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升:“当兵就是为了打日本,为了抗日”

发布时间:2024-03-20 15:53   本文被浏览过:

老兵档案:
杨德升,生于1928年,江苏睢宁人,1940年入伍。
1942年,参加了皖东北反“扫荡”33天战斗。抗日战争期间,曾多次参与反“扫荡”战斗,左前臂遭受弹伤。
抗战胜利后,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成都战役、西藏平叛等,获得二等功臣以及一等战斗英雄称号。
 
 “要记住这段抗战历史,不要忘记”
      “总的来说,八年抗战,很艰苦,很不容易。侵略者对我们大屠杀,伤亡了千百万人,我们取得胜利。要记住这段历史,不要忘记。”
      说这话的老人是杨德升,一名87岁的抗战老兵。 祖籍江苏徐州的他,生于1928年。1940年刚满虚岁13岁的他就参军到了部队。杨老回忆,参军那年,他所在的家乡已经沦为了敌占区。他说,当兵就是为了抗日,打日本。
       “我在读中学,学校也动员抗日。我母亲去世的早,父亲腿部残疾,每次日本鬼子扫荡时,父亲带着两个弟弟走不了,碰到日本鬼子后,鬼子要这要那。日本打砸抢烧,人民很恨。大家觉得那要拿起武器,要赶走他们,消灭他们。我当兵为了打日本,为了抗日。” 
 
反“扫荡”战斗中荣获“小战斗英雄”表彰
      杨德升参军入伍后,因为年龄小,还算稍微有点文化,部队让他学医,去当卫生员。抗日战争期间,他有着与敌人多次周旋的经历,然而让杨老印象深刻的是皖东北反“扫荡”33天那场战斗。1942年,日本鬼子组织了几千人的兵力对皖东北一带进行扫荡,杨德升所在的部队进行反“扫荡”,打了33天,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时主要还是按照毛主席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打’的游击战术,当时主力部队有25、26、27团,我在27团5连当卫生员。卫生员虽然年轻,但是老兵。为什么是老兵呢?因为部队代谢很大,伤亡很大。”
     在皖东北33天反“扫荡”过程中,有一次,杨老的部队要穿过敌人的一个封锁线,恰巧与敌人的巡逻部队撞上。杨老所在的27团5连是前卫部队,因敌人的封锁很顽固,难以通过。原来,在离杨老部队右侧三四十米处架着一部日本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压缩我方部队无法前进。
    “这时,我们的王兴光连长说,小杨小刘,(小刘是司号员),那边的坟包有日本鬼子的机枪,把它炸掉。我和小刘顺着两块地之间的沟,爬到离敌人七八米时,敌人都没有发现。我们个子很小,我们身上都有缴获日本鬼子的鸭嘴手榴弹,两枚手榴弹打上以后,机枪不响了。我们的大部队顺利地通过这一封锁线,达到转移的目的。”
    在这场战斗中,杨老和战友扔出的两枚手榴弹炸死了一个日本鬼子,炸伤了两人,并缴获了一把机枪。战后的第二天,27团的团报给杨德升和战友小刘“小战斗英雄”的评价。
 
 反“扫荡”斗争负伤,见证抗战胜利
     杨老感慨地回忆说,战斗的胜利,除了运用毛主席的游击战术,也和根据地老百姓的配合分不开。
     “战斗打到哪里,老百姓全力支持,给吃给住,还做好掩护工作。没有群众,我们取不了那么大的胜利。”
     讲到这里,杨老挽起袖子,左前臂有一处弹伤的印记清晰可见。摸着当年抗日战争期间留下疤痕,杨老若有所思。他清晰的记得,当时日本在中国战场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那年正值麦子收割之际,敌人想要抢夺粮食,杨老所在的部队展开了反扫粮的战斗,战斗就这样激烈打响了。
        “这场战斗比较激烈。有三个敌人,跑到围子里,他们有机枪和其他武器,我们伤亡比较大。他们占的位置好。8连副指导员负伤,我当时也负伤,我们后来围上去,把三个鬼子干掉,那算一个很有名的保卫粮食战斗,第一次负伤。”
     正如杨老所说八年的抗战真是非常艰苦,从小兵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士,在抗日战场经历了五年残酷的战争,最后幸运活了下来,坚持到了抗战胜利那一刻。
    “抗战胜利了,我们很高兴。日本鬼子投降了,我们到处贴标语、搞演出,那种高兴没法形容。”
    “欢迎在台湾的抗战老兵,抗战胜利有他们一份”
     杨老本以为抗战胜利就能回家,和父亲及两个弟弟团聚了。但当时部队还没撤走,内战就打响了,部队遭到了国民党的进攻,就这样他就继续留在战场参加解放战争。谁知这一生都再也没离开部队,一直随部队转战各地,一直到退休。
        如今,身体不错的杨德升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新闻。杨老说,对有关抗战的消息都比较关注。他特别了解到,今年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台湾方面也在进行着纪念抗战的活动。他说,回忆起当年同国民党军队联合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欢迎台湾老兵回抗战故地看看,走走。
    “在台湾的老兵在抗战期间打得很好,欢迎大家都来,战胜日本的8年抗战胜利,有他们一份。”
    如今,杨老虽已87岁高龄,但作息规律,每天坚持游泳40分钟,身体硬朗。他自豪地说,自己的孙子现在也在部队服役,是空军飞行员,他说这是在替他继续保家卫国。离别之际,杨老紧紧握着记者的手表示谢意,这让我们心生惭愧。这双手,虽然看起来可能显得干枯,但是这双拿枪打过日本侵略者的大手,给我们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来源:海峡之声网  2015年08月04日)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