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兰芳:在粟裕关怀下的抗大九分校

发布时间:2021-05-30 10:44   本文被浏览过:

 抗大九分校隶属于新四军一师。在师长兼校长粟裕的直接关怀下,在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艰苦环境里,一面战斗,一面学习,锻炼成长为一所具有以战斗、保卫、学习特色的分校。
        粟裕历来重视军队干部的培训工作。1941年1月新四军重建军部各师,4月成立苏中军区,粟裕任第一师师长兼军区司令员,后来又兼任政委并任苏中区党委书记。在全面主持苏中党政军工作和战斗频繁的情况下,他全局在胸,从战略高度把培训干部的工作放在重要日程上,在建立和健全领导机关的同时成立了苏中抗日军政学校。1941年9月开始筹建一师抗大分校。当时新四军军部抗大五分校训练部副部长谢云晖奉命率一部分干部和学员来到苏中,与苏中抗日军政学校合并,成立“抗大苏中大队”,是为抗大九分校的前身,有学员600余人,大队长吴肃,政治委员谢云晖。1942年5月,抗大苏中大队改名为抗大九分校,粟裕兼任校长、政委,教育长张日清,后由杜屏接任,政治部主任谢云晖,副主任刘亚奇。1943年2月,一旅、三旅、十六旅的三个教导大队和苏中党校并人九分校(此前十八旅教导大队已并入),统一编为三个大队,十个中队和一个直属党训队,全校共1200余人,粟裕仍兼校长、政委,刘季平任副校长,教育长杜屏,政治部主任张崇文,副主任姚耐,参谋长廖昌金,此是九分校的鼎盛时期。1943年7月撤销大队建制,缩编为五个队。1944年5月学员全部毕业,校部机构和留下的干部转入新建的苏中公学。前后近三年时间,九分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苏中抗日根据地,地处长江黄海之滨,与日伪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宁沪地区隔江相峙,是日伪的重点“扫荡”、“清乡”地区,战斗频繁,环境险恶。抗大苏中大队成立后,在粟裕直接领导和指挥下,随师部行动,一面战斗,一面学习。在1941年10月至1942年4月的七个月中,参加过七次反“扫荡”战斗。1942年5月在海门县的海复镇改名为抗大九分校后,栗裕便为九分校能觅得一相对稳定的地区进行教学而筹划。但是,6月中旬即遭敌人九路“扫荡”,九分校跳出封锁圈,乘木帆船在海上飘流十多天,北航琼港登陆后,又逢日伪大举“扫荡”东台地区,九分校迅即转移至盐阜地区。12月,陈毅军长亲自到九分校作反“扫荡”动员,决定九分校再返苏中。在建校一年时间里,九分校行军移营百余次,行程3000余里,平均每周行军移营两三次,每次约20里。在这样的战斗环境里,教学始终没有放松,充分利用战斗、行军的空隙,上课,讨论。即使在黄海的木帆船上的十多天,不少同志晕船呕吐,仍坚持以船为单位,组织授课、读书、学习、讨论。一年中培训毕业700多学员。
        1942年底,获悉日寇将加紧对苏中地区进行“扫荡”、“清乡”。为使九分校有一相对稳定的教学环境,在粟裕主持下,区党委和师部研究决定九分校南下16旅驻地苏南溧水地区。渡长江,过宁沪铁路封锁线,经过长途行军,于1943年2月中旬到达溧水县的铜山地区。但是时间不长,国民党顽固派再次掀起反共高潮,顽军包围我九分校和16旅马丰地,妄图消灭我江南新四军主力,扬言创造第二个皖南事变。装备优良的顽军主力52师、192师于4月12日凌晨向西线我九分校防御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九分校全体干部、学员奋起抗击,打退了顽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阵地巍然不动。粟裕心系九分校和16旅的安危,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特别是保存九分校的学员、干部,他急电16旅掩护九分校突围,转入敌后待机北上。经两昼夜激战,九分校于14日突出重围,然后渡江北上至二师淮南地区。这次反顽战斗中,九分校全体同志表现了高度的英勇顽强、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伤近100人,亡108人,他们中间有老红军干部(其中团干三人),也有新参军的青年学生,还有归国抗日的华侨青年,损失是重大的,但要不是粟裕及时电示避免与顽军硬拼,则后果更不堪设想。九分校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流动于苏中一、二、三、四分区,辗转三师盐阜区、六师苏南区、二师淮南区、四师淮北区,始终得到粟裕的关怀,他亲自到校视察指导工作,为学员作报告,给九分校的干部、学员以很大的鼓舞和教育。
        粟裕很关心九分校的教学方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实践需要出发,从学员的具体情况出发,提高教学质量,迅速有效地培养部队需要的人材。1942年,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去海复镇垦牧公司九分校视察并亲自听课,听到某教员讲战术课,只是照本宣读,讲得太宽太空,课后便找这位教员交谈,指出讲课一定要分清团营干部和连排干部不同对象,不能照搬教材,要有所取舍,使学员听得懂,用得上,求精、求实、实用。九分校认真贯彻粟裕的指示,除政治思想、形势任务、军事理论等共同的科目外,根据不同的对象有所侧重。如干部队的学员,他们有实战经验,则通过学习,帮助他们总结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特别侧重近战、夜战的教学。在方法上,野外演练多于课堂讲授,研究战例,总结实战经验等。干部队的工农学员文化水平偏低,影响他们军政素质和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九分校便用50%甚至80%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文化教育。每个队派两三名文化教员,除教语文识字外,还有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常识等课程。他们初步掌握了文字工具和基础知识,便获得了学习军事政治和专业知识的钥匙。学员学成回到部队后,面貌一新,各方面获得迅速提高。
        要办好抗大,必须有好的领导班子,好的教员,好的学员。这也是粟裕经常关心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党委和师政治部选调一批政治上强、领导工作经验丰富,又有专长的干部到九分校工作,如副校长刘季平是有名的教育家;教育长杜屏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教育工作经验;前任政治部主任谢云晖是军部抗大五分校的训练部副部长,后任政治部主任张崇文是一师政治部宣教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兼主任政治教员姚耐,政治教员、文教股长鲍汉青,宣教股长杨芝均是日本留学生。还有一位日本兄弟冈本进,教日语和刺杀、武器知识。同时还调一些优秀知识青年干部担任文化教员。请领导同志作报告,除师长粟裕、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多次到九分校作报告外,陈毅军长三次到九分校作报告,副军长张云逸、四师师长彭雪枫、华中局社会部部长潘汉年、华中局宣传部长彭康等,都曾到九分校作报告或讲课,收到很好的效果,并给学员以极大的鼓舞。对学员要求也很严格,对不符合要求,学习又跟不上的学员,则退回部队另调。正因为领导班子强、师资素质好、学员要求严,所以能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干部输送到部队去。
        抗大九分校在三年时间里,一共办了五期,毕业学员3300余人,成为一师、六师的建军和战斗骨干,后来有不少同志在军队和地方的工作岗位担任了重要职务。他们忘不掉九分校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并深深怀念着那段紧张的战斗和学习生活,深深怀念着兼校长粟裕同志。

        (来源:《抗大历史研究》总15期 )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