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自1931年至1945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22次大型会战,1,117次中型战役,38,931次小型战斗,伤亡321余万人,其中254名将军喋血殒命。他们以其血肉之躯,保卫国土山河;以其天地浩气,感知国人后世。我无以表达,今以篆刻之形式,记之。(因本馆能力有限,一些将军照片尚未能收集到,深感遗撼。若有读者或其后人能够提供者,我们不甚感激!
篆刻作者简介:童迅,字茂父,号心斋,江苏南京人。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顾问,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印社副秘书长。
75.陈安宝上将:(1891—1939),字善夫,浙江黄岩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历任浙军陆军排长、连长、北伐期间任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抗战期间任第32集团军29军中将军长。1938年5月6日奉命参加南昌会战,途中遭遇日军袭击被敌分割包围,在督战中途的田塍上,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48岁。1940年7月7日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3年1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76.周元少将:(1894—1938),字凯之,广西明江人,毕业中央陆军军官官学校南宁分校高级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抗日战争时任第21集团军第48军173师少将副师长。1938年5月初奉命率住守山东蒙城,以掩护主力撤退,经过3昼夜激战,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9日县城沦陷,率部突围至城东南飞机场时不幸殉国,时年44岁。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85年5月21日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77.李必蕃中将:(1892—1938),字子祺,湖南嘉禾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训练处长,任陆军第27军23师少将师长。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奉令于山东郓城至荷泽一带阻敌。1938年5月14日日军以强大兵力和猛烈炮火逼临菏泽城下,他率部迎战冲杀,与敌肉搏时腹部中弹殉国,时年46岁。临终前写有遗言:“误国之罪,一死犹轻,愿我同胞,努力杀敌。”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8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78.黄启东中将:(1891—1938),字霞鹤,湖南平江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历任四川督军公署阅官、四川陆军第1军司令部参谋、抗战时期任陆军第27军直属23师少将参谋长。徐州会战后奉命从鲁西南移驻郓城、菏泽。5月14日与日军激战数昼夜,伤亡惨重,不幸头部中弹,仍唤卫士背着他指挥战斗并高喊:“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终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时年47岁。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85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79.邓佐虞少将:(1898—1938),别号述唐,河北高阳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步兵科、南京陆军大学第13期。历任绥远军事政治学样步兵教官、步兵队队长、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第1军司令部参谋、作战科科长、抗战期间任第1战区第20集团军第32军第139师少将参谋长。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奉令于山东萧县阻敌。5月18日日军从城北突入,邓率督战队二十余人赴北城督战,杀入敌群,与日军展开肉搏。终因寡不敌众,与全部督战队二十余人一起壮烈殉国,时年40岁。
80.马骥德少将:(?—1938),字守初,陕西耀县人,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抗战期间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139师2旅上校副旅长,奉令于安徽萧县阻敌。1938年5月18日,率部在安徽萧县与日军激战中,腹部中弹,拉响两枚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少将。
81.马威龙少将:(1908—1938),字云飞,广西容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抗战期间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3旅少将旅长、第27军46师136旅少将旅长。1938年5月率部参加兰封会战,在第一线督率所部将士浴血冲锋。5月24日,在罗王寨、三义寨一线与日军土肥原师团激战时中弹殉国,时年30岁。
82.陈蕴瑜少将:(1900—1938),字怀珍,贵州平坝人。毕业于贵州讲武学堂第2期,历任黔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抗战期间任第8军102师304团上校团长。1938年5月奉命参加徐州会战,收复失地安徽砀山苇楼。1938年5月23日,苇楼保卫战中不幸中弹殉国,时年38岁。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少将。198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追任为革命烈士。
83.彭璋少将:(1891—1938),湖南湘乡人,毕业广西陆军讲武堂,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抗战期间任陆军第50师少将副师长,1938年12月在安徽宿州附近至贡山集一线与日军展开战斗。5月22日在尹集遭到日军围击,激战中身负数伤不幸殉国,时年47岁。
84.方叔洪中将:(1906—1938),原名方范,字叔洪,山东济南人,毕业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徐州会战期间任第51军114师中将师长。奉命率领114师进入鲁南地区打游击,1938年6月初,日军以三个师团的兵力扫荡鲁南。方叔洪指挥114师分拒莱芜,蒙阴、鲁村三面之敌, 6月下旬,日军组织兵力大举进犯114师阵地,方叔洪将师部主力大部转移出敌人包围圈外,亲率师部特务连、战斗营及十六团由下高村向东南方向转移。在鲁南冯家场与数倍于我的日军展开血战时,方叔洪头部、腰部中弹多处。为了不落入敌人魔掌,方叔洪用自佩的六轮手枪,向已负重伤的头部补射一枪,壮烈殉国,时年31岁。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