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主权述论

发布时间:2023-02-07 11:42   本文被浏览过:

作者陈谦平为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
原文载《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2期,注释从略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边疆地区面临严重危机,中国南海诸岛亦面临法、日帝国主义的觊觎和侵占。1907年8月11日,日本人西泽吉次私自登上东沙岛,“树立日旗,建筑宿舍,开采鸟粪”,更将该岛命名为“西泽岛”。南洋海军飞鹰舰管带黄钟英随后奉令率两艘军舰前往东沙群岛实地勘察。中国政府几经交涉,于1909年10月11日将东沙岛收回。为了维护中国在南海诸岛主权,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副将吴敬荣前往西沙群岛查勘,并于1909年5月“设局筹办经营”。同年5月19日,水师提督李准率海军士兵170余人乘伏波、琛航、广金三艘舰艇,前往西沙群岛查勘,用该三艘军舰命名了西沙群岛中的三座岛屿,并在伏波岛插黄龙旗,立碑志记。中华民国政府建立以后,中国对南海诸岛一直实施有效管理(当时该群岛归琼州管辖)。1917年至1923年间,先后有多家实业公司申请开发西沙群岛。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广东省政府于1928年5月22日派海瑞号军舰前往西沙的林岛(今永兴岛)等岛查勘。1929年以后,广东省政府先后批准宋锡权、严景枝、苏子江等三家华资公司参与西沙群岛的鸟粪开采。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当局乘机于1933年4月上旬派军舰占领中国南海中的九座小岛。中国政府屡次向法国政府提出抗议和交涉,强调该九座小岛“为华人居住和历代属我”的史实。为了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国民政府内政部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于1935年4月绘制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首次确定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附近的曾母滩,并第一次将南海诸岛明确地分成东沙、西沙、南沙(即今中沙)和团沙(即今南沙)四大群岛。全面抗战爆发后,法国趁火打劫,于1938年7月初派兵占领西沙群岛。1939年2月,日军占领海南岛后,立即侵占西沙群岛和团沙群岛。1939年3月30日,日本政府将其所占领的团沙群岛改名为新南群岛,隶属于台湾高雄州高雄市管辖。抗战胜利后,作为四强之一的中国按照开罗会议和波茨坦会议所构建的战后亚太国际新秩序,依据国际法,从日本手中收回南海诸岛主权。国民政府不仅派海军驻守南海各重要岛屿,重建国碑,测绘详图,设治管理,还于1947年12月1日正式核定南海中属于中国领土之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各岛屿和岛礁名称,以此宣誓主权,并昭告于世界。关于本专题研究,学界已经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林金枝叙述了国民政府战后接收南海诸岛的经过,但由于缺乏档案文献,该文也存在较严重的史实错误。李国强运用较丰富的资料,对战后国民政府接收南沙群岛做了较深入的论述。吴士存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相关档案为基础,从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交涉、设治管理和开发建设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很有新意。李金明对抗战前日本和法国对南海诸岛的资源掠夺和岛屿侵占、战后中国政府收复南海诸岛的过程均做了较全面的叙述,但在史实上亦有错误。谭卫元将考察重点放在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设治管理上,其中涉及战后部分,史料丰富,视野开阔,是近几年来少见的颇有新意的论文。笔者近几年在台北“国史馆”和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搜集了较完整的档案史料,加以郑资约先生捐献的南海诸岛资料,在此基础上,拟对国民政府战后收复南海诸岛,并以十一段线划定南海疆域的全过程予以详述,以纠正以往研究由于资料缺失而出现的错误。
 
一、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的擘划
 
       南海诸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战后收复东、西、南、团沙诸群岛,早已为蒋介石所考虑。1945年11月,英国政府曾向国民政府提出要求,拟由该国海军派遣一艘小军舰“赴东沙岛考察,并在岛上设气象台”。这个请求被蒋介石“婉拒”。蒋当即指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要其饬令军事委员会广州行辕主任张发奎立即“派兵驻守东、西沙群岛”。但张发奎于1946年1月26日报称:“因海风甚大,须于本年三月间始可成行”。3月24日,蒋介石致电张发奎,询问“该岛驻兵已否派出?希即查报”。1946年4月4日,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致电行政院院长宋子文,请示接收西沙、东沙及新南三群岛事宜。陈仪报称:(1)“海南岛东南之西沙群岛系我国领土,民23年被法占领。太平洋战事发生,又被日进占。前台湾总督府曾在该岛设立测候所。经本省气象局派员前往该岛调查摄影,并竖立本省接收木标。”请示该群岛“是否由本省接收”?(2)“台湾西南之东沙群岛侧近高雄县,有关本省渔业颇大。前经日本占领,拟由本省接收,隶高雄县。”(3)“菲岛附近之新南群岛,大小共13岛,距高雄港770浬。前日本统治台湾时,该群岛于1938年划归高雄州高雄市管辖。现正积极备办接收事宜。”对于接收新南群岛事宜,陈仪恳请国民政府“转电菲岛美军总部于接收时予以协助”。从陈仪的电报可见,当时他对新南群岛的情况并不十分清楚,但他对新南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是准确的,并了解该群岛在日据时期归高雄州高雄市管辖。行政院在接到陈仪的电报后,立即命令“内政、外交两部迅即核复”。但内政部仅查到“东沙、西沙等岛屿在战前系由广东省管辖”,至于“各该群岛人口、面积、经济、交通、文化及与其所辖县之距离(以海里计算)”等情况,“未尽明晰”。而外交部的回函除了对新南群岛情况不了解外,关于东沙和西沙群岛的报告较为翔实。

(一)“西沙群岛约处于经度112°、纬度16°强之间,位于海南岛之东南,早已列入我国版图。但我方并未实际占领。”报告又指出:“按一八八七年六月二十六日中法界务专条五条,其第三款规定:‘……至于海中各岛,照两国勘界大臣所划红线向南接划。此线正过茶古社东边山头,即以该线为界(茶古社汉文名万注,在芒街以南竹山西南)。该线以东海中各岛归中国,该线以西海中九头山(越名格多)及各小岛归越南……。’”报告又指出:尽管在条约上并未提及西沙名称,但“若按其位置,应属于‘以东海中各岛’。……该岛曾被法占领,复经日敌进占,自应由我接收。”关于是否应该由台湾省接收的问题,外交部认为,“从条约观点而论,西沙群岛既系近于海南岛,则其隶辖,自应与海南岛同属于广东省”。
(二)“东沙群岛原属我国领土,并未发生国际上之争执。前既经日本占领,此次收回后,以其地较近于台湾省,似可隶属该省治。”
(三)对于新南群岛,仅表示“关于转电菲岛美军总部协助我方接收新南群岛一节,本部业已电驻马尼剌总领事馆照办”。

       外交部欧洲司于4月30日致电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菲岛附近之新南群岛,大小共十三座岛,前日本统治台湾时割归高雄州。现台湾省正积极准备接收,仰迅洽菲岛美军总部于接收时予以协助,并电复。”但驻马尼拉总领馆的回复迟迟未至。王世杰又于6月致电驻日代表朱世明,告知“我现正积极准备接收”菲律宾附近的新南群岛,“请即商洽麦帅电菲岛美军总部就近协助接收”。外交部积极与军令部、军政部洽商派兵接收东沙、西沙群岛事宜。5月21日,军令部长徐永昌就派兵驻守东、西沙群岛一事致电外交部长王世杰,称蒋介石曾令饬张发奎:“由第四六军及海口海军办事处各派兵一部进驻西沙群岛;又由第六四军及粤越区海军办事处各派兵一部进驻东沙群岛。俟完成一切准备,即可开动。”但徐永昌称,“关于各部队开动及进驻情形尚未据报”。
后来外交部秘书周书楷向王世杰报告了他所了解的情况。

第一,东、西沙群岛接收事宜原由军令部第一厅主办,但因该厅最近并入国防部,其机构处于改组中,所以没有人员负责接洽。
第二,军政部海军处副处长周宪章报称:“该处少数气象人员曾由英舰运往东沙群岛工作,西沙群岛则情况不明。”至于派兵驻守岛屿一节,周的答复是:“运输补给在在需要船只,而该处在华南无船可调”,并声称“此事向由军令部办理”。
第三,国民政府军务局主管人员告诉他,“[蒋]主席去年已电饬张主任发奎派兵前往各岛,并限于十一月底到达,嗣因气候关系,展限至本年4月。惟办理情形尚未据报”。

      王世杰遂于6月4日致电张发奎,称“东、西沙群岛由我接收后亟待派兵驻守,确立主权。此事闻已交由尊处办理。该项部队何时可以到达?请见示为荷”。张发奎复称:“东、西沙群岛驻兵,前以驻粤军办事处[缺]乏适当舰船输送,致延进驻时间。最近始奉准将海硕舰拨用。如无其他阻碍,驻西沙群岛部队巳月底前可达到。至东沙群岛则须午月初旬方能开始输送。”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由于中国海军缺乏大型舰船,加之南海区域天气复杂,风浪较大,为确保接收部队的安全,接收时间只得推迟。值得庆幸的是,此时中华民国海军驻美舰队司令官林遵正率领着抗战后期美国援助中国的军舰,从古巴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启程回国。
 
二、新南群岛名称与位置之确认
 
      1946年7月5日,行政院秘书长蒋梦麟致函外交部,令其迅速查明新南群岛“是否即系南沙群岛之别称”。7月24日又致电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要求其调查新南群岛的确切名称与位置。外交部分别从两个渠道得到新南群岛的翔实资料。
      其一为驻日代表朱世明的电报。该电报称在日本收集到“1938年日本编入该新南群岛于台湾领土之有关资料(新南群島トソノ帰属問題·經緯)及该群岛地图一份”。朱世明指出:“详阅其内容,在日本编入该群岛于台湾领土之时,对该岛领土主权之国际间问题尚未解决。”朱世明提醒外交部:“刻我方准备接收,事前似有详加研究之必要。”
     其二为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段茂澜的报告。段茂澜称“此事经向各方及美海军司令探询,均无所知”。但他曾于7月19日在菲律宾报纸上读到菲律宾外长的谈话,声称“菲南之龟群岛及菲西之新南群岛(Shinnangunto)均应列入菲岛版图”。段茂澜遂于8月5日上午拜谒菲外长“询究竟”。菲外长的答复是:“十五年前彼任财长时,曾缉获日渔船,均谓系往新南群岛。彼乃注意调查,始悉该岛系珊瑚礁岛,毫无经济价值,距菲属Palawan二百英里,距亚洲大陆近两千英里,最先为英人发现,后为法国占领,派船往拾鸟粪层肥料,最后被日人占领,作攻击菲岛根据地。”菲外长声称:该群岛“目前似无居民。菲岛以国防关系,似应管理该岛”。外交部查阅了商务印书馆于1938年3月出版的由谭廉绘制的《最新世界地图集》,发现“菲外长所称之新南群岛,谭图书为团沙群岛,似属一地两名,为日人所称者”。因此,外交部电告行政院:“团沙岛据谭图所志,属于我国。”
      实际上,鉴于法属印度支那殖民政府1933年4月对南海九小岛的侵占,国民政府内政部早在同年6月7日就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决定出版中国南海疆域详细地图,并对南海疆域内各岛礁的中英文地名进行统一审定。该委员会从成立起至1935年3月22日,共召开审查会议29次。1935年4月,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首次确定了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度附近的曾母滩,并第一次将南海诸岛明确分成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即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即今南沙群岛)。1936年白眉初编绘《中华建设新图》,获准收录《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该图在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南海疆域线,即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该图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以示南海诸岛同属中国版图。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亦于8月17日向外交部确认:前高雄州高雄市管辖的新南群岛,即为战前和战时先后被法属安南和日本侵占的我国领土团沙群岛。新南群岛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地图中“载为团沙群岛……位于本省高雄市南西约七百七十浬处,当南中国海之中央稍偏南,在西沙群岛、菲律宾婆罗洲及交趾半岛之间,航海图上称之为危险区域”。团沙群岛面积“约七万五千六百平方浬”,其十三座岛屿的名字分别叫北二子岛(North—East Cay)、南二子岛(South—West Cay)、西青岛(West York I.)、三角岛(ThiTu I.)、中小岛(Loaita I. or South I.)、龟甲岛(Feat I.)、南洋岛(无英文译名)、长岛(Itu Aba I.)、北小岛(无英文译名)、南小岛(Nam Yit I.)、飞鸟岛(Sin Cowe I.)、西鸟岛(Spray I.)和丸岛(Amboyna Cay),“散布于北纬七度至十二度,东经一百十一度至一百十七度,各岛面积均狭小,其中以长岛为最大”。该电报进一步指出,新南群岛“前仅我国海南岛渔夫居住”,后来“有少数日人因采鸟粪、磷矿探险,自谓发现法国于1933年7月25日宣布领有其中西鸟岛、丸岛、长岛、[北]二子岛、中小岛、三角岛等六个小岛”。“我国政府获悉,曾令我驻法大使顾维钧向法政府提出抗议。”而“日本亦于是年8月19日向法政府提出抗议”。电报明确指出:该群岛“迨1939年3月30日被日本强力占据,由前台湾总督府以第一二二号告示向中外宣告,各该岛屿名为新南群岛(Sinnan Gunto),并以府令第三十一号划归前高雄州高雄市管辖”。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向外交部报告说:“本省光复后,将该群岛改划高雄县管辖,并准备本年四月前往接收。”但“因新南群岛原属西沙群岛之一部,是否仍由本省接管?经一再电请行政院核示,日久未奉指复”。“加之该岛屿在航行危险区域之内,每年7月至翌年3月间风险浪大,浓雾密布,一至台风季节,航行尤多困难,致尚未接收。”该公署同时询问外交部:“至《字林西报》所云中菲争议之岛系Spratley,未知是否Spraty I.(西鸟岛)之误?”该电报最后强调:“查新南群岛系属我国领土,乃因国家多故,致被日本侵占。现抗战胜利,自应收回接管。”电报还附送了《新南群岛全图》1份、“前台湾总督府告示第一二二号”及“府令第三十一号”译文各1份、台湾省气象局“新南群岛调查报告”1份,还有翻译日本人撰写的《新南群岛概观》1份。其中前台湾总督小林跻造于昭和14年(1939)3月30日发布的第122号告示最有价值,它将中国领土团沙群岛划入台湾高雄州高雄市新南群岛之区域。
 
 
 
      根据1946年12月12日奉命接收南沙群岛的内政部代表、内政部专门委员郑资约先生后人捐赠给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郑资约收藏文献”中所藏各类“南沙群岛”绘图资料,并参照广州利达印书局1948年5月出版的由杜定友编的《东西南沙群岛资料目录》中所编“东、西、南沙岛名索引”,以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于1952年出版的由吉尔伯特·格罗夫纳(Gilbert Grosvenor)编辑的《东亚地图》(The Far East),笔者对1939年3月30日日本台湾总督宣布划入高雄市管辖的新南群岛所属13个岛屿作如下考订:

1、北二子岛(North—East Cay):英文又称North Danger。今称北子岛,也叫北双子岛、双子礁、北尼岛等,位于今南沙群岛最北端。
2、南二子岛(South—West Cay):英文又称South Danger。今称南子岛,也叫南双子礁、北危岛、西南礁、双峙等,位于北子岛南面。一般将北子岛和南子岛合称为双子礁,位于今南沙群岛北端。
3、西青岛(West York I.):今称西月岛,也叫红草峙、西约先岛等,位于今南沙群岛北端。
4、三角岛(ThiTu I.):英文又称Thitu Island。今称中业岛,也叫帝都岛、千川、铁峙、铁道沙、士杜、西德欧岛、西杜、帝居等,位于今南沙群岛北端。
5、中小岛(Loaita I. or South I.):英文又称Loavita Island。今称南钥岛,也叫罗挨打岛、洛伊塔岛、罗保打岛、核子牌浅,位于今南沙群岛道明群礁南部边缘。
6、龟甲岛(Feat I.):英文又称Flat Island。今称费信岛,亦称平岛、扁岛、罗孔岛,位于今南沙群岛东北端。
7、南洋岛:英文名为Nanshan Island或Nanschan Island。今称马欢岛,位于今南沙群岛中部。
8、长岛(Itu Aba I.):英文又称Ituaba Island 或Ituapa Island。今称太平岛,过去亦称大岛、黄山马峙、伊塔亚巴、伊秋伯岛、伊托阿巴、伊脱巴亚岛、伊吐巴、伊吐亚巴等,位于今南沙群岛中部之郑和群礁内。
9、北小岛:英文名为Sand Cay。今称敦谦沙洲,位于今南沙群岛中部之郑和群礁内。
10、南小岛(Nam Yit I.):英文又称Nam Yet Island或Nan Yit Island。今称鸿庥岛,亦称南伊岛、沙岛、南伊峙、纳伊脱岛等,位于今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南部。
11、飞鸟岛(Sin Cowe I.):英文又称Sin Gows。今称景宏岛,又称地峙、辛科威岛等,位于今南沙群岛中部。
12、西鸟岛(Spray I.):英文又称Spratly Island或Spratley Island,也叫Storm Island。今称南威岛,也叫鸟子岛、斯巴拉脱莱岛、斯泼拉脱莱岛、斯巴得来、士伯拉里、暴风岛、风雨岛等,位于今南沙群岛中部。
13、丸岛(Amboyna Cay):英文又称Amboyne Cay。今称安波沙洲,亦称作同章峙、安布哇岛、安得拿岛、开唐巴亚岛、达姻巴宾等,位于今南沙群岛南威岛南面。
     
      需要提出的是,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电报中所称新南群岛原属西沙群岛之一部,显然是不准确的。但是无论如何,来自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和中国驻日代表、驻马尼拉总领馆的报告提供的信息,已经相当明确地证实:所谓“新南群岛”,实际上就是中国政府在1935年4月早经划定的中国领土团沙群岛。明确地证实:所谓“新南群岛”,实际上就是中国政府在1935年4月早经划定的中国领土团沙群岛。
 
三、国民政府接收南海诸岛之军事准备


       自此,新南群岛的名称和位置已经确定,即我国领土团沙群岛。为此,行政院于1946年8月8日“令饬广东省政府暂行接收东沙、西沙、南沙、团沙各群岛”。9月13日,外交部、内政部、国防部和海军总司令部各派代表,携带相关图书资料,在外交部开会商讨接收新南群岛(团沙群岛)事宜。
蒋介石于1946年10月3日向参谋总长陈诚发布“府军忠字第408号手令”:“东沙群岛与西沙群岛应派陆军由海军运输前往进驻(限本月内实施)。其兵力不必过多,每处约一连已足。但每年必须瓜代一次为要。”陈诚10月5日向蒋介石报告:“查东、西、南沙三群岛(位置如附图)为国防要地,亟宜派兵进驻,以防外人觊觎。惟海上补给殊感困难,必须有种种设备及海军陆战队之配合,方可确保无虞。”陈诚向蒋介石说明“东沙群岛已派气象工作人员及一部分兵员进驻”。而“目前亟须进驻者为西沙群岛及南沙群岛(引者按:此处南沙群岛指的是国民政府内政部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1935年4月在《中国南海各岛屿图》中划定的团沙群岛),而后者之国防价值尤大”。陈诚报告了接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步骤,即“拟先派一军舰搭载必要人员前往巡视,并搜集必要资料,以为初步进驻之准备”;然后再“派气象及电讯工作人员前往设置,同时编组海军陆战队”。陈诚指出,须等一切设备完成以后,才可实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兵员进驻。但蒋介石认为陈诚的派兵进驻计划过于迟缓,于10月6日命令陈诚迅速派兵进驻。他指出:“西、南两沙群岛不论如何,应先派兵各一排携帐幕,限一个月内进驻勿误。至前往巡视,自可同时并举也。”
在蒋介石的亲自过问下,国防部于10月9日下午邀集外交部、内政部、海军总司令部代表在第三厅召开会议,用“特密”的方式讨论派兵进驻南海各群岛问题。内容包括:

(一)派兵进驻西沙、南沙两群岛的时机。会议认为,“如待派人侦察后再行实施进驻,则需时较长,且易招致外人之注意或竟落外人之后”。遂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决定采取“进驻与侦察同时”的方针。
(二)初步进驻各该岛屿计划。(1)拟由内政、外交、国防三部及海军总司令部会同粤省府各派员前往各该群岛,尽速开始实地勘察。(2)对各该群岛采取“同时上陆或逐次上陆”的方法。西沙群岛以武德岛(Woody I)为重要据点;南沙群岛以长岛(Idu Aba)为重要据点。“凡先遣进驻各该群岛工作人员所需之锚地、饮水、道路等,似可先以该两岛作为着手进行之目标。”(3)国界勘定与测绘制图。“由内政部查案划定国界、绘制舆图”。(4)登陆部队之兵种、兵力配合。“由国防部指派优秀工兵一排,以资建筑临时工程,及选派步兵一排以任警卫。”(5)输送及护航船只之调配。“指派最新大型军舰一二艘并酌予配备小轮、民驳。以后应由粤省府规定专轮行驶,以利交通。”(6)气象报警台。由海军总司令部“迅即开始在西沙群岛之武德岛先行成立气象报警台,开始广播,并尽速继续成立南沙群岛报警台”。(7)通信、卫生及人员。“选派电信、气象及医务人员两班,迅即先行前往西沙群岛,照预定进驻地(武德岛)着手设立报警台,并应随带工程师从事勘察、建筑工程。”(8)器材。“柴油机、发电机、无线电机每处三份及气象仪器各一份,连同配件、修理工具等,应尽速配购应用。”(9)房舍设备。“在新建筑未完成前,应须携带充分军粮、帐篷及行政院向美剩余物资清理委员会所让购之活动金属房屋,并配置工兵器材,以便择地先行构筑房舍。”(10)给养。“主食、米粮、副食、干菜、罐头、燃料、火种、文具、医药等及各种应用必需品,均以半年为准。”(11)经费。“所需经费应编造概算呈核。在未奉核准前,须有充裕之开办费。又各该岛均系荒芜之区,所派遣之工作人员待遇,必须特别从优(海军总司令部所派东沙岛工作人员之薪饷系三倍发给。合并注明)。”
(三)各该岛屿的永久建设计划。包括拟定永久建设计划之机关以及测量、岛屿命名、海军陆战队之组成及瓜代、港岸设备、移民及开发、其他建设、各项建设经费之开支等永久建设计划内容。决定应由海军总部会同内政部办理。
(四)讨论外交上之准备。会议认为,由于“主权问题似宜先造成既成事实”,因此“暂不向各国提出”主权问题。而“有关主权问题之资料”,由“内政部、国防部及海军总部搜集,汇送外交部”备用。由教育部负责地理教材修订。会议还讨论了南海各群岛之隶属系统问题,如各该群岛在行政上之暂时隶属关系如何?尔后之军事隶属关系如何?等等。
 
四、国民政府接收南海诸岛
 
     国民政府接收南海诸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从1946年5月就已经开始。
  (一)东沙群岛之接收。如前所述,在蒋介石一再电令下,国民政府于1946年5月23日派海军抵达东沙群岛,设置气象台。根据参谋总长陈诚转呈海军总司令部报告派军进驻东沙群岛情况:“(1)第一批。由海军总部派气象台一个,计官兵三十五员名,本年五月二十三日抵岛,六月十五日开始气象广播。(2)第二批。由广州行辕续派整六十四师之一排(欠一班)乘万宁舰,于本年八月十二日到达东沙岛西南二浬处遇险。香港英、美海军闻警驰援获救,万宁舰沉没。迄十五日,员兵十人抵岛,现仍驻守中。拟由海军总部编组第三独立排前往瓜代。”随后,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命令张发奎由整编第64师第159团“派兵一排,配无线电一班”,于9月前往东沙群岛,部队于9月12日再次登陆成功。
但由于担任广州至东沙群岛运输补给的万宁舰已于8月15日沉没,岛上驻守部队的补给发生困难。9月18日,张发奎致电陈诚:“驻东沙守军五十余人,因万宁舰沉毁,补给断绝,已绝粮二日,请派机一架来粤投补。”陈诚立即于9月20日令“空军派机投送,并饬海军总部派舰一艘,担任运输”。至此,东沙群岛的驻守完成。由于中国海军缺乏大型舰船,派军进驻西、南沙群岛的任务一直等到林遵率领的海军驻美舰队于1946年7月回到南京后才得以实施。
(二)西沙群岛之接收。海军总司令部派独立第1排及观象台一个,由西沙接收专员萧次尹和驻西、南沙群岛舰队副指挥官姚汝钰率领,乘永兴和中建两艘军舰,于1946年11月28日进驻西沙群岛之武德岛。据林遵报告:“永兴、中建两舰,于十一月二十七日航往西沙永兴岛,二十八日到达,运送部队物资登陆,十二月三日回航,巡经罗勃、巴特诸岛,返抵榆林港。”林遵还报告说:西沙永兴岛“上无居民,有房屋、栈桥、树木、水池、水井及日人所遗牛、豕、狗等物”。海军总司令部在1947年1月制定的《西、南沙群岛建设实施意见表》中十分详细地报告了接收西沙群岛的经过。遵主席蒋电令,由本军派永兴炮舰、中建登陆艇护送进驻。部队于三十五年十月廿三日由京出发,经上海、虎门至榆林港守候。天气较佳后,于十一月廿七日下午三时出发。十一月廿八日下午三时,由本部独立第一排及西沙群岛观象电台进驻武德岛。环岛暗礁隐伏,水道闭塞。岛上遍生麻疯桐及状似马铃薯之藤茎。西南海滨有日人鸟粪厂仓库及矮小工舍十余间,建丛树中。电台、气象台、大小储水池及水井均大部完好。壁刻一九三八年号教堂一座,内楼二座,仅留四壁。此外有小型铁轨数十条。两舰又至群岛区西侧各岛附近侦察一周,望见白托岛附近有建筑物数幢,灯塔遗迹及电台天线柱两根极高,但无居民迹象。罗勃岛有旧式碉堡一座,附近小屋一间。海军总司令部还报告了该岛进驻人数:“进驻部队为独立排一排及西沙群岛观象台。该排官兵33员名,配轻机2挺、步枪16杆。该台官佐11员、兵32名,配250瓦特发报机,已与本部直接通报。”因此,西沙群岛的接收人员应为76人,《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68辑中所述“六十七人”,应该是笔误。
(三)南沙群岛之接收。海军总司令部派独立第2排及观象台一个,由南沙接收专员麦蕴瑜、指挥官林遵和内政部专员郑资约等率领,乘太平、中业两军舰赴南沙群岛实施接收。据林遵报告:“太平、中业两舰,十一月十二、十八两日曾两度出发往南沙,均因风浪大折回。至十二月九日第三度出发成功,于十二日抵南沙太平岛,运送部队、物资登陆。十五日回航,途次巡经雷伊泰、帝都、双子等岛,十二月十七日安抵榆林港。”林遵描述了当时太平岛的情景:“南沙太平岛树木茂盛,有房屋、码头遗址及水井、水池等。该岛似经盟机轰炸。”海军代总司令桂永清向陈诚报称:“该岛并无居民,仅建有房屋甚多,发现淡水井五个,草木遍地,海边皆珊瑚崖,但锚位尚好,登陆部队及物资计已运毕。”海军总司令部对接收南沙群岛之长岛(即太平岛)亦有报告:与进驻西沙同案。由本军派太平驱逐舰、中业登陆艇护送进驻部队,于三十五年十月廿三日由京出发,经上海、虎门至榆林港守候,天气良好后,于十二月九日晨开航,并已于十二月十二日晨八时进驻长岛扬旗立碑。关于进驻南沙群岛长岛的部队,该报告指出“为独立排及观象台,其编成与配备与西沙群岛同”。这就是说,南沙群岛接收部队人数也是76人。

      同时,海军总司令部也报告了长岛概况:长岛为其中较大之鸟岛,形狭长,宛若巨舰。面积约为半方公里,海拔约为八公尺。锚地良好,产水果,有水井,树木茂盛,可蔽烈日。所惜日人、法人所建房屋、电台、码头、围堤均残迹。报告指出:日本军队侵占长岛后,曾于南面海滨建围堤620米,内辟水深2.5米、面积1300平方米的船舶所港口。沿船舶所还建有172米长的码头及仓库。尽管这些设施已被破坏,但“我进驻后即应就此继续兴筑”。在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的郑资约先生捐献的资料中,有一块10厘米长、6厘米宽的象牙纪念牌照片,上刻书:
 
 
     这份史料详细记载了中国政府接收南沙太平岛之详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五、国民政府对西、南沙群岛之岛礁建设与命名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分别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和南部,“正扼新加坡通达香港之咽喉,在军事上及海运上均极重要”,且“各国均存觊觎之心”。该两“群岛范围广泛,未经精测,小岛暗礁,星罗棋布,互相拱卫,形势天然”。其中尤以西沙之武德岛为最大,其次为南沙之长岛。此外,西沙之罗勃岛、白托岛,南沙之双子礁、帝都岛、洛伊塔岛、南伊岛、暴风岛等岛屿,面积虽略小,但“形势更要”,“均堪建设成为我国防前哨”。在中国军队进驻武德岛和长岛后,海军总司令部于1947年1月制定了《西、南沙群岛建设实施意见表》,显现出中国政府在西沙和南沙群岛实施军事部署的决心,并计划进行岛礁建设。西沙群岛方面,以武德岛为军事部署之核心。为减少由于海路运输不便而造成的给养困难,决定减少岛上的守备兵力,“在精而不在多”。要点为加强守岛部队的火力配备,“其武器改以2.5公分机关炮为主,轻机步炮为辅”。另外,还计划从武德岛“酌抽其兵员配以机炮,分驻于罗勃岛及白托岛”,“因该两岛距越南甚近,恐被争先占领”。除了军事配置外,还计划“修建围堤、港湾、码头、仓库、宿舍等,俾往来船舰停泊及避风与储藏物资,并使驻岛工作人员生活居住臻于舒适”。各岛屿筹划“设立灯塔、潮汐站、信号站、航行标志等”,以便“指示水道,记载潮汐状况”,便于船舰之安全航行。海军总部计划由海道测量局“派遣测量班详测各水道及其他各小岛面积、海道,调制精密海图,俾今后航行其地有所遵循”。海军总部还建议“武德岛应备五、六百吨运输舰或巡逻舰一艘,俾经常往返各岛巡察,各小岛亦应有小火轮及小艇,俾能自行戒备其海面”。
     南沙群岛方面。除在长岛“增强火力,添配机关炮”外,计划“另选二、三小岛予以进占,俾与长岛互相策应”。海军总部指出,南沙群岛在围堤、港湾、码头等设备和航道、灯塔等方面的一切建设,“可仿西沙群岛酌量进行”。但由于“长岛锚位较佳,应使可容吃水较深之船只出入”。由于长岛距离海南岛更远,交通不便,因此南海水道之测量实为当务之急。由于一般船舰“对航行其地,多视为畏途,故宜迅予测量……俾能早惠及航海船舶”。海军总部还建议长岛与“海南岛之交通运输”由“榆林港控制舰船担任”,并调整加强该岛驻军瓜代的时间频率,以利于强化守军的战斗力。海军总部拟将长岛建成类似中途岛的“海上强垒”。1947年1月16日,国防部召开“关于西南沙群岛建设实施会议”,国防部长白崇禧和次长林蔚、秦德纯、刘士毅均出席会议。会议邀请内政部方域司司长傅角今、外交部欧洲司司长叶公超、财政部关务署署长朱偰与会讨论。参加会议的还有陆军总部参谋长汤垚、海军总部参谋长周宪章、国防部第二厅厅长侯腾、军令部第二厅少将专员马定波以及国防部第三厅处长许朗轩、海军总部第二署处长何希琨、外交部科长陈泽溎等。白崇禧向与会者报告西、南沙群岛“最近已由我海军进驻”。他指出,“就军事观点言,我国海防自台湾、海南岛,为我在太平洋上海军重要根据地,亦可谓前卫根据地。西、南沙群岛更为海南岛之外围,无论在军事与航海情形,各方面均有重大关系。现我海军进驻以后,对岛上应有措施,自应从速完成,以对友邦表示我之建设性”。他还提到,由于“法国曾表示该岛非我国领土,故进驻该岛后,外交谈判必须注意与军事相配合”。周宪章和叶公超分别报告了西、南沙群岛现况和关于各该群岛之中法谈判经过。会议重点是讨论“关于我海军接收进驻西南沙群岛后建设措施方案”。
      会议最后决定:(1)关于各该群岛主权问题,“由外交部搜集史料及有关外交文件慎重决定后,再答复法政府”。(2)增加兵力武器及建筑炮台等事宜,由海军总司令部负责办理。(3)各群岛上建筑灯塔事宜由财政部饬海关办理;气象台由海军总司令部负责设备,先建设西沙群岛(武德岛、罗勃岛),“限三月一日前将人员器材运达”。(4)各岛之测量工作。“陆测由内政部、水测由海军总司令部分别派员测量。”(5)西、南沙群岛“应归入我国版图,其经纬度之界限、岛名之更订,由内政部审订,再饬出版机构遵办,并由教育部通饬各级学校”。(6)西、南沙群岛的行政归属,“俟最近海南岛行政特别区奉准设立后,即归属该区统辖。目前暂由海军管理”。(7)由农林部派土壤专家前往各该群岛“调查土壤是否适宜耕种,以备移民垦殖”。(8)电请广东省政府依照过去惯例,为前往西、南沙群岛渔垦的民众发放护照。(9)正式宣布接收西、南沙群岛的时间。“俟岛上灯塔、气象台设备完成,再由外交部照会各友邦。”(10)由海军总司令部和外交部商定对经航该海域外国船只的“临时限制办法”,“除避风停泊外,如有人员登陆时,应由驻在海军提出声明该岛为未开放之港口”。(11)岛礁建设的一切费用,“请财政部另拨专款”。从1947年起,内政部方域司召开了一系列关于南海诸岛范围及主权之确定与公布会议,为此后的中国南海主权确定了基调和范围。郑资约等一大批专家亦根据测绘资料绘制南海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地图,编写各该群岛的岛名索引等。1947年3月15日,经国民政府批准,将南沙群岛“暂行交由海军管理”。1947年4月3日,内政部长张厉生函达各部会,宣布经国民政府核准,已将西、南沙群岛之武德岛改名永兴岛、长岛更名太平岛。该公函全文如下:查本部为纪念接收西、南沙群岛,经商得海军总司令部同意,以所派军舰舰名接收各岛。即西沙群岛中之武德岛(Woody Island)改名永兴岛,南沙群岛中之长岛(Itu Aba Island)改名太平岛,并由本部接收人员刻制石碑,永作凭志。兹复经呈奉行政院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从壹字〈10881〉号指令,以业经呈奉国民政府三十六年三月十四日处字第四二八号指令照准等因,相应函达查照。又其余南海各岛正由本部分别拟议命名中,一俟核定,再行奉闻。
 
      后来,内政部又将西沙群岛的螺岛命名为“中建岛”,将南沙群岛的帝都岛命名为“中业岛”,还以中业舰舰长李敦谦的名字将南沙沙岛命名为“敦谦沙洲”,以中业舰副舰长杨鸿庥的名字将南沙南伊岛命名为“鸿庥岛”。1947年5月,胡木兰等36名参政员在国民参政会第四届第三次大会上提出“为建设西南沙群岛巩固国防请政府力保主权明定疆界加紧国防建设奖励接收守土得力人员案”,得到与会参政员热烈响应,会议通过了“建设西、南沙群岛,巩固国防,请政府力保主权、明定疆界、加紧国防建设”的决议,要求将该案“交国防部、外交部。一面切实据理交涉,促法军自行撤退,保我主权;一面派舰增兵,加强西沙群岛防务,限期法军退出,必要时加以驱逐”。《为此,国防部饬令海军总司令部再详细制定西、南沙群岛的建设方案。1947年9月,海军总司令部向行政院呈递了“西、南沙群岛建设计划(军事部分)草案”。主要内容有:

(一)建设方针。(1)建设经费应拨专款。海军进驻永兴岛和太平岛后,该两岛屿所有费用“概系本部行政经费项下开支,致本区建设大受限制,无法展开工作”。因此建议“今后建设,无论为军事的或经济的,应请政府拨给专款,并指定机构负责统筹办理,以专责成”。(2)加派守岛部队。建议“以熟悉并习惯海南岛情形与生活之士兵为主”。(3)南海岛屿交由海军管理。指出“就本区管制制度言,依各国成例,以应交由海军管辖较为妥善”。同时建议“凡由本区天然物资如磷肥、渔业等,经人工开发所得之财源,应悉数移作本区各种建设之用”。
(二)具体实施办法。由于西、南沙群岛的地势、地质与气候“不适于大型舰船及大兵团长期驻留训练之用”,因此建议分两个阶段进行军事、经济建设。
第一阶段:(1)自1946年11月派兵进驻永兴、太平两岛后,防御工事只完成一部分。“尔后应增设高、平射机关炮垒,以期加强防御”。(2)以充实岛上人员生活设备为重点。“淡水、粮食、燃料为本区取求不易之生活必需品”,在过去日军占领期间,“永兴岛筑有大量蓄水池(太平岛较少),积蓄天然雨水,并有造水机,以补蓄水之不足或中断。现造水机已废,仅藉进驻时修复之少量水池蓄水饮用”。现在建设过程中“人员增多,水池必感不敷”。所以当务之急为“建筑足敷应用之蓄水池”。岛上的粮食与燃料“全凭舰船自大陆购运而来”,“万一天候及意外影响,不克及时接济,断绝堪虞”。因此建议在岛上“筑高燥坚固之仓库,常年存储三个月粮食、燃料,以策安全”。此外,岛上官兵的住宿条件亦亟待改善。“本岛营房前曾构筑活动房屋数栋,暂可敷岛上工作人员及驻军之用。待经济力量许可时,宜添建房屋,以供未来前往岛上人员居住之用。”(3)岛上物资运输和航泊设备建设。计划指出:“去冬我军进驻时担任输送之永兴、太平、中建、中业等舰,以气候酷热、风浪汹涌及无港湾码头避风系泊等关系,全部军被、粮食、器材、物品,驳卸不及一半,即急遽驶返。此种情形对于执行任务及员兵心理上妨害甚大。”计划建议,“将来扩大建设,输送物资材料数量当十百倍于去冬。为解除此种困难,宜先建简单之航泊设备,以供舰船驳进起卸之用”。建议“在永兴岛西南方及太平岛西侧珊瑚礁内,各地掘避风塘一处,设立碑帜,俾搭载物资由大船驳上小艇,再由小艇运入港内起卸”,并且“经常可泊快速小艇二、三艘于塘内,遇天候良好时即可出海巡逻各岛”。由于目前该两岛屿尚无建筑码头及钢骨水泥桥梁之财力与人力,建议“暂可在永兴、太平二岛日人前筑栈桥、码头废址设立小型浮桥及浮码头,应用时铺设,不用时拖置陆上”。(4)气象台及雷达站之设立。由于“永兴岛现设有气象台一座,任测候及气象资料之统计,并每日定时播送气象报告,供船只往来、渔捞进出之参考。此项工作自开办以来,甚得国际间之好评,实有助于承认我进驻本区之合法权,今后对此宜充实设备、加紧业务进行,俾成为我国极南地区之良好气象台”。其次,应在永兴与太平二岛“各设置雷达站一座,以供军用”。“我国将来如能于海南岛建立雷达站一座,使与本地区之雷达站配合使用,其对于进出本地区外舰行动之侦察判断,定多裨益。”
第二阶段:(1)在太平岛设立气象台。因“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相距甚远,气象自有变化。应在南沙群岛之太平岛设立测候站一所”,将每日测得之气候数据“报告永兴岛气象台”。(2)设立无线电指向台。因西、南沙群岛“珊瑚礁累累、风浪汹涌,历年触礁沉没船舶甚多,航行极为困难”。为减少航行意外,计划在“永兴、太平二岛各设立无线电指向台一座,以策安全”。(3)继续修建避风塘工程,并从速完成。(4)改善驻岛人员生活。因西、南沙群岛“远隔大陆,地势平垠狭小,草木难生,纬度甚低,气候酷热,飓风常袭。驻岛人员之生活设备,亟宜改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永兴、太平二岛各装置新式大型发电机二座,供造水、造冰、通讯及电力上一切应用”。此外,“营房、厂房力求坚固舒适,并充实娱乐、消遣工具,以减思乡、寂寞、单调之苦”。行政院院长张群于10月9日将该草案“交内政部会同国防、财政、经济、农林、外交、交通等部”研商。10月15日内政部邀请相关各部人员开会讨论,由内政部方域司司长傅角今主持,出席人员有国防部徐懋禧、曾继业,经济部汤克成,农林部李积新,海军总部丁其璋,交通部雷鸣蛰,财政部黄品城,外交部刘家驹等。与会人员均认为“西南沙群岛经济价值不大重要,而在军事地位上则极形重要”,因此重点讨论各该岛屿的军事建设与建设经费问题。会议认为“惟此项建设必先实地考察,估计建设费用,及配合驻兵、设营与供给上之实际需要,方得编立具体计划,再由内政部召集开会讨论,呈院核办,决非今日即席所能定夺”。会议最后决定三项:(1)由国防部召集各有关军事机关(海、陆、空)先行会商,组织考察团,并请经济部、交通部、关务署、农林部等派技术人员随同考察团前往协助办理。(2)就各机关已经调查所得之关于各种建设资料,先行汇递国防部参考。(3)俟考察团回京时,再由内政部召集各有关机关开会讨论,拟具具体办法呈院核办。
 
六、南海诸岛范围及主权之确定与公布 
 
      鉴于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当局曾于1933年占领中国南海中的9座岛礁,1938年又悍然侵占西沙群岛,国民政府在派军进驻西、南沙群岛时极为谨慎,防止事前泄露消息。海军总司令部在电告外交部永兴、中建两舰已于1946年11月28日“进抵西沙武德岛,现进驻官兵及轻便装备已登陆”的消息时,特地要求其“在南沙群岛受气候影响尚未能进占前,请暂勿公布”此消息。为的就是怕消息走漏,导致法属印度支那当局抢先侵占长岛。太平、中业两舰于12月12日进抵南沙长岛并进驻军队以后,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言人遂在1947年1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政府已由日本占领中收回西沙群岛。该群岛主权本属中国,故无须经过向任何方面请求收回之手续。”中国接收西沙群岛的消息引起国际媒体的极大关注。
      英国广播公司于1月9日广播称:“西沙群岛已由中国接收。法政府认为系突然之举,因日军占领前,该地有法军;日军投降后亦有法军进驻。而中国政府突然接收,实使法政府不解。”路透社巴黎9日电讯:“继最近报载中国军队已占领南中国海西沙群岛之消息后,法外交部发言人今日发表声明称:‘法国一向认为该列岛屿系属于越南者’。法政府在上述传说未证实前,尚未决定应采何种行动。该发言人称,该岛屿之重要性为战略方面者,但战时法国从未将该群岛作战略目的之用。”法国新闻社巴黎10日电称:“关于西沙群岛之宗主权问题,近日各方对此均极注意……安南国王在十八世纪及十九世纪时,曾迭次要求取得西沙群岛之宗主权。迨至一九二〇年中国占领西沙群岛,并将其行政权划入海南岛,至一九三〇年中国政府决定开采此等岛屿之资源。”该电讯还称:“去年六月,法国海军侦察机确定西沙群岛上并无军队。最近中国军队已占领该群岛。外交发言人亦宣称中国国旗已再度飘扬在西沙群岛上。”法国大使馆于1947年1月13日向国民政府外交部递交节略,“兹请外交部注意法国以越南名义对该群岛所行使之主权”。法国政府在节略中声称:“法政府虽仍维持其一九三七年七月节略中所主张,此事应由两国友好解决之提议。惟已被迫须对一月七日外交部声明对华军行使该群岛占领权利后发生之效果,作最明确之保留。”
      1947年1月17日上午,满载海军陆战队官兵的法舰F—43号“藉口西沙群岛系法属领土”,驶抵武德岛抛锚。其舰长声称“奉命前来登陆,并运送华方人员离岛”,并威胁驻岛中国军人于18日上午8时前离岛,否则“强行登陆”。中国驻岛官兵坚拒法军要求,表示“决予抵抗”。法舰遂于19日凌晨离开武德岛,并侵占了50海里外的拔陶儿岛。对于法舰和法军在武德岛强行登陆以及后来侵占中国西沙珊瑚岛之事,国民政府外交部和中国驻法大使钱泰多次向法国政府进行交涉和抗议。1月19日,钱泰在巴黎会晤法国外交部秘书长,“请其训令,速将法舰撤退”。但该秘书长声称:“此事完全系该舰长自由动作,决非法政府之意”,表示已经训令法属印度支那总督达任留“速行制止”,并请“中国政府处以冷静”。随后,法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亲来本馆解释”,称由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及西沙群岛,法国外交部遂于13日向中国驻法大使照会并重申其所持立场,同时通知了达任留。“达氏派舰视察,曾训令如华军业已占领,不必登岸,不料该舰长超出训令范围”。该司长称“法政府但期和平仲裁解决,并决不愿以此而伤中法友谊。希望中国政府勿扩大其事”。钱泰“询以派舰是否系外交部训令?彼云,并非外交部本意,已电达任留撤退”。1月23日,国民政府外交部欧洲司司长叶公超向报界宣布:“西沙群岛自日本投降后即被中国军队重新占领,现悬中国国旗。该群岛继续成为中国领土之一部。”
      为维护中国在南海主权,国民政府于1947年1月至4月间与法国政府数度谈判,“法方表示循外交途径和平仲裁解决,而我方则表示该群岛之主权属于我国毫无疑问”。但是,我国派军进驻南沙太平岛的消息却迟迟没有向外界公布。国民政府考虑的问题有二。
      第一,公布时间及方式。国民政府自1946年11月至12月间接收西、南沙群岛并由海军进驻武德、太平两岛后,各该群岛主权已属中国所有。因此,“为明主权并避免他国觊觎及发生纠纷起见,应以公布为宜”。另外,“本国国境范围亟应确定。值此全国民众对西、南沙问题发生兴趣之时,似应公布,以激发民众对南海之思想,并确定国境范围”。公布时间和方法应予讨论决定。
      第二,西、南沙群岛范围的确定。“西沙群岛离我海南岛榆[林]港仅百余至二百海里,我国军舰、渔船甚常前往。其全部主权应属我有,实属天经地义,应宣布全部属为我有。”但南沙群岛“范围甚广,其主要之太平岛已离榆林港五百余海里,而离菲列宾则仅有二百余海里。故其公布范围似应加以研究”。当时南沙群岛的划定有三种意见:(1)以日本人划定的新南群岛为范围。“即凡属北纬七度至十二度、东经一百十一度至一百十七度所有之岛屿、礁石,均属我有。”(2)以北纬七度至十二度、东经一百十一度至一百十五度半为范围。(3)以北纬十度至十二度、东经一百十四度至一百十五度为范围。国民政府指示由内政部主持召集各方加以研讨。
      1947年4月14日,傅角今召集国防部马定波,外交部沈默、陈泽溎,海军总司令部林遵、丁其璋以及内政部王政诗等开会商讨相关事宜。傅角今指出:“我国南海疆域需要明确规定。前在民国廿年,我国官方舆图系以曾母暗沙为我国最南之疆界。现在东沙、西沙、南沙各群岛已自日人手中接收,拟讨论两点:一、南沙群岛之范围若何规定?二、各群岛之公布方式若何?”会议最后决定:(1)“南海领土范围最南应至曾母滩”。会议指出:“此项范围,抗战前我国政府机关、学校及书局出版物均以此为准,并曾经内政部呈奉有案。仍照原案不变。”(2)“西、南沙群岛主权之公布,由内政部命名后附具图说,呈请国民政府备案。仍由内政部通告全国周知。在公布前并由海军总司令部将各该群岛所属各岛,尽可能予以进驻。”(3)“西、南沙群岛渔汛瞬届,前往各该群岛渔民由海军总司令部及广东省政府予以保护及运输、通讯等便利。”同年5月,林遵致函国民政府,建议尽快公布“西、南沙群岛为我收复事”。林遵建议的公布范围为:“西沙群岛应以全部为范围;南沙群岛可分为两案:(a)宣布全部群岛为我收复。(b)如以最东之群岛过于菲律宾领海,将其放弃,可宣布北纬7度至12度,东经111度至115度30分内之群岛,为我收复。”国民政府遂饬令行政院召集相关部会会同核议。6月10日,行政院秘书处召集内政、外交、国防三部官员讨论林遵的提案。会议由行政院参事管欧主持。傅角今不赞成林遵“关于南沙群岛之收回范围”,主张按照“上次召开有关本案会议之决议办理”,即以“战前我国机关学校所出版之关于南海领土范围之刊物”为标准。关于公布时间,他主张“应在国防部对可进驻岛屿实际进驻之后”。他还指出,南沙群岛“与菲律宾相距最近之处,亦在一百海里以外,且菲律宾对我当时收复该岛无何异议,故不成问题”。国防部代表甘礼经指出:“日本对南沙群岛,原亦定有范围,系包括全部岛屿,但不远至西部公海。我既自日人手中接收,自仍可照此范围为准。否则如照原提案办法,不啻默认邻近菲律宾之岛屿已为该国主权矣。”外交部刘家驹科长表示:“西沙群岛问题,虽中法双方尚在争执中,但在我国固已肯定其为中国领土。”他还指出:“我方主张主权之引证,较法方所提出者殊多根据,现正继续收集资料,并要求法方即速撤退其在白托岛之军队”。而外交部美洲司专员沈默则表示:应该“遵照钧座指示……似应先由国防部再就该群岛中较重要者实行派军驻守,俟此项派驻工作达到后,再行决定公布之范围与方式”。
      会议最后形成下列决议:(1)关于公布范围。“应照内政部呈准之我国南海领土范围为公布范围。”(2)关于公布方式。“采用发表新闻方式,在国内宣布,并由内政部编制西、南沙群岛史地及设施情形,及附图说明,呈送国府备案。同时通饬国内机关学校一体知照。”(3)关于公布时间。“应俟南沙群岛中之重要岛屿(如双子岛及南威岛)进驻后,并于邻近之次要岛屿上竖立领土标识后,予以公布。”蒋介石核准了会议审查意见,并饬令行政院“查明详报南沙群岛应属我国之根据”。6月16日,张群将会议审查意见抄发国防、内政、外交三部。修订后的《审查意见》内容包括:
(一)确定西、南沙群岛之范围。(1)西沙群岛:“原建议应以全部为范围,此点与内政部所定该群岛之范围相同。”(2)南沙群岛:“内政部原定为全部,该群岛之最东岛屿与菲律宾相距尚在一百海里以外,菲方并无据有之表示,是南沙群岛亦应以全部为范围。”
(二)宣布各岛屿为我收复。(1)“西沙群岛全部,我国已迭次声明主权属我,似无宣布收复之必要(其中拔陶儿岛,现尚为法国派兵侵占,外交部正在交涉中)。”(2)“南沙群岛(我国仅实际占领其中之一,即太平岛)目前似无宣布其全部或部分属我之必要。”
(三)派兵进驻西、南沙群岛其他重要岛屿。“迄现为止,我国在西、南沙群岛中,仅实地占领永兴(在西沙)、太平(在南沙)两岛,似应由国防部再就各该群岛中较重要岛屿,如双子岛、斯普拉特岛等迅即实行派兵驻守。”
(四)将来宣布收复西、南沙群岛的时间和方法。“应于何时及运用何种方式表示各该群岛属我或为我收复,应视西、南沙群岛中岛屿之占领实际情形,由内政部会商有关机构决定之。”
 
 
       为了使西沙、南沙群岛主权范围具体化,内政部方域司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略图》,该图成为现代中国南海地图的重要蓝本。该位置略图有几个重要特点:(1)用11根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圈定了中国南海海疆范围。该线成为如今中国宣示南海海疆主权之九段线的来源,这是我国维护南海诸岛领土主权的重要法理依据。(2)对南海诸岛各岛群名称作了调整:将“团沙群岛”改名“南沙群岛”,原“南沙群岛”改名“中沙群岛”。(3)再次明确中国海疆线最南端在北纬4度的“曾母滩”,并将其改名为“曾母暗沙”。8月中旬,内政部将包括所有南海岛屿位置及名称的《南海诸岛位置略图》《西沙群岛图》《中沙群岛图》《南沙群岛图》《太平岛图》《永兴岛及石岛图》等6种以及《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1种,呈奉行政院审核。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审核了《南海诸岛位置略图》后决定,“应以各该群岛全部为范围”。11月,由郑资约编著的内政部方域丛书第一种《南海诸岛地理志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收录了《南海诸岛位置略图》等地图以及《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内政部方域司于11月19日将该书检送国民政府各部会参考。12月1日,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核定南海中属于中国领土之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各岛屿和岛礁名称,并刊载于当时的国内外报刊,昭告世人,完成了国际法上所规定之程序。从此,南海诸岛正式重返祖国版图。1949年4月1日,海南特别行政区成立,东沙、西沙、中沙与南沙群岛均正式改隶海南特别行政区管辖。
 
七、余论
 
      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具有坚实的历史依据和国际法依据。首先,1887年6月26日,中法两国签订《续议界务专条》(Convention relative àla Délimitation de la Frontière entre la Chine etle Tonkin),划定了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边境线。两国勘界大臣会商议定:“永远遵守所有商定办法”,“将两国勘界大臣之节略并所绘界图亲自画押者,现在互相校阅,各无异议”。而中越海上边界,便以东经108度02分线(即中法两国勘界大臣所划红线)向南垂直接划。这样,基于国际条约的中越海上边界线即已划定。越南海岸在竹山以西,无论怎样向南接划,南海诸群岛都远在该线以东海面,其归属中国不言自明。也就是说,法国政府早在1887年6月26日就已经承认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所有;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已为国际法所认定。因此,东经108度02分线也成为国民政府划定南海疆域线的起点。自有史籍记载以来,中国海南岛渔民即定期前往南海诸群岛作业,并在各主要岛屿不定期居住。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是造成中国南海主权危机的根源。法国于1933年侵占中国南海九小岛,1938年7月又出兵侵占西沙群岛。日军于1939年2月驱逐法国军警,占领西、团沙群岛。
     其次,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暨战后国际秩序,赋予了中国收复南海主权的权利。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国,遵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收回了被日本侵占的中国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和南海诸岛,重新确立了中华民国的版图。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和同盟国赋予中国的权利,更是中国依据战后国际秩序所享有的权利。当时美、英两国,尤其是美国政府,在南海诸岛主权归属问题上也倾向于支持中国。据史料记载,1920年,日本南兴实业公司欲在西沙群岛开采磷矿,曾函询法属印度支那海军司令该群岛“是否属于法国?司令答曰否”。1927年12月5日,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向法国政府报告说,时任日本驻西贡总领事黑泽向该总督署外交负责人员表示:“通常称谓西沙群岛者(Paracels),实在日本版图以外,日本政府不加过问。”可见,中国对西沙群岛拥有的历史主权证据确凿,已为国际公认。因此,当法舰于1947年1月18日侵占西沙珊瑚岛后,美、英两国政府于1月28日指示各该国驻法大使“先后往访法外长贝得尔”,关于西沙群岛之主权问题,“两人均根据其政府指示”,要法国“慎重考虑中国政府所提供中国与西沙群岛主权有历史性之资料”;“二大使事先并商得同一具体原则,即希望法国对西沙群岛事件,应循外交途径,在不损及中法善意友谊下,以求解决”。由此可见,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不容置疑的主权。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