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这里,扩展历史记忆的空间

发布时间:2014-09-05 13:48   本文被浏览过:

来源:南京晨报 2014.9.3 A04版
 

吴先斌整理收藏的抗战老兵手印。   记者 邵丹 摄

吴先斌收集的画报。 记者 邵丹 摄
      “我希望我的博物馆是一个思索的地方”“我要让人们带一个问题来带更多问题走”“我的博物馆要展现更多小人物的内容”“我要用书籍史料来扩展历史记 忆的空间”……谈起自己的博物馆,眼前这个戴着印有五角星鸭舌帽的中年男人就有说不完的话。8年前,南京商人吴先斌在安德门大街附近,利用一个废旧的厂房 建立了一座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接受晨报记者专访的前一天,吴先斌刚从日本回到南京。第一次前往日本,并以民间身份去办展览的时候,他发现日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认知与思索还是太少,他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甚至对于这段历史漠不关心,不过令他欣慰的是还是有很多日本民间人士为这段历史奔走并默默付出。
  【赌局】
  赴日办展览对方怀疑照片真实性 
  他将所有相关资料一个一个比对
  “刚开始日本方面怀疑我们提供的照片的真实性。”今年3月,吴先斌收到日中友好协会爱知县联合会邀请,请他去日本合办南京大屠杀照片展览,不过展览还没开始吴先斌就遇到了一点麻烦。
  吴先斌从馆里翻箱倒柜,找到了28张珍贵的南京大屠杀照片。“选择的照片要求是之前少见的,而且是尽量避免过分残暴的照片。”吴先斌说。
  哪知主办方对于照片的真实性存疑,为了向主办方证明照片的真实性,吴先斌动用博物馆四名工作人员,整整查阅了一个星期,将所有的相关档案资料一个一个拿出来比对,并详细标出出处和版权所属地。
  结果日本方面还是不放心,拿到照片的出版单位进行核查。其中有一张就出自日本《朝日新闻》。“哪知道《朝日新闻》的反馈是,他们并没有查到相关照片,”吴先斌说,这可把主办方吓坏了。
  吴先斌无奈之下,想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他亲自把重达几公斤的纸质文物资料背去日本。另一个是全部翻拍,通过电子档的形式传给日本主办方。主办方权衡之后,选择第二个方案。
  “我当时就跟他们说,凡是怀疑任何一张照片准确出处的,无论谁,都可以来南京我们这现场查阅!”吴先斌跟日本主办方打了个赌,“尽管来,如果查出来我们作假,来回费用我全数承担;如果查有所属,那不好意思,自己掏腰包!”
  “即使是这样,他们仍然有怀疑,8月9日展览,一直到7月底才把事情定下来。”吴先斌坦言,“之所以这么敏感,可能和南京大屠杀话题在日本比较敏感有关系。”
  此外在展览当中,令吴先斌感到颇为失落的是,他发现来参观的很少有日本的年轻人,“有的年轻人来看,也只是匆匆一瞥,甚至很快就被父母拉走。”吴先斌甚至想跟他们交流合影,都被他们婉言拒绝了。
   “我后来了解到,日本更多还是在宣传他们作为二战受害者的历史,而对于南京大屠杀他们则很少谈论。”吴先斌注意到展览的时候来了很多日本媒体,不过当他 第二天翻看报纸的时候发现,只有《朝日新闻》登载了一块,但对展出的历史提及并不多,“而且标题写的还是我来和他们交流中日战争问题。”吴先斌无奈地说 道。
  【目击】
  名古屋和平资料馆
  只有500个字介绍南京大屠杀 
      “我们对于日本,可能需要用一只眼来看历史,另一只眼来看现实,”虽然在日本办展览的过程中,让第一次去日本的吴先斌感受到了日本对于南京大屠杀话题的敏感甚至刁难,但他也得到了日本民间团体的真诚帮助。
  “其实最早我是很不喜欢‘民间’两字,希望能把博物馆名字中的‘民间’两个字去掉;可是现在我觉得‘民间’这两个字反而让我喜欢,因为它表示了我的独立性。”吴先斌毫无掩饰自己此前的认知,甚至笑话自己当年有点“太正统了”。
  “尤其是这次日本之行,全是日本的民间组织在帮我忙前忙后,更让我觉得‘民间’的宝贵,”吴先斌说他这次去日本,更多是带着感恩的心情去办这次展览。
  “因为我们做展览也就是三天左右,而这些日本民间人士将面临着日本社会巨大的压力。”吴先斌清楚地记得,名古屋市和平资料馆的馆长邀请他去馆里看看。
  吴先斌首先问他里面有没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如果没有这方面资料而全是关于原子弹轰炸这些,我觉得看得没意思,但他说他们有,这倒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想看看他们到底怎么展览的。”
  为此吴先斌抽了半天时间,博物馆共有3层,“我很礼貌地将博物馆看了一遍,”令吴先斌颇为失望的是南京大屠杀的介绍只有小小一块,“展览和内容加起来500个字”。
  不过吴先斌后来才知道,为了这短短的500字,这个民间博物馆每年为此要多花130万日元的费用,“实际上他们是公共文化场所,按照规定可以免去这笔税费,但是就是因为展出了南京大屠杀相关内容,引起了当地领导人的不满,取消了他们的资格。”吴先斌说。
  “听到这段我很感动,”吴先斌说当时他们一行五人本来是作为贵宾免费进入,但是为了表达感谢与支持,他们每人花了300日元购买了门票。
  【发现】
  旧货市场找到1938年9月
  披露南京大屠杀的书籍
  日本的展览虽然结束了,但吴先斌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却未停止。最近他刚刚从旧货市场以8000元的高价淘到了一本小册子。
  这本印刷于1938年9月,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编辑出版的画册——《民族之血》,封面加封底共16页,登载了23张照片,其中就有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
  “这本小册子也算是最早揭露南京大屠杀的书籍。”吴先斌说这里面的照片与资料并不稀奇,但是它的意义很大,因为此前有日本方面称民国时期没有提南京大屠杀,并因此质疑大屠杀的真实性。
  “而这本小册子就告诉他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宣传和报道,不管是在民国时期还是现在我们都没有间断。”记者注意到画册照片出处标明:“本册所刊照片来源,大部分系从被俘日军身上搜得”,而前言则有陈诚作序。
  “还有一本书也很特别,”吴先斌从装满泛黄旧书的书柜中,抽出了一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文解字》,从外表来看这本旧书无法和抗战联系起来。
  “你翻到书的最后一页,”吴先斌告诉记者,日本人知道要毁灭中国首先要在文化上毁灭,在1932年就轰炸了商务印书馆,“而这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在被炸以后,连夜开印出来的,而且还做了特别的说明。”
  “图片固然能反映历史的客观面貌,然而书籍的记载则能大大扩展历史记忆的空间。”吴先斌希望自己的博物馆能提供更多的文字资料,为此他专门雇人每天上网搜索图书资料,合适的立马就买过来。
  “我希望大家能来我的博物馆坐下来看看书,”吴先斌有时看见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坐在自己图书馆里翻阅书籍他就忍不住想跟他交流,“我希望我的博物馆是一个思索的地方,而不是看完以后骂两句,否则是我最大的失败。”吴先斌说道。
  这8年间他跑到全国各地收集抗战文物、书籍、照片,目前博物馆已经在全国颇有名气。对吴先斌来说,建立博物馆不仅存放抗战记忆,更是对历史思索的地方,而他这8年的建馆史,实际上也是他思索抗战历史的8年。
孙奕程 记者 范杰逊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