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坚:难忘的教诲——忆刘少奇同志在抗大五分校片段

发布时间:2024-04-17 14:57   本文被浏览过:

       五十八年前,我曾有幸聆听少奇的教诲,虽然时过多年,但当时的情景,仍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欢迎会
       1940年,我怀着抗日救国的志向,走出了中学的校门,从如皋来到盐城抗日军政大学五分校学习。记得在皖南事变后的一天,中队长通知我们,晚上参加欢迎胡服的会。我们听了非常高兴,因为大家早就知道胡 服就是刘少奇。晚饭后,全体师生立即聚集到大礼堂,这座礼堂非常简陋,讲台上无桌椅,讲台下的凳子是用旧砖头砌成的一条条长墩子。整个礼堂内只有一盏汽油灯。然而,师生们情绪很高涨,战斗歌声此起彼伏,会场气氛异常活跃。这时,校长陈毅宣布欢迎会开始,他说胡服今后将在我们这儿工作,今天开的是欢迎会。接着就请胡服讲话。在热烈的掌声中,少奇步履稳健地走上讲台。他在讲话中首先分析了形势,明确了抗大的方针,勉励我们要在党中央和毛主席领导下,刻苦学习政治军事,将来分赴各个岗位能挑起革命的重担。少奇讲话的声音不高,又无讲稿,但深深吸引着我们,1000余人的会场里鸦雀无声。当讲到我们的任务时,他微微提高了声音说:“我们八路军、新四军不仅是同敌人打仗的战斗队,而且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工作队,要做到拿起枪杆能上战场,拿起笔杆能写文章,拿起书本能上课堂,拿起锄头能种庄稼。敌人可能要干扰和破坏我们的学习,我们就更要意志坚定,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任务。”这坚强有力的话语,使人听了心明眼亮,精神振奋。

野外课堂
       抗大的生活异常艰苦,师生们穿的是老粗布,吃的是高粱米,睡的是地铺。夏天无蚊帐,冬天无垫被,每人一条小被还是薄薄的。但是,大家从不叫一声苦。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少奇和我们过着一样的生活,他穿一件深灰色的旧棉布短大衣,经常同陈毅等领导同志来到学生宿舍,问寒问暖,促膝谈心,许多同学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皖南事变后,盐城一度作为新四军的军部和抗大五分校所在地,曾受
       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和封锁。鬼子的飞机更是经常来骚扰,又是丢炸弹,又是扫机枪,这就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更大的困难。为了躲开敌人飞机的袭击,校部干脆给每人打了张小板凳,白天跑到城外的乱坟堆里上课。当时少奇给我们讲授党的性质和任务,也同我们一起来到野外。数九严寒,少奇衣着单薄,站在刺骨的寒风中讲课,音调是那么坚定有力,神态是那么镇定自若,使我们很受感动和鼓舞。

一次紧急会议
       1941年阴历1月11,北风怒吼,寒冷异常,日寇突然出动了十五架飞机,在盐城上空狂轰滥炸,无数房屋被炸毁,我们的宿舍也成了一堆瓦砾。当天晚上,校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少奇在会上作了政治动员。少奇同志气愤地说,国民党反动派不抗日,制造皖南事变,打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帮了鬼子的忙。盐城是新四军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将成为敌人的主要袭击目标。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立足于打;另一方面,又要争取和平、争取团结,一致对外。会场上群情激愤,热血沸腾。少奇同志挥着右手,冷静而沉着地继续说:“你们有顽强的革命斗志和英勇杀敌的精神,这是很可贵的,但干革命要讲究战略和策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二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革命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要依靠三大法宝,这就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这三个法宝缺一个也不行。”接着,他对三大法宝的意义和重要性作了详细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师生们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

在毕业典礼上
       1941年7月7日在大礼堂举行毕业典礼。陈毅首先讲了话。我作为一大队毕业生的代表在会上发言,表示决心:“党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党需要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发扬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到了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少奇同志紧紧握着我的手,满面笑容地说:“好,就希望你们这样去干!”陈毅也握着我的手问:“你今年几岁了?”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红着脸回答:“十八岁。”当时,陈毅同志还送了我一本《政治常识》小册子。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他的光辉业绩将永世长存,并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征途上胜利前进!

       (来源:《抗大历史研究》总19期)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