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日本为何难谢罪⑩

发布时间:2015-04-16 16:57   本文被浏览过:

日本认罪意识缺失及其缘由

包霞琴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包霞琴


日本右倾国民在战败纪念日公然否认侵略战争的性质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年份,全世界都在关注815日的安倍谈话能否继承村山谈话的精神;关注日本能否以此为契机,深刻地反省战争罪行,并向中韩等受害国家真诚地道歉;关注中日关系和韩日关系能否真正走向和解的进程。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间的战争结束后,要实现真正的和解必定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1.加害国的认罪、谢罪和赔偿;2.受害国的谅解和宽恕;3.双方实现真正的和解。

  中日之间至今不能实现历史和解的原因有很多,在我看来,日本认罪意识的缺失是中日无法实现和解的关键,也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日本没有真正认罪

  1.轻描淡写地说添了麻烦证明日本对侵华战争的立场模糊不清。

  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处理因为冷战而延迟至二十世纪70年代。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发表的联合声明是中日两国政府就战后处理问题发表的首份官方文件。在这份文件中,日方就战争问题做了这样的表述: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舆论以此认为日本政府已经道歉过了,历史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如果我们回顾这一表述出台的背景及其措辞的暧昧性,就可以发现这样的反省离真正的认罪、谢罪和赔偿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19729月田中角荣首相在到访中国后的晚宴上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将造成几千万中国人死伤的侵略战争,以一句轻描淡写的添了麻烦作为交代,这不能不引起中国的强烈反感和愤怒。虽然日本方面解释说是翻译失误添了麻烦在日语中就是谢罪之意等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认罪意识,所以也就没有谢罪的诚意。晚宴致词的撰稿人、时任外务省中国课课长的桥本恕在二十多年后回忆说:添了麻烦的说法是反复推敲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极限表达,得到了田中首相、大平外相的同意,因为要考虑日本国内的舆论要得到大多数日本人的理解,这是大前提。田中作为日本国民、日本政府的代表,应该道歉之处就道歉,但要尽可能竭力保持民族的荣誉和自尊,以这种坚决的态度贯彻始终。由此可见,当时大多数日本人不仅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缺乏认罪谢罪意识,甚至将认罪谢罪与所谓的民族荣誉与自尊挂起钩来,这足以说明日本政府和民众在侵华战争问题上的认识是错误和荒谬的。

  2.对侵略战争没有定性,认识停留在战争反省的概念上。

  在中国政府的批驳和据理力争之下,最后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方表示对过去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损失承担责任,并表示深刻的反省。但表述中对战争的性质没有明确界定为侵略战争,对发动战争的责任也只表示了反省,没有谢罪和道歉。可见日本政府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是模糊的,对中国人民的道歉是缺乏诚意的。

  3.对中国战争赔偿的逃避,证明日本认罪诚意的缺乏。

  战争赔偿是战后处理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但二战后的日本政府对战争赔偿采取拖延甚至逃避的立场,尽量减少对受害国家的赔偿甚至不赔偿。

  在中日邦交化谈判过程中,当时的田中内阁也没有赔偿的考虑,相反,正是因为事先得知了中国决定放弃赔偿的情报,才下定决心访问中国的。在访华出发前还做好了当面确认、如果要求赔偿就立即回国的心理准备。中国政府以宽广的胸怀决定放弃战争赔偿,周恩来总理在谈判期间就说过:我们是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出发,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赔偿负担而受苦,所以放弃了赔偿要求。

  上述谈判过程中的细节足以说明,日本政府最初就缺乏对中国的认罪谢罪赔偿的诚意,这为之后因历史问题而造成中日关系的障碍埋下了隐患。更何况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在日本自民党内部还属于亲华派,至少愿意面对战争问题,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而自民党内的反华派保守派则一贯坚持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全面否认对亚洲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

  二、认罪意识缺失的外部原因:美国的姑息纵容

  战后日本人对战争责任的思考源于两方面力量的驱使,一是外部即国际的压力,二是日本国内有良知日本人的压力。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冷战的爆发和美国的姑息利用,外部的压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导致日本未能对二战罪行彻底反省,还妨碍了对下一代进行正确的历史教育,从而留下了隐患。

  1.东京审判没有彻底清算日本的战争罪行。

  东京审判是美国主宰下的公正,大量灭绝人性的罪行(细菌战、化学战等)被人为掩盖,大批罪不容赦的战犯得以逃脱追究和判刑。作为大日本帝国最高统帅的天皇被免于起诉,没有受到任何追究,这给战后日本政治带来严重后果。二战后,裕仁天皇被美国人塑造成一个没有战争罪行、热爱和平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傀儡。然而,美国历史学家哈尔伯特比格斯却在他的《裕仁传》中揭开了裕仁的面纱:裕仁天皇实际上是一个拥有无上权力、个人野心勃勃,可以决定千百万人生命的帝国领袖,是二次世界大战名副其实的战争罪犯。

  2.大批战争嫌疑犯被释放,重返政治舞台。

  冷战爆发后,美国为了加快扶植日本,解除了对军国主义分子的整肃,一批战争嫌疑犯重返政治舞台,甚至身居要职。他们不仅对战争没有反省之意,反而鼓吹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甲级战争嫌疑犯岸信介1957年上台执政后就公开表示大东亚共荣圈有合理之处,并念念不忘日本要联合东南亚建立中型帝国

  由于日本政府在国内掩盖对外侵略真相,甚至美化战争目的,二战后舆论调查显示,大部分日本人认为发动战争是无奈的,是为了生存的自卫战争。日本厚生省对包括甲级战犯在内的遗属一直发放津贴,特别是小泉、安倍等将包括甲级战犯在内的战争狂人称之为英灵,使得在日本国内缺少战争罪犯的意识。

  3.日本认为二战是输给了美国,而不是亚洲国家,导致负罪感下降。

  美国主导的东京审判使大部分日本人觉得战争败给了美国,缺少败给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意识,从而导致负罪感的缺失。

  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姑息纵容,造成日本认为美国都不计较,那又何必向中国谢罪呢?战后日本成长起来的几代人都是在这种气氛下受的教育,再加上当事人已经越来越少,右翼势力又有意掩盖和歪曲历史,使得年轻一代越来越缺乏向亚洲国家认罪和反省的意识。

  三、认罪意识缺失的内部原因:错误的历史观和战争观

  二战后,由于日本政府对侵略战争没有彻底地反省和清算,日本国民对战争的认识也是模糊和多元的。而由于日本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等多重原因,其认罪反省的内部压力也是远远不足的。

  1.近代以来日本的历史观和战争观阻碍了日本的认罪。

  近代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和脱亚入欧战略,仿照西方国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由于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日本成为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大日本帝国。因此,日本近代史的所谓辉煌是与侵略战争和扩张联系在一起的,日本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日本右翼分子心里明明知道过去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但是为了维护所谓的日本的光辉形象和所谓的辉煌历史而死不承认是侵略战争。

  2.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实用主义相对主义,导致日本人缺乏正义感和是非观。

  日本自认为是神国,天皇是神裔,以天皇的名义和国家的意志发动的战争是圣战,不容否定。武士道精神信奉弱肉强食,觉得只有强者才值得尊敬,弱者不配得到同情和怜悯。所以,日本民族信奉强者,他们只向强者低头。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在绞刑前的遗言是:不幸,我力不足,而败于彼。彼指的就是美国,而不是中国等亚洲国家。

  3.战后日本右翼政治家故意歪曲历史,造成日本社会不了解战争真相,无法真正认罪。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甩掉历史包袱成为众多日本人的共识。

  安倍首相上台后公然参拜靖国神社,称向为国捐躯的英灵表达尊崇之意理所当然,并为此感到自豪,声称侵略的定义尚无定论。于是,为侵略战争翻案思潮抬头,日本右翼分子指责国内有良心的人士反省战争罪行丧失了日本的民族尊严,把他们的历史观污蔑为自虐史观

  有学者指出,由于许多日本政客和学者的有意为之,以及教育和公众舆论的错误导向,使得日本民众患上了选择性记忆症。对战争了解不多,也就无法深刻反省历史,反而认为中国在打历史牌,是揪着历史不放。

  四、认罪的前提是揭露罪行、厘清罪责

  尽管日本政府和右翼分子至今仍不愿负起历史责任,但是,日本民间组织和民间人士并不缺乏真诚反省的案例,事实也证明:只要了解真相,就会使许多有良知的日本人和政治家走上反省之路。

  最令人感动的是日本民间组织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简称中归联)的认罪、反省和对华友好活动。

  1.恢复良知的中归联

  中归联是被中国政府宽大释放的日本战犯回到日本后成立的旧军人组织。该组织成员全部来自19566月至8月从中国抚顺、太原等战犯管理所释放回国的日本旧军人。这些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战犯变成了热爱中国、积极从事中日友好事业的亲华派,而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实现了认罪和谢罪得到谅解和宽恕实现和解这一过程。

  这些战犯最初也是坚决否认自己是战犯,只承认是战俘,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也拒绝认罪。但在大量铁的事实面前和中国政府的改造之下,从1950年到1955年,在抚顺和太原两个战犯管理所共计1062名战犯全部低头认罪,每人都亲笔写下了自己的罪行供述。中国政府对他们也做了宽大处理,全部免除死刑,最重者也仅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除了45人被判刑者之外,另外1017人全部被免予起诉并先后被释放,遣送他们返回日本。

  这些战犯回到日本后成立了中归联,其组织章程明确规定:本会的目的是从人道主义出发,深刻反省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的侵略和对这种侵略的同意,并将此反省在国民之中普及推广,为和平和中日友好作贡献。他们通过回忆和书稿揭露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让日本普通民众了解了侵略中国的真相,影响到一批有正义感的日本人的历史观和战争观,对中日民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做出了贡献。2002年,中归联最后一任会长富永正三去世。弥留之际,他将一份自己在中国写下的认罪笔供交给子孙,要自己的后人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也记住自己的忏悔。

  2.了解真相是认罪的前提。

  近代以来日本推行扩张侵略政策,一系列的战争都是在日本领土之外进行的,日本民众的战争经历就是19458月美军的空中轰炸和广岛、长崎原子弹轰炸,他们的战争体验是轰炸带来的伤亡和惨象,由此留下的战争体验是受害和牺牲。他们无法体验并感受被日本几十年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带来的受害国民众的深重灾难和战争记忆。因此,揭露战争罪行、了解战争真相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在二战结束70周年的今天,日本政府能否以此为契机,正面承认战争罪行,郑重承担战争责任,发自内心地真诚道歉和反省,是解决历史问题,实现中日和解的前提,也是建立两国信赖关系的起点。

(摘自新民晚报2015.3.26 A17版)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