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俊:参军十天就上战场

发布时间:2024-04-25 14:49   本文被浏览过:

     tu_pian_1_3.png

老兵档案
      顾文俊,建湖县建阳镇新阳村人,1925年生。 1943年2月参加新四军。 抗战时期参加南洋袭敌、淮城攻坚等战斗。 其后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并参加辽沈战役和解放海南岛。 1953年回乡务农,退伍前为排长。

      今年85岁的顾文俊老人身体还较硬朗。新阳村村支书说,老人当年回来奖章装了一大瓢,可惜的是不识字,挑担挖泥样样都行。当记者问老人怎么和鬼子打仗时,老人说,我参军十天就上战场打鬼子了。       

打南洋缴获三颗手榴弹

        顾文俊1943年2月在家乡参加了新四军,经过几天的队列和简单的枪械训练后,第10天傍晚,团长给新兵开了一个会,然后一人发两排子弹(一排5发)和4颗手榴弹,就分别被编进老兵队伍里出发了。 这次行动是进攻南洋。南洋后面是新洋港,港北叫北洋,都是集镇。由于南洋和北洋都驻有日本鬼子和大批伪军,对这一带的新四军构成威胁,因此我军毁了北洋通往盐城的公路,拆了古建筑三元宫(寺庙),一度迫使日伪全部收缩到南洋,便于我军行动。 打南洋是从夜里二更天开始的。几名机枪手端着机枪扫射着在前面开道,顾文俊跟着队伍一下子就冲进第一道防线光复桥(90年代拆除)。进了光复桥就是商铺相连的小街,因此,防守的伪军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新四军,放了几枪全部撤进了小巷。后来,顾文俊听说伪军头目那天娶姨太,鬼子和伪军的头目都去吃喜酒了,我军得到了这个情报,抓住这个机会敲打一下。当队伍冲进小街没多远时,就遇到了大批鬼子和伪军的拼死抵抗。 由于在街上,鬼子最狠的武器迫击炮用不上,就用重机枪封锁街面。为减少伤亡,我军和日伪展开一夜的巷战,拂晓时才撤出。这一仗,顾文俊4颗手榴弹甩出去2颗,撤出时从一个伪军尸体上又缴了3颗,赚了一颗。

老百姓火烧日军飞机

        1944年10月,那时部队正在建阳一带休整,顾文俊和战友帮助农民收稻。一天下午,西南方向突然来了一架日军飞机,为防止敌机轰炸扫射,部队通知群众迅速就地隐蔽。伏在稻田里的顾文俊发现这架飞机在空中转了一圈之后,马达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刺耳,忽高忽低,两边的机翼也开始摇摆起来。他想,这架飞机八成是出毛病了。大约过了一分多钟,飞机开始怪叫着向地面靠近,最后消失在数里外的一块稻田里。 看到飞机落地,顾文俊他们迅速冲向飞机落地的方向。可惜的是,恨透了鬼子的老百姓,一看是鬼子的飞机降到了家门口的稻田里,机舱里还坐着个穿着皮衣的鬼子兵,立刻从四面八方跑了过来,把一捆捆稻子塞到飞机下面,放火焚烧。 如果不是部队及时赶到,从机舱里出来逃生的三个鬼子飞行员肯定要被愤怒的群众打死了。顾文俊记得,三个鬼子在前面逃,后面几十个群众在后面追。一看新四军来了,三个鬼子连忙迎过来举手投降。 对鬼子的飞行员上面有特别的规定,严禁虐待,逐级移交。当天夜里,师部就来人将三个鬼子接走了。

推着“坦克”炸城门

        1945年夏秋之交打淮城,让顾文俊老人如今都为之自豪的,是他和其他两位战友一道推着“坦克”炸开北门的。 据老人介绍,打淮城时我军没有重炮,由于城墙相当坚固,要想冲进城内消灭日伪残敌,就必须炸开城门。几个爆破组上去都未能靠近城门,一个铁匠出身的战士想出了办法,打造一个“土坦克”去炸城门。经过几个铁匠一天的打造,一辆“坦克”终于出现在了前沿阵地上——用一块钢板作平台,下面安上两个铁轮子,中间装上一块挡弹钢板。 顾文俊和两名战友接到任务后,在机枪的掩护下,躬着腰推上装有炸药的“坦克”就冲。行进过程中,头顶和面前的钢板上,被城楼上射来的子弹打得当当直响。他们看不见前面路,只靠印象向前猛推,一口气竟然冲到了城门前。 随着“轰”地一声爆响,城门被炸开了。 

   (采访者:虹雷  采访时间:2010年夏  采访地点:盐城建湖县建阳镇新阳村顾文俊家  来源:《盐城晚报》)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