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寿民:稀缺的药品,可贵的坚持

发布时间:2024-04-25 10:03   本文被浏览过:

老兵档案
       戴寿民,1925年出生于射阳县千秋镇鲍墩村。 1940年加入八路军,后任新四军3师后方医院一队副室长,3师8旅休养所室长、医生等职。 1956年至上海、西安等地工作,1957年回盐,在地区医院(今市一院)工作。 1985年离休。

       70年的时光流过,当年一腔热血投身抗战的15岁少年,已是85岁苍颜白发的老人。8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区元亨公寓戴寿民老人家中。老人摩挲着一张老战友聚会的照片,那久远的记忆再次鲜活起来。

华中卫校里的青春激情
       1940年底,15岁的戴寿民从老射阳中学(今阜宁境内)初中毕业加入了八路军,不久被派到刚成立的新四军华中卫生学校学习。同学很多是从南方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 1941年7月20日起,敌、伪1.7万余人兵分四路扑向盐城。当日,在建湖高作的马家祠堂里,华中卫生学校举行开学典礼。隆隆的炮声,成了开学的礼炮。随着战争态势变化,学校不断转移地点,伍佑的广利院、步凤的海神庙、建湖的高作…… 战时办学,既无校舍又无课堂,标本和教具极为缺乏。学员分散住在百姓家,十几个人一间,地上打草铺,每人一床薄被子。课堂设在空地、寺庙和祠堂,背包当板凳,双膝是桌子,门板当黑板。没教材,教员自己编写油印。发动学员到乱坟岗找来人体骨骼,处理后上解剖课。 讲静脉注射,教员买来大的黄瓜或丝瓜当人体上肢,把瓜的筋条当血管注射盐水,直到瓜不能再注射为止,拿回去洗净做菜吃。教员说,这是“腌咸菜注射法”。 戴老清楚记得代军长陈毅在1941开学典礼上的题词:“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间桥梁。对人的治疗,药物方面是属于自然科学,而精神安慰和救护方面必须借助于革命的社会科学,新四军医务工作同志与一般医生不同之点在此。” 正是怀着这样的理念,戴寿民他们在抗战中创造了无数救治奇迹。


药品稀缺,自己“造药”
        一年后,戴寿民卫校毕业,分到位于阜宁的三师后方医院,任第一医疗队副室长。 手术间是自己缝的布篷。屋外搭一个草棚子,砌一个炉灶,作消毒间。没有高压灭菌器,就做个上口小下口粗的大木桶,底部用竹篦当蒸笼供敷料、手术衣、手术巾的蒸汽消毒用。夜间没电,就用汽灯,有时就用烛光或手电筒照明开刀。 送到这里的都是重伤员,做截肢、胸腹手术的伤员最多。最棘手的是胸腹受伤的伤员。因缺少抗菌药,伤口全是脓。“有些人因为缺药,一夜之间生死两隔。”戴寿民对缺医少药切肤之痛。 只能自己动手“造药”。就把柳树皮、榆树皮熬成膏,再与凡士林混杂,抹在牛皮纸上,就是烧伤膏了;牛皮纸不够,就把膏直接涂在伤口上。没有消毒水,就把盐和野菊花放进水里烧开,用于冲洗伤口。缺输液,就让伤员口服盐水和糖水。缺镊子,就把竹筷子一端剖开,放沸水里消毒就是了…

荒凉草滩上“打埋伏”
       1942年,日伪军对盐阜地区进行大扫荡,伤员较多,医院把伤病员转移到盐东人烟稀少的烧盐灶地区。茫茫的草滩,是隐蔽伤病员的好地方。戴寿民和后方医院的同事带着40多名重伤病员,疏散到当地群众家。 来到荒凉的草滩,吃水特别困难。水味都是咸的,淡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拉。给伤员换药没有消毒条件,只好用房东做饭的锅煮,用普通盐水烧开过滤后给伤病员冲洗伤口,其他药品也只有一点红汞、消炎粉,一般的止痛药和阿司匹林等。 碰到鬼子来扫荡,戴寿民就和老乡一起,背的背,抬的抬,把伤病员隐蔽到草地里。有些重伤员极为坚强,没有一个呻吟和叫喊的,都静静躺在地上隐蔽着。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有时候戴爱民会给他们服些止痛药。 鬼子一走,大家急忙给分散在各地的伤员治疗、换药,一天走一二十公里路是常事。鞋子坏了,脚趾露出来磨破了。吃的是海边的盐蒿籽磨成面加杂粮煮成很稀的粥,又黑又苦又咸,菜是极咸的蟹渣水,用筷子蘸着吃。 “很苦,但我们坚持下来了。”老人说道。 

(采访者:陈婷  采访时间:2010年8月10日下午  采访地点:盐城市区建新巷袁恒贵家  来源:《盐城晚报》)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