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义:艰难时刻每人仅有3发子弹

发布时间:2021-05-30 15:56   本文被浏览过:

        2016年7月14日,成都市青羊区百卉路一小区内,93岁的陈开义坐在家里,电视里正播放着抗战题材的影视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有关“红色记忆”题材的影视片不断上演。对这些能勾起记忆的影视,陈开义总会守着过一遍。对他而言,影视片中有不少是他曾经经历过的生活。

        70多年前,日寇践踏祖国河山,中华民族岌岌可危。父母早逝的陈开义投身新四军,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连长等职务,在苏皖边区参加抗战达5年之久。随后,他还参加了解放战争等多个战役。

        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驻守在安徽盱凤嘉县的他们,每人仅有3发子弹,每天伙食鲜有蔬菜,能有两顿米饭吃就算不错了。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与当地百姓联合抗击日伪军,“打赢了就收缴装备,打不赢就躲进芦苇荡。”

        老兵档案

        姓名:陈开义

        年龄:93岁

        民族:汉族

        籍贯:安徽嘉山县(今安徽明光市)

        所属部队:新四军盱凤嘉县独立团

        职务:新四军战士、班长、连长

        参加战斗:苏皖边区多次作战

        “新四军一位领导问我:‘小伙子,愿不愿意当兵,打鬼子保家园啊?’我与村里的不少青年一样,一口答应了下来,我没啥牵挂,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自然要保护好家园。”

        “扫荡分两种情况:一是来的全是伪军,一般就随处转转,拿点东西就走,这种是最好应付和对付的;第二种是鬼子加伪军,就得当心了。鬼子带头进村盘查,如果遇到抵抗的,就会就地枪杀。一旦反抗鬼子的多了,那村子就彻底惨了。”

        “遇见鬼子大部队过来,驻守在这里的新四军战士,要么乔装打扮成村民,要么钻进芦苇荡里躲避。鬼子试着进来搜查过,结果空手而回。”

        “很多时候,平均下来一个人有3发子弹都算可以了。所以,我们很少用枪,不到关键时刻不浪费一颗子弹。”

        “冬天,这里很冷的。部队分发下来的棉被很少,4个人分到一床被子,一件不是很厚的棉衣,但没有棉裤,鞋子得靠自己动手做。”

         1923年,陈开义出生在安徽嘉山县(今明光市)一贫困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我出生才一个月,父亲就‘走’了。”陈开义说,那是快过年的一天夜里,附近山上的土匪来到村里打劫。土匪敲响了他家的门,担心土匪强行进屋,父亲决定出门交点粮食,以躲过这场危险。

         然而,父亲刚走到门口,传来“砰”的一声枪响。土匪冲木门开了一枪,父亲被当场打死。

         家中顶梁柱走了,一家人的生计雪上加霜。很快,大姐嫁了人,二姐做了童养媳,有个哥哥去地主家当小工。陈开义6岁那年,疼爱他的母亲也走了,陈开义几乎成了孤儿。

         他跟着哥哥过日子,但没多久,哥哥被抓了壮丁。年纪尚小的陈开义,只能在村子里讨饭吃。村民见他挺可怜的,都邀请他去家里吃饭。就这样,陈开义靠吃百家饭活了下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很快,安徽等地岌岌可危,陈开义所在的小山村也陷入危险中。陈开义17岁那年,新四军的一支部队来到小山村。他们与村民交谈,住在村外,不打扰人。

         新四军一位领导问陈开义:“小伙子,愿不愿意当兵,打鬼子保家园啊?”陈开义与村里的不少青年一样,一口答应了下来,“我没啥牵挂,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自然要保护好家园。”

         1940年,陈开义来到盱凤嘉县,成为独立团5连的一名普通战士。

         也就在那年,苏北局势十分紧张。日军侵占苏北运河沿岸,以及沿江的重要城镇,当地百姓一度处于水深火热中。

         经过数月紧张训练后,陈开义打上绑腿,挎上老式汉阳枪,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

        “我们的任务主要是侦察情况,以及宣传动员抗战。”陈开义说,每天会安排人员轮流站岗放哨,通过他们的积极宣传和努力动员,当地群众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很多时候都是军民一起协作抗战,“老百姓成了我们的眼睛。”

        “盱凤嘉县地方不大,但位置很重要。”陈开义回忆说,那里距淮河不远,又靠近铁路线,日伪军常来此地扫荡,多的时候一个月要来三四次。

        在陈开义的印象中,扫荡分两种情况:一是来的全是伪军,一般就随处转转,拿点东西就走,这种是最好应付和对付的;第二种是鬼子加伪军,就得当心了。鬼子带头进村盘查,如果遇到抵抗的,就会就地枪杀,“一旦反抗鬼子的多了,那村子就彻底惨了。”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鬼子的很多暴行。”陈开义紧捏拳头说,鬼子派人抢粮食、殴打杀害手无寸铁的村民不说,还强行掳走村里的女人,“我们也曾多次战斗,多次打跑来扫荡的日伪军。”

        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皖边区,以江苏盱眙县的古沛、潘村一带和凤阳、嘉山两县的部分地区,建立了盱凤嘉县抗日队伍。

        转眼间,陈开义在这里生活已一年多。对如何应对日伪军扫荡,以及这里的日伪军习性,已经摸清了大概。

       “如果全是伪军来扫荡,是最好对付的。”陈开义说,伪军的战斗力和指挥能力都很差,只要对方人数少,就可以直接打,而且不必担心给村庄带来大的灾难,“但要是来扫荡的,带队的是鬼子,就要看情况了。”

        陈开义说,他们不是怕死不敢打,而是为村里百姓着想。此前,临近的一处小村庄,遭遇日伪军联合扫荡,当地军民奋起反抗,打死了多名鬼子和伪军。这看似胜利的一仗,却埋下大祸根。

        过了几天,日军的精锐部队带着大批伪军再次赶来,对村子施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他们认为这里是新四军的一处根据地,对村里手无寸铁的老人孩子都下了手。”后来,陈开义他们总结出了如何跟日伪军作战的方法。

        “多数时候是伪军过来,30-50人过来。”这个时候,陈开义他们会根据情况,选择是否进行战斗。“伪军一般过来都是随便问问,或者拿点东西就走,所以多数时候,我们还是选择避让。”

        抗战剧《小兵张嘎》里的芦苇荡,一向是游击队藏身的好去处。鬼子一般不敢进去,一旦进去要么遭埋伏,要么被迷宫般的芦苇绕晕。

        陈开义当年抗战的盱凤嘉县,也有这么一处芦苇荡,一望无际,其中有小滩利于躲避。

        遇见鬼子大部队过来,驻守在这里的新四军战士,要么乔装打扮成村民,要么钻进芦苇荡里躲避,“鬼子试着进来搜查过,结果空手而回。”

        1942年夏天,战士们正在河里洗澡。突然,一位老乡跑过来,十分焦急地冲着他们喊:“鬼子来了,有100多人!”

        陈开义他们赶紧游到岸边,穿上衣服拿起武器,当时的情形,退避根本来不及。

        “这次扫荡规模这么大,我们肯定不能退,一旦退了,老百姓怎么办?”但当时,他们也就几十个人,而且弹药不充足,这仗该怎么打?

        就在焦急时,负责侦察的人员来报,来的几乎是伪军,鬼子很少。部队领导当即下令,让战士们跑到村里的3个方位,等鬼子距离村口还有数十米时,村里立即响起喊杀和枪炮声。被日伪军强迫带路的村民大声说:“新四军的大部队来了!”

        听到新四军来了大部队,日伪军慌了,“见村口已有新四军战士冲出,这批日伪军转头就四散跑了。”

        陈开义说,这仗打得很冒险,但因为军民齐心抗战,才能以几十个人打死不少伪军,并吓跑这支上百人的日伪军部队。

        1942年,陈开义所在的新四军部队,发动了数次反攻战斗。当年2月,部队首次攻打了日伪军的一处据点——香庙子。

        香庙子是日伪军在淮河东岸的一处重要据点。日伪军控制了这里,就意味着控制淮河的交通,保证蚌埠、临淮和五河等地的联系,对盱凤嘉根据地存在较大威胁。

        “由于部队缺乏攻坚作战的经验,这处据点暂时没能攻下。”陈开义说,几个月后,部队再次集结队伍,攻打另一处据点——小池家据点。

        地理上,小池家与香庙子靠得很近。鬼子占领蚌埠、五河县等地后,为维护淮河交通线安全,在小池家筑起了据点。这里挖有交通沟,修有明堡和地堡,而且外围还挖了一条一丈宽的壕沟,沟里灌有半人高的水。据侦察兵反映,这里驻扎有上百的日伪军,配备轻机枪一挺。之所以要攻打这里,还有个原因是,新四军接到老百姓反映:这里的伪军常配合鬼子在附近村庄烧杀抢掠,潜在危害很大,必须要尽快将其拔除。

        部队选择了一个下雨的夜晚,偷偷将此处据点包围。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后,战士们趁机摸进里面,随后战斗打响。

        伪军们还未反应过来,就被端掉了岗哨和轻机枪手。随后,新四军活捉了伪军连长,缴获轻机枪一挺,短枪100多支,俘获伪军近百人,拔掉了这处据点。此后的数月时间里,盱凤嘉县成为淮北抗日根据地较为安全的大后方,军民得以休养生息。

        抗战的艰苦,陈开义深有体会。在盱凤嘉县抗战期间,他们一方面要防范日伪军的围剿,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动员群众抗战,或参与对敌作战。

        这支敌后抗战队伍的补给少得可怜。在最困难的1942年里,无论是装备还是军粮,都得靠自己。

       “吃的菜只有芦苇荡里的鱼、莲藕和莲子。”陈开义说,部队的存粮少得可怜,分下来只有喝粥的份,大多数时候都是靠当地百姓接济,“百姓家吃啥,就邀请我们去吃。那时候,一天能吃上两顿饭就算不错了。”

        至于武器弹药,陈开义更是摆摆手说,老兵还好一些,至少能保障有一把枪,但弹药就得靠自己了。

        陈开义说,日伪军从附近路过,或者扫荡时,他们与鬼子作战,打赢了就收缴弹药平分,“很多时候,平均下来一个人有3发子弹都算可以了。所以,我们很少用枪,不到关键时刻不浪费一颗子弹。”

        1942年冬天,是陈开义经历过的最困难的时刻。不仅食物保障不够,而且还要时刻面临敌人袭击,甚至连晚上睡觉也要防着被冻伤。

        “冬天,这里很冷的。”陈开义说,部队分发下来的棉被很少,4个人分到一床被子,一件不是很厚的棉衣,但没有棉裤,鞋子得靠自己动手做。

        “老百姓也过得很苦。”陈开义说,乡亲们见他们可怜,要送棉被给他们,“我们拒绝了。毕竟他们也不容易,我们就算冻死冻伤也要忍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得知消息后,陈开义他们同百姓一起欢呼起来,村子里敲锣打鼓十分热闹。

        1961年,陈开义被调往成都,在成都塑料厂当厂长。1966年,陈开义结婚,育有一儿一女。

        “我曾经想过回老家。”陈开义说,抗战胜利后,他曾给部队领导请假,想回去看看姐姐,“只晓得姐姐嫁人的地方,哥哥被抓壮丁出去后,就没了音讯。”

        当时,他把假条都拿到了,但迫于工作需要,只能暂时搁置。等他想再去时,老家传来一封信说,姐姐已经过世了,“亲人已经没了,我就没再回去了。”

        如今,陈开义的儿女都有各自的事业,他住在女儿的房子。保姆说,他每天都要看国内和国际新闻,每天生活作息也很有规律,所以身体比很多同龄人好得多,“他爱吃馒头,每天中午都要吃。”

        除了这些,陈开义最近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不少抗战老兵聚会的消息,“我也想和他们聚聚。毕竟我们一起经历过抗战,有得聊的。”陈老说。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杨力    2016年07月23日)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