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皓 | 宣统三年的东三省总督更替

发布时间:2020-11-03 11:11   本文被浏览过:

作者李皓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原文载《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4期,注释从略

引言
 
       对于清王朝而言,东北地位特殊,既为陪都所在,又系“龙兴之地”与战略后方,正所谓“朝廷根本,畿辅屏藩”。然而,因长期封禁造成地广人稀、积贫积弱,咸同以后,转为强邻觊觎,日益成为日俄两国争夺的目标。至光宣之际,“东三省无内政不与外交有密切之关系”,局势益危。为加强对“龙兴之地”的管理,抵制强邻侵蚀,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改三个将军辖区为行省,分设巡抚,其上置总督一员。东三省总督加钦差大臣衔,系东北最高军政长官,位高权重。尽管如此,由于内外局势日益恶化、地方政务推进艰难,大吏多不愿主政于此。首任东督徐世昌莅任未及两载,因谤议太多,奏请开缺。宣统元年(1909)正月十九日,清廷调云贵总督锡良接任。选择这位屡任封疆、实心任事的大吏继任东督,意在以其稳慎纠偏救弊,收拾乱局。此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清理袁世凯影响、强化旗人权力的考虑。然而,东北政情极为复杂,内外事务繁重棘手。种种施政主张又因无法获得朝廷支持加之日俄掣肘,难以付诸实施。面对“尸位素餐”的窘境,锡良不免自责于事无补,考虑让贤,加之清廷在东事上的态度,使其大为不满,乃屡次称病请辞或荐贤自代,急于开缺。面对锡良日益坚决的请辞,清廷也在寻找更加适合的留守人选,以便有效维护主权,守护其战略后方。然属意之接替人选,纷纷敬谢不敏,力荐他人自保。可以说,宣统庚戌、辛亥之际东督更替,颇多周折。宣统三年(1911)三月二十二日,此事终于尘埃落定。清廷允准东督锡良开缺,以四川总督赵尔巽继任。笔者以为,此次东督更替,内情复杂,反映了辛亥革命前朝廷与地方大吏之间的微妙关系、东北地方敏感而复杂的内外局势暨清廷之对策。然而,学界并无太多关注。考察此一过程,有利于厘清上述问题,更好地理解辛亥鼎革之际的政局变迁。
 
锡良之请辞
 
       锡良留守陪都,本非其所愿。受命之初,即曾因东事棘手借口无法胜任请求收回成命,未获允准,无奈北上陛见。在京商议东三省事宜期间,复因财政困难和外交棘手再作推辞,但终未如愿,只得领命东行。锡良督东,尽管并非情愿,但以其性情,既已领命东来,便不愿敷衍了事,而颇想有一番作为。在出京前奏陈施政主张的密折中,锡良将充实内政与谋求外交抵制相结合,请求朝廷主持于上,各部统筹于下,共济东事:东省介于两强,一切设施均非内地行省可比。……至于外交之危迫,全在我无实力以为抵御,故相逼而来,几无余地。然我急欲筹抵御之方,则必先扩充实力。而所谓实力者,如开银行、修铁路、开放商埠、兴办实业、广开屯垦、筹边驭蒙诸大政,均属急不可缓之事。然非有大宗巨款,断难集事。此非东省之力量所能办而必须国家之全力以图,亦非奴才之权力所能为而尤仗枢部之协谋以应。其各项主张,既出于改革弊政,推动地方发展,又是应对日俄侵蚀、保卫边疆的当务之急与终极解决之道。揆诸其日后举措,可见所言不虚。
       正如前文所言,以锡良继任东督,清廷自然期望甚殷。然而,锡良很快发现,自己的施政主张往往难以落地。除客观条件限制或外交阻挠之外,还有内部的掣肘。很多主张——即便是借款、筑路等挽救危局的关键举措,亦屡遭中枢否定。尽管锡良曾以开缺要挟、晋京面陈监国等办法力图实现自己的主张,但终究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乃坚请让贤。因此,锡良历次请辞的真正用意,不可一概以真心离任视之。前期更多的是以退为进的要挟,意在引起朝廷重视,争取支持或抗议朝命,表达不满。后期则是决意乞退。为获取朝廷支持,宣统元年七月二十二日锡良以旧病复发奏请开缺。宣统二年(1910)十一月初八日,又以旧病增剧奏请休假半月调养。尽管此前锡良曾不止一次请假调理身体,但是以其后来的坚决请辞反观此次调养之请,不能不令人怀疑是为其奏请开缺预埋伏笔。未及半月,锡良便以“假期届满,病仍未痊,恳恩开缺”;同时,自责莅任以来一事无成,“辜恩溺职,罪无可逭”。对于国际关系波谲云诡的东北边疆而言,大吏尤其不能轻易更动。因此,清廷再次给假半月调养,强调毋庸开缺。二十五日的朱批颇具深意:东三省地方重要,正当提前筹备宪政之时,该督自应力任其难,毋得诿卸。
       显然,清廷进一步看清了锡良托病开缺的心思,所以,除给假挽留之外,又有“自应力任其难,毋得诿卸”之语,但言辞尚属平和。半月假期届满,十二月初八日,锡良再请开缺,被拒。给假半月的同时,朱批重申“东三省关系重要,仍责成该督认真经理。毋得诿卸,不准开缺。凛遵旨行!” “凛遵旨行”四个字,已然颇具申斥味道。然而,此时的锡良去意已决。在锡良请求开缺的同时,北京的家宅已然在着手准备其回家事宜。只是碍于当时东北日益严重的疫情,锡良不便继续请辞,遂于十二月十九日致电军机处,“力疾销假”,全力投入到鼠疫的防控事务之中。据报道,待翌年春疫疠基本消除之后,锡良在继续请辞的同时,还极力推荐袁世凯、赵尔巽、程德全等人接任。其中,推荐赵尔巽自代之电文极为恳切:窃谓外省官制,现正协商厘订。论者佥谓边省总督责大任重,必须加重事权。而东三省总督一缺,所处地位关系尤为重要,非有声猷卓越、洞悉内政外交之大员不足以资镇抚。查现任四川总督赵尔巽魄力雄厚,素著公忠。前任奉天将军,日俄战后收回主权、创办要政,勋绩昭著。其才望实胜锡良十倍,久荷朝廷洞鉴。锡良为东省地方重要起见,谨本以人事君之义,冒昧奏陈。伏乞朝廷特降恩命,俾令督东,该督必能胜任愉快。
       锡良与赵尔巽颇为交好。荐其自代,是否曾有沟通,尚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赵尔巽无疑是继任东督的不二之选,朝廷属意(详见后文)。此外,不排除尚有为其旧属、赵尔巽之弟赵尔丰谋求进身之阶的用意。赵尔丰追随锡良辗转山西、河南、四川等地,锡良对其青眼有加,几度专折力保其堪当重任。二人合作既久,于公于私均颇为默契,相交密切。赵尔丰对这位有知遇之恩的老上司极为尊重,亲笔致书多正楷书写。所谈内容又多推心置腹,极为私密,颇见真情。锡良也自视为赵尔丰之知己。尝言与赵交谊最厚,知之最深。由此说来,锡良推荐赵尔巽自代,可谓一举两得,不仅有助于自己迅速脱身,而且也为赵尔丰开辟了一条上升通道。更何况赵尔丰曾一度护理川督,以其继任川督似乎也更加顺理成章。事实也是如此。赵尔巽奉命陛见之际,川督一缺本由布政使王人文护理。赵尔巽调补东督公布翌日,即改由赵尔丰署理,以布政使王人文改充川滇边务大臣。对于赵尔巽而言,继任东督既可以成全锡良,又有助于乃弟升迁,自当乐见其成。正因为如此,在锡良荐其自代之时,赵尔巽已然受命继任东督。锡良此电,大概意在催促朝廷尽快公布决定,以便自己早日开缺。
 
赵尔巽之推辞与接受
 
        面对锡良日益频繁的请辞,清廷在极力挽留的同时,也开始考虑寻找适合的接替人选。鉴于东北地方内外局势的特殊性以及危迫局面,是否熟悉地方政情以便迅速入手政务,成为甄选继任者的一项重要指标。加之与日本的交涉愈益繁重、棘手,曾经主政东北地方尤其是奉天的大吏遂成热门人选。庚子以来,曾主政奉天者主要有四人:盛京将军增祺、盛京将军赵尔巽、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奉天巡抚唐绍仪。此时,徐世昌已入中枢,协理内阁。唐绍仪继徐世昌署邮传部尚书。但任职期间,唐绍仪因反对载洵抵押铁路筹借海军部经费而与亲贵不协。任职不久,又因被指奢侈无度而遭弹劾。加之作为“项城旧人”,亦不免遭忌于摄政王载沣。如此,则只剩下曾经担任盛京将军的两位人选。考虑到强化“龙兴之地”旗人权力的需要,此二人遂成热门人选。然而,具体继任者的确定,却颇费一番功夫。鉴于增祺此前留守陪都的糟糕表现,朝廷令其再度主政东北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增祺舆情亦不洽,奉天民众极力反对,甚至“拟联合团体拒绝增祺到东”。地方民众的态度自然不可能左右清廷的决策。但是通过他们的反应,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朝廷的选择。而增祺本人亦向枢臣申明“以东三省大局不可收拾,且己之资望亦不足以震慑之,不欲前往”。于是,尽管枢臣各执己见,但赵尔巽无疑成为接替锡良的不二人选。在清廷的催促之下,赵尔巽趱程北上。抵京后,摄政王多次召见。当被问及整顿东北政策时,赵尔巽答以东三省今非昔比,“盖中日战争以后,俄人之势力范围未广。日俄战争以后,俄人又以元气未复且与日本互相猜忌,故尚易着手。今则日俄协约既定,无事不称棘手”,要求假以事权,深信不疑;遇事不加掣肘,尤应在财政上全力支持,或可补救于万一。“监国闻之,颇韪其议。”赵之应对,颇具深意。若摄政王载沣采纳其主张,则可能以此留住锡良。更主要的是,即便锡良开缺,也能够为继任者——很可能是他自己,谋求更大的自主权力与转圜空间。对于清廷以其继任东督的意向,赵尔巽或力言锡良心细才长、公忠体国,所办外交内政均能力持大体,不可轻易更动,“否则,多一番更动,必多一番棘手。不但启外人轻视之心,且恐为边陲之患”;或自称才力不足,请以岑春煊、袁世凯、端方或程德全自代。鉴于其离川督东,川督一缺可能由其弟赵尔丰继任,愈见赵尔巽大概并非绝然拒绝东行。赵尔巽之所以推让,应与锡良之坚辞大体相当,既有畏难情绪和对朝廷的不满,又意在以退为进,博取更多的特权与支持,尤以后者为主。正是这种“矜持”,迫使“摄政王面许种种特权,遇事随时电商,不任独自为难”。赵尔巽得到清廷在东北地方人事、行政、外交等方面的特权承诺之后,亦即欣然领命东行。
 
结论
 
       宣统年间,清廷内外交困。内部,革命与改良风起云涌,南方革命形势持续发展。北方,尤其是迫于内外压力的东北,在轰轰烈烈的国会请愿运动中表现异常激进。外部,边疆危机益亟,东北尤为严重。在东北,除中韩界务交涉之外,日俄两国的侵略态势咄咄逼人。面对东北日益严峻的外部局势,两任东督的应对又多以失败告终,清廷需要一位既能控制地方,又极具外交经验的大吏留守“龙兴之地”。宣统庚戌、辛亥之际,东三省总督锡良与赵尔巽的更替,即反映了这一情形。以后见之明来看,赵尔巽接替锡良颇合时地之宜。有学者认为:“赵尔巽在当时所有汉满封疆大吏之中,最适合东三省的特殊情况;清廷在当时,也只能作这一人事安排。”清廷选择赵尔巽接任东督,亦与其履历不无关系。从知府到总督,赵氏曾主政多地,对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以及推动地方发展转型贡献良多,在清季督抚中颇负盛名。尤其是日俄战争后赵尔巽出任盛京将军,主持战争善后,颇孚人望。在清廷致力于旗人集权以及面对日俄咄咄进逼,尤其是在日本侵略之下东北日益危迫的大背景下,旗人身份、执政能力以及当时迅速改变内政外交危局的现实需要,使赵尔巽成为继任东督的不二人选。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