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井:全连只有我一人识字

发布时间:2021-06-15 14:51   本文被浏览过:

         _dsc4940.jpg

       老兵档案: 孙学井,阜宁县芦蒲镇宁黄村人,1927年出生。 1944年初加入板湖区游击队,后没多久转入新四军第2师。 抗战时期参加过地方游击、陈集战斗等。 1949年转业到地方,曾在村卫生室工作。7级伤残。

        7月26日上午,83岁的孙学井坐在老屋前的空地上纳凉。看到记者一行,老人招呼老伴从屋里搬出几个小板凳。渐近正午,太阳正炙,但屋前老槐树下,自成清凉一隅。 孙学井左耳因在战斗中受损,嗓门有些大。讲述战争的惨烈,老人时而激昂、时而沉重的声音打破了这个乡村夏日的宁静。

        个子矮,戴顶破帽报名当兵 

        孙学井是家中老大,他们兄弟姐妹共5人,一家8口住着一间“丁头舍子”。1944年,当地板湖区游击队招人。刚满16岁的孙学井来到游击队,要当“共产党的兵”,说既可以讨口饭吃,又可以打鬼子。 由于长年吃不饱,16岁的孙学井个头矮小,又黑又瘦。来到游击队,看到来应征的不少人比自己魁梧,孙学井怕游击队不肯收他,就回家找了顶破帽子戴上,让自己显得高点。他这点小伎俩显然逃不过“老游击”的“火眼金睛”,负责招兵的队员一把把他揪了出来,“小鬼,你太小了,等长大了再来。” 孙学井一脸不服气,“我都17岁(虚岁)了,咋不能打鬼子?”看到对方一脸怀疑,他又拉着认识的乡亲来给他作证。一番折腾,他终于如愿以偿。到游击队不到20天,他就加入了新四军第3师,后转入淮南2师。

        打陈集,一把火烧断新河桥

        1944年中秋节过后没多久,阜宁县陈集镇来了一个排的鬼子。孙学井所在连队得到命令:打陈集,消灭这队鬼子。 孙学井带上所有武器:“脚蹬式”步枪、5发子弹、8颗手榴弹、1把洋锹、1把铁镐。随后,和战友们一起,急行军赶到陈集。“枪是汉阳造的,经常是三枪打不出,大家一急就用脚蹬,所以才有这个说法。”老人告诉记者,那时武器紧张,上级命令,5发子弹只能用2发,为了骗鬼子,他们身上背的子弹袋里装着冒充子弹的高粱梗。 急行军两天两夜,他们下午抵达陈集,措不及防的鬼子被我军团团围住。晚上,连长命令孙学井带3个人烧了附近的新河桥,切断鬼子退路,同时阻断阜宁县城的敌伪援军。孙学井4人拎了40桶洋油,浇在桥上,然后扔下一把火,新河桥上顿时火光冲天,映红了乡野夜空。风助火势,片刻,30多米长的木桥沉入火海,化为灰烬。 连长见时机成熟,发出冲锋命令。战斗极为激烈,直到次日清晨才接近尾声。“退路被切断,鬼子也急了,机关枪、小钢炮一阵狂扫、狂轰,我军伤亡也很多,结束的时候连队就剩下一个排的人,完全是惨胜。”说到这里,老人忍不住唏嘘不已。

        一晚上,掩埋了上百名战士

        孙学井幼时曾念过3年私塾,也算粗通文字。1945年初,他被派到位于山东枣庄的新四军2师卫校学医6个月。“那时候识字的人少,我们连就我一个。” 和他一起学习的有6个人,都是从各个部队抽调过来的,多少都识点字。到学校的第一节课,就是让这些扛枪打仗的战士饶着舌头念“ABC”,学英文。一个星期后,开始背英文单词,认药名。教他们的是“南蛮子”,南方口音很重,是战时医院的医生。 “我们这些农村娃哪里看过洋文,对那些英文药名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但这是命令,死了也要学。”孙学井学得战战兢兢,每天没日没夜地看书背药名。由于战事紧,6个月一结束,他就被分到山东前卫保战所。“时间那么少,我们也就了解些常识,认识些药名,能拿药不拿错、简单处理伤员伤口就不错了。” 1946年涟水战役,我军虽重创敌人,但伤亡也很惨重。孙学井被派去收埋牺牲的战士,没有棺材,他和另一个卫生员用白布把尸体裹起来,然后由其他人抬去埋葬。孙学井没有害怕,而是虔诚、认真地为这些死难的战友“穿”上“白衣”。一晚上,他们掩埋了上百名战士。 

        (采访者:陈婷、陈珊  采访时间:2010年7月26日上午  采访地点:盐城阜宁县芦蒲镇宁黄村孙学井老人家  来源:《盐城晚报》)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