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克礼:两度参军为抗日

发布时间:2024-04-25 10:53   本文被浏览过:

         _dsc5012.jpg

老兵档案
       羊克礼,阜宁羊寨人,1927年生。
       1941年初至新四军3师后方医院当卫生员,1943年精简回乡, 1944年加入3师特务3团2营4连6班,通讯员,参加过解放淮安。
       1950年解甲归田,曾任羊寨街长、大队书记、乡建筑站站长等职。
       7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地处羊寨大街的老兵羊克礼家。83岁的羊老非常健谈,身体也十分硬朗。几段抗战打鬼子的经历,一直清晰地印在他的记忆里。

1941年,到后方医院当“小鬼”
       1941年,新四军第3师卫生部的后方医院在阜宁郭墅镇许庄一带。由于伤病员多,医院人手不够,要在地方招卫生员。 听到这个消息,14岁的羊克礼就去报了名。大概因他人机灵,手脚麻利,很顺利地就当上了卫生员。由于七八个新卫生员年龄都比较小,最大的才17岁,最小的14岁,医院的人都亲昵地唤他们“小鬼”。 “小鬼”的工作并不复杂,主要是帮伤病员打饭、喂饭,给医护人员打下手。说是饭,也就小盆的米粥,但在粮食极度紧张的抗战时期,这样的米粥也算是“营养品”了。除伤病员外,羊克礼和其他医护人员吃的都是棒头糁子、大麦糁子,管吃饱。

1943年,鬼子烧了羊寨大街
       1943年,敌情发生严重变化。这一年,盐阜区实行“精兵简政”,调整编制,缩编一些单位,节省民力,同时充实连队战斗能力,以坚持敌后战争。 为了保存力量,本地人都回家“打埋伏”。个头小、没扛过枪、打过仗的羊克礼也被派回家“打埋伏”,他从后方医院回到羊寨家中。敌伪“清乡运动”失败后,又开始频繁扫荡,老百姓们也开始习惯隔三岔五的“跑反”。 在羊寨境内的单家港、南羊村两地各驻扎着一队敌人。那时候,羊寨大街有七八百户人家,这两队鬼子三天两头就到羊寨大街“扫荡”。有时候是10来个鬼子,看到东西就抢,有人反抗就举枪;有时候就一两个鬼子,摸两只鸡偷几条狗就走人。 当时,一听说鬼子来了,老百姓就四处奔,等鬼子到了,整条大街空无一人。多数是去附近亲戚朋友家避难,也有在野地里躲一两天。等鬼子走了,再回来,家里已被翻得乱七八糟,养的猪仔也被鬼子扛走了。 1943年秋,鬼子撤离前又来羊寨扫荡。这次,羊克礼和父母直奔在废黄河西岸的舅舅家。途中,只看到镇子方向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几天后,等探清楚鬼子走了,回到镇上一看,一片废墟,羊寨一条街全都烧光了。

1945年,当突击手攻克淮安城
       1944年,羊克礼再次参军,进入3师特务3团。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驻守淮安城的原5000余名伪军,换上“国民党淮安独立旅”的招牌,拒绝向我军投降。9月18日,部队接到命令,攻打淮安。 羊克礼所在部队是攻城部队,接到命令后,连夜从阜宁驻地赶往淮安城。急行军了一昼夜,他们赶到淮安城下。淮安城高12米,四周河渠纵横,城固水深,易守难攻。  羊克礼回忆说,围城期间,还采取了阵前喊话、施放风筝、散布传单等手段,劝敌军放下武器。9月22日8时,战斗打响,3师8旅22团的战士将西城墙下的500磅炸弹引爆,城墙随即被炸开7米宽的缺口。 盐城独立团和淮安独立团担任淮安城东北角及东门的攻击任务。羊克礼所在营在炮火掩护下,迅速架好4架云梯强攻,仅9分钟后顺利登上城头。羊克礼也是突击组成员之一,七八个战友将云梯竖上了城头,羊克礼打头,突击组的战士一个个飞一样跃上云梯。敌人看到新四军跃上城头,四处逃窜,突击组的成员基本未遇抵抗就占领了城头。 战至中午12时,枪声渐渐稀疏,伪军大部投降,战斗接近尾声。城内200余名溃散的残敌,惊惶失措,逃到钟鼓楼和楚王台附近。我军乘胜攻击,经半小时激战,残敌全部被歼。下午3时,淮安城宣告解放。羊克礼所在部队后至板湖区一带训练休整。 

(采访者:陈婷、陈珊  采访时间:2010年7月26日下午  采访地点:盐城阜宁羊寨大街羊克礼家  来源:《盐城晚报》)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