协助训练新兵。
当时,由于前线急需人员,黄埔的学员,其经历都和郭宗昌类似。他们在校学习时间短者几个月,长者一年半至两年,就直接上了战场。
据日本投降后的统计资料显示,黄埔毕业生在战后幸存者仅11000多人,相比抗战期间入校受训学生数量(注:因学员分散于各校,统计方式不同,数字差别很大),牺牲比例超过60%。
黄埔十四期学员
日本投降见证者:汪敬煦与赵振英
抗战中,黄埔十四期的近两万名学员奔赴抗日战场,立下了卓越功勋。其中有两位毕业生,在抗战胜利后,直接参与见证了日本投降。他们是汪敬煦与赵振英。
汪敬煦原籍浙江杭州,毕业于军校十四期工兵科,赴美国工兵学校进修后,奉命担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民国34年(1945年)8月,日军赴芝江洽降时,时任少校的汪敬煦担任英文译员。汪敬煦后历任陆军工兵学校校长、国防部后勤参谋次长室中将次长等职。
与汪敬煦同为十四期毕业的赵振英,是北京人,抗战胜利时,任新编第六军第十四师第四十团第一营少将营长,在南京负责受降签字典礼的警卫工作。据赵振英回忆,南京机场附近的居民,一见到阔别8年的中国部队,全都欣喜若狂,一起涌向机场的外壕,疯狂地挥舞草帽、头巾,一些人甚至越过壕沟,带来饭菜饮水,与官兵紧紧相拥。
这两位南京籍烈士为国捐躯
丘智贤提供的资料中,有十三位黄埔十四期抗战阵亡烈士的小传。这十三位烈士分别来自南京、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河北、山东、辽宁、广东等地,他们牺牲时,年龄最大的三十一岁,最小的,则只有二十岁。
十三位烈士中,来自南京的有两位,是王承瑶和高长春。
王承瑶,字寿芝,祖籍南京,本人则于民国七年(1918年)二月十八日,出生在北平。他天资聪敏,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毕业于南京钟英中学,适抗战军兴,烈士报国心切,投笔从戎,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四期工科。毕业后,派陆军第十军预二师二十九团一营三连见习官,不久因战功卓著,升中尉排长。民国三十年九月二十四日长沙二次会战,金井之役,王承瑶奋勇作战,不幸壮烈殉国,时年二十四岁。
高长春,字毅忍,世居南京,家族世代经商,于南京中南中学毕业时,适七七抗日军兴,遂毅然投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毕业后,初任第七分校见习,历任少、中尉区队长等职。民国三十年(1941年),升充税警第十团上尉连长。后又任忠义救国军教导第十营一连少校连长。三十四年七月,他奉命率部进击登陆温州之敌,至浙江宁海地区,与敌激战被围,因弹尽援绝,不幸壮烈殉职,时年三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