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80周年

发布时间:2023-02-06 15:15   本文被浏览过:

1943年2月2日,随着德国第6集团军最后残部的投降,苏联人民卫国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此役历时半年,从1942年7月至11月的防御作战,到随后的进攻作战,苏联红军共消灭了德军及其仆从军队约150万人,使得苏德战场上轴心国的力量一下子损失了四分之一。作为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世界历史意义毋庸置疑,正如毛泽东所言:“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80年过去了,在今天这个仍然存在着侵略和反侵略战争的时刻,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1941年末德军在莫斯科外围遭到有力反击,损失了50万官兵之后,德国统帅部把次年的主攻目标移向了西南方向,试图割裂莫斯科与乌拉尔、北高加索地区的战略联系,以期在得逞后再度进犯苏联首都。由于措置适当,1942年夏季,苏联西南方面军就像前一年在基辅地域一样,又一次蒙受了严重挫折。以第6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为核心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乘势在7月间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发起了疯狂突击,力图攻占这座以苏联领袖命名的城市。它在历史上曾叫做察里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凯撒德国的军队也曾攻至那里。
 
面对德军的优势兵力和狂轰滥炸,防守正面的苏军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等部队表现出了可歌可泣的勇敢精神,在马马耶夫岗,在顿河、伏尔加河畔,在城市的争夺战中,在巴甫洛夫大楼,战士们于残垣断壁之中和敌人殊死搏斗、流血牺牲,其间,有数十万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德军猛攻斯大林格勒城4个月而终不可得。但利用这段时间,苏联最高统帅部有意识地在敌军集团已经暴露的两翼配备了大量的战略预备队。11月19日和11月20日,苏军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分别由南而北、由北而南,突然发起强大的钳形突击,部署于德军两翼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的第3、第4集团军首先遭到粉碎,11月23日苏军两支坦克部队在位于德军后方的卡拉奇地域会合,由此合围住了德军22个师、共33万人的重兵集团。
 
在此之后,苏军迅速建立了绵密的对内和对外正面,既击退了德军曼施坦因元帅的解围部队,同时又对被围德军实施了压缩、分割。最终,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元帅率残存的9万人向苏军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同盟国为一方,轴心国为另一方的联盟战争。两大联盟中的最强国家——苏联和德国之间的较量,决定了整个大战的走向。自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法西斯德国丧失了苏德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经库尔斯克战役、乌克兰战役、白俄罗斯战役、奥德河和柏林战役后最终走向了灭亡。而德国失败以后,远东的日本也独木难支,不久便宣告无条件投降。由此所见,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不仅对战时,甚至影响了全世界人民战后的命运,那就是德、意、日轴心国集团妄图奴役弱小民族的卑劣企图终于被遏阻了,人类从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袭扰下获得了解救,一个新的国际安全体系建立了起来,民主阵营得到了空前的增强。这里面当然有英勇的斯大林格勒保卫者们的功劳!
 

 
要么战斗,要么就牺牲
苏联人民为什么能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呢?以前西方世界曾有人提出,那是因为同时期在北非发生了阿拉曼战役,英军对德、意军团的胜利牵制了希特勒德国的力量。殊不知阿拉曼战役只是几十万人的交战,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数百万人的大会战,孰轻孰重,谁影响了谁,这是不言自明的。还有人认为,德军的失败,与其军人与苏军军人相比,难耐苏联的严冬有关。这可能是一个因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苏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卓越组织下,苏联各族人民爆发出了高度的爱国热忱,由此形成了强大的力量。自13世纪蒙古入侵以来,俄罗斯、乌克兰等民族就累积下了丰厚的“爱国”叙事,尤其是在1812—1813年的卫国战争中,库图佐夫元帅(М. И. Кутузов)指挥俄军击败了拿破仑法国的入侵,从而大大强固了这一思想和心理传统。而1941—1945年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则将这一传统推向了高峰,数百万苏联公民参与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是高峰中的顶峰!参战者中有数百人因此荣获了至高的“苏联英雄”的金星勋章,而数以百千计的部队则被授予荣誉称号。
 
就军事学术而言,斯大林格勒大合围战体现了当时苏联武装力量的最高水平,而其主要战略策划者是著名的统帅朱可夫(Г. К. Жу́ков)和华西列夫斯基(А. М. Василе́вский)。在整个作战中,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苏联军事首长,其中最知名的有崔可夫(В. И. Чуйко́в)、叶廖缅科(А. И. Еременко)、瓦图京(Н. Ф. Ватутин)、罗科索夫斯基(К. К. Рокоссовский)、沃罗诺夫(Н. Н. Во́ронов),等等。尤其是第62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中将,他在30年代就曾受斯大林之派担任过苏联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支援过中国的抗战;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他主司防守,表现坚毅,功勋卓著,后来他的部队——近卫第8集团军(由第62集团改名)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编成内参加了柏林战役,最终捣毁了法西斯的巢穴;1955年崔可夫晋升为苏联元帅,并且致力于中苏友协的工作;他死于1982年,但和许多苏联高级将领不同的是,他的墓地不是位于红场,而是在伏尔加格勒(原斯大林格勒)的马马耶夫岗,他选择与自己昔日的战友在一起。
 
 
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苏联英雄、苏联元帅崔可夫
80年以来,全世界出现过许许多多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背景的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49年的苏联故事片《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结尾处,只见最高统帅斯大林端坐在办公桌前,桌上放了一张大地图,斯大林拿着放大镜从刚刚胜利的斯大林格勒向西移,移着,移着,在一个地方停住了,镜头给了一个近景,只见上面写着“柏林”。然后,他抬起头,用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远方……
 
在1946年苏联摄制的《伟大的转折》结尾处,则出现了斯大林头部侧面的烫金像,下面写着:“我们是真理,我们胜利了。”
 
这个“真理”,我想就是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人民一定会焕发出巨大的、难以估量的激情、活力和智慧,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如此。
 
伟大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万岁!
 
苏联人民卫国战争胜利万岁!
 
打倒一切侵略者,世界和平万岁!
 
乌拉!
 
撰于2023年1月29日
 
祖国母亲在召唤她的儿女们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