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潘如贵
采访人:王骅书 王礼生 王金鑫 陈于可慧 卢珊
采访时间:2016年7月17日
采访地点:盐城市滨海县东坎镇江南新城华苑27幢24号
整理人:王金鑫
我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中仅有两间草屋和两亩薄田,从十四、五岁起,开始念起私塾,在四十多岁的私塾先生陈作宣的教育下,我与其他九名同学,一起在私塾里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国语》和《大学》,练习毛笔字,先后念了三年的私塾,平时便帮家里割草做农活。由于新四军海潮大队的2连在我的家附近打游击,经常张贴标语,宣传“打鬼子、官兵平等、保护百姓”的革命主张,我深受影响。1944年3月17日的这一天,十七岁的我同小自己一岁的同姓朋友在放风筝的时候,劝对方和自己一起去参军,当时天色已晚,于是两人结伴一起去参加新四军,结果半路上朋友后悔了,但是意志坚定的我仍然坚持了下来,在走了两里路后我来到了恒丰庄(1),当坐在三岔路口休息的时候遇到了哨兵,哨兵问我:“你来干什么哒?”我说:“我想当兵哒!”哨兵又说:“你真想当兵哒?”我回答道:“我真想当兵哒!”于是哨兵立即吹哨叫来了班长潘之美,潘之美问我:“你来干什么啊?”我回答说:“我来当兵哒!”潘之美又问道:“真想当兵呀?”我说:“真想当兵。”于是潘之美说:“那好!那你跟我走。”接着潘之美将我带到了驻扎在当地地主家的2连连部,见到了连部的杨连长与侯指导员,班长潘之美报告杨连长说:“这小家伙要当兵。”,杨连长同样问我:“你真想当兵呀?”我回答道;“嗯!我真想当兵呐!”于是杨连长说:“当兵好呀!我们新四军抗日打鬼子,官兵平等哦!那你家里怎么办呢?拖累不拖累呀?”我说:“家里我不管了!”而当初回去的伙伴将我当兵的消息告诉了由于天色已晚而见不到我心里着急的母亲和婶婶,于是两人来到部队来找我,通信员便报告杨连长说:“潘如贵的妈妈找过来了。”于是连长就问我:“你回不回去呀?你妈妈来找你了。”,我说:“不回去!我既然出来了,就不回去了。”我的妈妈喊道:“你不能当兵呀!把你服侍那么大了!”我说:“你们回去,我既然出来了,就不回去了,我要当八路军(2)!”就这样十七岁的我参加了响水双港人杨希言领导的新四军滨海潮河大队,部队发给了我一支马枪、三颗手榴弹、三发子弹(3),以及一身蓝棉袄军装,当时所在的2连3班的班长对我这个十七岁的新兵也十分照顾,参军后的我平时便在部队接受训练,早上出操,进行跑步,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训练刺刀与射击。入伍七八天后天刚亮,我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仗,当时陈家港的和平军的两三个连,约两三百人出来扫荡,他们强抢百姓的鸡、鸭、猪、羊等牲畜,以及粮食和衣服,甚至强奸妇女,并把南河(4)北边的村子给烧了,敌人当时在南河据有炮楼,我随二连在战壕阻击敌人,壕沟直通东边的陈家港和西边的响水,后杨希言大队长率一连增援我们,在这场战斗中,班长潘之美对我说:“潘如贵开枪哦!打哦!”我打出了两发子弹,还剩一发子弹,班长便告诉我:“别打,别打。”于是我保留了这一发子弹,以保存实力。部队最终打死打伤不少伪军。
几个月后,在1944年当年秋天正值收黄豆的时候,我随部队参加了攻打陈家港的战斗,当时驻守陈家港的有一个营的伪军,于是我所在3班和1班负责抓捕汉奸,3师8旅第24团则负责主攻,游击队于夜里前往原本是土匪出身的汉奸大队长杜瞎子的家中,结果杜瞎子家中有一把盒子枪和一把手枪,负隅顽抗,1班顾班长从房顶上向下放置手榴弹,当场炸死了杜瞎子,而后24团趁夜色干掉哨兵进攻陈港,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结束,这一场战斗中,共俘虏了两百余名伪军,缴获枪支无数,可惜的是陈家港坐落于南北方向,东边有湖,夜间的时候日本鬼子将中间的吊桥收起,于是约一个连的日本鬼子在听到枪声后,便坐着汽艇从海边跑了。此后部队撤离陈家港,在月港(5)召开了庆祝大会。1945年春节过后,由于滨海独立团扩充,于是潘如贵所在的3班被补充为滨海独立团4连,老红军温逢山(6)任团长,我则随部队驻扎在月港,春天四月份时,滨海独立团攻打位于陈家港东两三里路的小北港,由1连负责夜里偷袭,我所在的4连和3连负责阻击来自陈家港的敌人,我们向伪军扔手榴弹,敌人便一片慌张。战斗结束后,滨海独立团在双套夜里同百姓开办庆祝大会,部队搭台唱戏,点着两盏汽油灯,大会开始后,由当时的滨海县政委兼滨海独立团政委的王学明(7)发言,讲述抗战形势,此后分别由部队温逢山团长以及各连队代表发言讲话,并向部队作战有功人员颁发抗币作为奖金,戏台上唱着淮剧,前后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此后,部队在月港开展白日大练兵,部队里每人每天发放三钱盐和三钱油,由我们自己负责生产,将小麦和玉米发放到每个班,自己解决问题到百姓家借磨自己磨,磨好后到伙房称重进行评比,还要自己挖野菜送到伙房,同时训练跳木马、刺杀、投弹、射击,以及摸爬滚打,为大反攻做准备。一直以来部队不仅讲究军事训练,同时还注重思想文化教育,平时独立团里教授我们学习唱歌,高唱《我是一个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还安排排级干部级别的文化教员教授文化进行扫盲,同时学习算术和毛主席著作,包括《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同时平时每天下午晚上,还要开干部讨论会进行讨论交换意见,每周星期六下午开党日,进行交流。同年五月份,我随全团在响水西南方向,离郑集子(待查)十多里的地方,击败俘虏了数百下来扫荡的伪军,在这场战斗中独立团的1连牺牲了很多人,部队缴了敌人一挺机枪。部队进行大反攻后,陈家港等地逐一投降被收复,汉奸徐继泰(8)则投降了国民党。日本投降后,内战爆发,我们也摘掉了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帽徽和国旗,部队也于1946年进行整编,上升为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滨海独立团与阜东独立团合并为华中野战军10纵第84团,团长则姓邓,而我也调任84团警卫连1班副班长,当时的警卫连共一百二十多人,贾勤任连长,李四贵任指导员,身为副班长我仍然还在使用中正式步枪,但是子弹已由过去三发增为二十五发,以及部分手榴弹,同时我还要为部队携带十几发的枪榴弹,还要背负兵部队工厂制作的铁锹,而战士们则携带兵工厂造的洋锹。1946年10月19日至11月1日的涟水保卫战中,第10纵队负责守卫涟水,1师负责增援,我所在的84团死伤两百八十多人,警卫连连长和指导员也牺牲在这场战斗中。
此后我随警卫连在涟水北边抵抗国民党军一个团达二十四小时,警卫连1班班长和另一名班长英勇牺牲,1947年2月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改为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我所在的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第30旅第84团改为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第34旅第101团,当时部队正驻扎在高邮,警卫连的连长告诉时任1班副班长的我说:“团里要补充侦察员,经党支部决定,你调团里当侦察员了!”于是我调任第12纵34旅101团侦察员,后任班长,武器也改用了盒子枪,此时的我随部队驻扎在盐城附近的东坎一带,而11纵队则驻扎在东台如皋一带。1947年五月麦收时节,101团攻打响水口,当时响水口的北边是徐继泰,而响水口中驻扎着国民党的五个连,很难攻克,我携侦察员前往3营传达命令,但结果3营被敌人冲散,7连连长牺牲,我同去的侦察员手臂被打断,在这场战斗中部队伤亡巨大,101团死伤二百余人。此后101团攻打阳河(9),双方死拼,最终才取得了胜利。同年8月的盐南战斗中,11纵与12纵同敌人进行决战,当时天下着小雨和小雪,地上结冰,我随部队在伍佑连续作战五天五夜,3营17连原本一百二十多人最后仅剩十三人生还,炊事员将从仓库拿出的猪肉做成的猪肉面杆饭送到17连时,17连的战士大都牺牲了只剩17人没有人去吃了,炊事员看到后都哭了,战斗中不少战士在壕沟里被冻死,战斗结束后,我因在战斗中作战英勇于1947年火线入党,班长蔡金如介绍的,指导员崔树民让自己填表。当时34旅驻扎在东坎,我则随101团驻扎在坎南乡,县政府送去猪、羊等牲口,同时召开万人大会,在即将过年时,101团调驻於滩,初三时,34旅为配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奉命进军淮南。
1948年2月,我随101团在安徽天长的铜城镇南边两三里处,阻击来自天长六合的援军,102团的一个营负责主攻,最终于当天解放铜城,俘虏了全部一个营的敌人。此后101团进攻古城(10),古城不仅靠着山,同时防守的地方部队异常顽强,结果部队伤亡巨大,101团3连长英勇牺牲,战斗持续两天两夜,敌人在撤退时还销毁了带不走的机枪等武器。紧接着准备进攻位于古城南边离六合不远的竹镇(11),当时的101团团长姓朱,副团长周振宣,参谋长为河南人的乔志阳,副团长带着我们几个人前往竹镇侦察敌情,得知敌人夜里从南京上海方向调集两个师直奔而来,情况危急,我们立即返回,结果刚过桥,敌人便赶到,炮兵连和敌人率先交火,炮兵连牺牲了很多人,于是2营4连紧急前往支援,结果整个部队被敌人包围,战斗持续到半夜,我随部队进行突围成功撤退,但是在撤退两三里路后,北边的敌人赶到,结果34旅文工团却为敌人俘虏。此后34旅以三个团的兵力在四十里长山(12)牵制敌人十三个团的兵力,以便刘邓大军成功进入大别山,前后一共持续三十八天,四十里长山环境恶劣,四处都是国民党的乡政府和区政府,百姓都被赶走了,部队没有吃的,潘如贵他们只能挨饿作战,虽然敌人中青年军实力弱很好击溃,但终归敌我兵力悬殊,在牵制敌人三十八天后,潘如贵随部队从津浦路(13)突围,在突围的过程中来自湖南的101团2营王营长英勇牺牲,之后部队突围至青阳(14)古良县,攻打洋河,在青阳补充新兵,进行百日大练兵实行训练,并在洋河当地进行批斗地主、三察三审、诉苦,在过程中潘如贵带头迎苦,在休整期间,部队里给潘如贵他们每人发放棉衣和两双鞋,然后部队向北进军攻打徐州,潘如贵他们在赵等车站同一个营的国民党军交火,最终消灭敌人,而后12纵队同11纵队一起追击黄维兵团,当时情况紧急,潘如贵他们只顾跑步前进,将背包丢弃,都来不及吃饭,于是百姓们站在路边给他们递馒头吃,一天行军一百二十里,最后一直追到安徽的灵城(15),包围住国民党的一个师,于是12纵队主攻东门,13纵主攻西门,当时的临城外有护城河还有铁丝网和树桩,我们从七八里外便开始挖掘战壕,直到城外,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部队虽然伤亡很大,但最终消灭了敌人,我所在的部队也付出了伤亡两三百人的代价。
1949年1月,我随部队驻扎在安徽来安(16)过年,当时的部队有三分之一的人员由国民党军反正过来,此后渡江战役中,部队由扬州六圩(17)渡江,在渡江过程中,我们遭遇国民党两艘军舰袭击,102团团长不愿当俘虏跳江而死,而101团1营作为前锋打前站,部队渡过江后,由镇江坐火车前往南京,经南京东门进入南京。1956年,已是连长的我认识了正在做副乡长兼妇女主任的王素琴,两年后我们结婚,那时的王素琴还不到二十岁,此后我们共育有三男一女,1978年已是大尉营长的我,转任浙江温丽(待查)人武部训练科长,同年以行政十七级退伍,国庆过后,调至东坎镇,任党委副书记,升至行政十六级,82年国家干部年轻化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