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机工”滇缅公路上的华侨先锋运输队

发布时间:2015-08-01 14:47   本文被浏览过:



奋战在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中国沿海港口尽被日军侵占,对外交通只剩下西北和西南两条线。西北公路因路途遥远,行程艰难,运输量很少。滇越铁路又屡被日军飞机轰炸,安全难保,因此,偏居大西南的滇缅公路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条通向外界的国际交通运输线,大量的外援物资,需要从这条“生命线”运入国内。滇缅公路自昆明起经下关抵缅甸的腊戍,全程1100多公里,路途坎坷,十分艰险。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由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的战略物资为49万吨,汽车1万多辆,其中,油类20余万吨,武器弹药、通讯和交通器材,医疗器械等20余万吨,棉纱、布匹等3万吨。英国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道:自战争开始“英美供华物资都在仰光这个港口入口,经滇缅公路运往中国”。西方的报纸形象地把滇缅公路称为“中国最后一条陆路输血线”。
      当时,为中国抗战供应“血浆”,日夜奔跑于这条“抗战输血线”上运输物资的汽车共达7852辆。而在这浩浩荡荡的运输队伍中,有着数千名从南洋招募来的华侨司机,他们穿越崇山峻岭,往返于滇缅公路,夜以继日地抢运抗战物资,成为“粉碎敌人封锁战略的急先锋”。在南洋,当时有800万华侨挥泪送别他们的3200名优秀儿女加入运输大军。

海外归来志未酬  风尘仆仆群山头
      1938年,当英国的轮船“斯坦霍尔”号满载苏联援华的6000吨武器弹药卸货缅甸仰光的时候,滇缅公路成为军运大动脉的重要性便一天天显现出来。当时的中国,汽车还非寻常物,熟练的司机和技工更是紧缺。为了尽快将大批的国际援华物资从仰光经滇缅公路运入中国,国民政府急需招募大批熟练的司机和汽车修理工。于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主任宋子良致电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商请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在南洋各地代为招募华侨司机和汽车修理工。此后,海外华侨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1939年2月7日,南侨总会发出《征募汽车修理、司机人员回国服务》的通告,条件是: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持有华侨居住地驾驶执照,能驾驶大型货车的司机和修理工,体格健壮,略识华文,不嗜酒者均可报名,并明确告知服务地点在滇缅公路或广西龙州等地。服务月薪为国币30元,驾、修者可以酌加。
      一条路,吸引着千里之外的海外游子。从1938年底开始,仅数月间,就有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华侨热烈响应,积极应募,并组成了南洋华侨青年技术人员回国服务团。从1939年2月至9月,共有9批3200名热血青年,从越南、仰光、香港3条线辗转来到云南。在这3200名南侨机工中,大多数人当时在侨居国的生活和工作都不错。如:第二批启程回国的“新加坡机器工程回国服务团”的王文松在新加坡是卓有声望的高级工程师;机工张文祥原来在南洋月薪相当于国币1040元,回国后的工资是国币140元,但他一听到祖国的召唤,立刻主动报名。有的华侨青年并不会开车,当听说祖国的抗战运输线需要驾驶员,便想方设法,临阵磨枪,“磨”到驾驶证,获得报效祖国的资格。在这些机工中,竟然还有4位现代花木兰。她们女扮男装,一人一车,与男子并驾齐驱,共同奔驰在战火纷飞的滇缅公路上。
      远涉重洋来到昆明的南侨机工,被编成10个训练大队,先在安排在昆明潘家湾昆华师范学校内的西南运输处司机训练所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军事、政治和技术3个科目。经过两个月的集中训练,3200名南侨机工分别被编入第11、12、13、14大队,随后又组建了“华侨先锋运输”第一、第二大队。从此,这支特殊的抗日战斗队便活跃在以滇缅公路为主的国际运输线上,抢运军需品、组装和维修车辆、培训驾驶员,成为“粉碎敌人封锁战略的急先锋”。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关于定尽力招募华侨机工给宋子良的信

轮盘日夜无停息 不复山河誓不休
      滇缅公路是抗战爆发后紧急抢修的简易公路,上千公里的路段80%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深谷、陡坡、急弯不计其数。在滇缅公路跑运输,人人必须闯“四关”。第一关是车祸。1939年4月到7月,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发生的车祸就有24起。第二关是疟疾。南洋机工行经的路段瘴气袭人,许多机工染上疟疾后,由于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而身亡。第三关是恶劣天气带来的险路险情。第四关是日机的轰炸。行驶在滇缅公路上,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是家常便饭。为了躲避日军飞机,他们常常要夜间行车,危险更增几分,却无人退缩。南侨机工们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海外归来志未酬,风尘仆仆群山头。轮盘日夜无停息,不复山河誓不休!”这是1940年5月南侨机工第11大队倪鸿声写下的诗句。
      南侨机工的车队行驶在滇缅公路上,大家总是能够互相帮助。但山高谷深、公路崎岖、路况又差,事故始终是不能避免的。机工林正良驾驶着满载军用物资的大卡车,行驶到怒江边惠通桥附近的悬崖峭壁转弯处,由于刹车失灵,连人带车翻下悬崖。大学工科毕业、车队分队长符开簪开车行驶在永平县的公路上,整车滚下深山谷里,他被甩出驾驶室,卡死在半坡的树叉上。在猴子崖,由于滚下坡的车子多了,便在山箐里出现废铁山,成为滇缅路上的特殊“景观”……
      从1940年10月至1941年2月,日军出动飞机241架次,轰炸滇缅公路上的惠通桥和功果桥。日机的轰炸,使这一条喧闹的运输线更无片刻的宁静。南侨机工沈茂山曾目睹了一次轰炸惠通桥的惨状,“9驾飞机轮番轰炸,河水被炸起老高的水柱,连大鱼都被炸得飞到岸上。桥上铺设的木板着了火,有的汽车翻下江中,两岸桥头来不及躲避的汽车也燃起熊熊大火”。1941年4月间,日军飞机又一次轰炸功果桥,南侨机工王亚六回忆说,“27架日机在上空分3批轮番轰炸,近200米的功果桥被炸断。日本电台狂叫:中国唯一的通道3个月没有通车的希望。当时两岸的车队排成长龙,有10米长,等待过江。在这紧要关头,在场的机工们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他们将路边的144只空油桶捆扎成一个大浮筏,用钢丝绳牵引两岸固定后,汽车驶上浮筏,由两岸拖动大浮筏,来回渡江,日夜不停。后来,他们又捆扎了几个大浮筏,连接起来,铺上木板,变成了一座近200米的新的功果桥。滇缅公路能够迅速恢复运输,南侨机工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有一次,一辆行驶到草铺的汽车被日机击中,车上运的是汽油,汽车顿时爆炸,火球冲向四周,冲向天空,差不多引起了一场山火。当一切都平息后,人们在破损的驾驶室,发现那位年轻的南侨机工已经被燃烧成一个仅有二尺的黑炭人。
      1941年1月27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滇缅公路上的华侨司机群》的报道中曾这样写道:“几乎每一个人回国来参加抗日的经过,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史实……当此通车之始,华侨司机就做了开路的先锋。”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参加滇缅公路国际运输的南侨机工胜利地完成了使命。据《中华民国统计提纲》记载:滇缅公路3年运输物资45.2万吨,而当时所有的国际援助约50多万吨,9成以上都由南侨机工运到中国的。而3000余名南侨机工,有1000多人殉国,从此长眠在滇缅公路上,活下来的人中1000余人默默地返回原居住国,有1000余人选择留在了云南,留在了这条路的沿线……
云南省档案馆提供档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5年7月24日 总第2790期 第三版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