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
三
四
(来源:《抗大校友回忆录选集(下)》)
抗大五分校的成立,是新四军华中部队在刘少奇、陈毅领导下,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向华中敌后发展的战略方针而赢得一系列重大胜利的结果。1939年11月底,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自延安到达津浦路西淮南地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中原局在1939年12月至1940年2月三次开会讨论华中的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决定华中我军执行向西防御、向东发展、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同时建议中央,命令八路军一部南下,新四军主力北上,大力发展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
黄桥战役的胜利和狮子口两军会师,完全打开了苏北抗日斗争的局面,为整个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奠定了基础。此时,蒋介石正在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日本侵略军也在集结兵力,伺机向苏北进行“扫荡”。为了统一指挥华中地区各部队,中央军委命令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任命叶挺为总指挥,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陈毅为副总指挥,赖传珠为参谋长;在叶挺未到以前由陈毅理总指挥。10月下旬,刘少奇率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近千名干部抵达盐城。华中总指挥部于11月23日在盐城正式成立。
1940年11月,华中总指挥部决定成立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陈毅兼任校长、政治委员,赖传珠兼任副校长,冯定任副校长兼政治部主任,谢祥军任教育长,谢云晖任政治部副主任。五分校是以江北军政干校和苏北抗日军政学校为基础组建的。江北军政干部学校隶属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由张云逸兼任校长,赖传珠兼任副校长,谢祥军任教育长,刘毓标任政治处主任,共辖三个大队。其中两个大队由谢祥军、刘毓标率领,随同刘少奇从淮南地区到达苏北盐城。淮南地区还保留校部及一个大队,1941年5月在它的基础上扩建为抗大八分校。苏北抗日军政学校隶属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由陈毅兼任校长,冯定任副校长, 谢云晖任政治部主任,于1940年10月开学,随军到盐城合并于抗大五分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于1月20日公告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1月28日以华中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新四军新的军部。抗大五分校改为隶属于新四军军部由军部直接领导。
抗大五分校成立后,由于南北两个方面大批干部的到来而加强了各级领导骨干和教学力量。从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先后到达抗大五分校工作约近百人。其中一部分是由薛暮桥率领先期撤离皖南的教导总队部机关干部和训练处所辖教育干部,除少数人被留在一师或二师地区工作外,大部分到了抗大五分校。如训练部的军事教育科副科长王太然,政治教育科科长姚耐,担任队干部,如原政治文化教育科科长陶白、军事教员陈铁军等。
1941年6月初,从华北抗大总校派来的华中大队,由洪学智率领到达苏北盐城经陈毅代军长,刘少奇政委接见后,决定都到抗大五分校工作。抗大五分校在6月8日召开了盛大的欢迎会。为了支援华中抗大分校,总校于1940年6月曾派遣一个华中大队到淮北地区,加强四分校。这是第二个华中大队,于1940年11月组成,由原总校四团团长洪学智负责,并配备了政治处主任吴盛坤,军事主任教员杜剑华,政治主任教员孙达生等。全大队连同一部分工勤人员在内,有130余人。经总校代校长滕代远、教育长何长工、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开会动员之后,华中大队于11月9日从河北邢台县浆水镇出发,经过六个省,在路上走了半年多,行程2500里,终于战胜艰难险阻,全部平安抵达盐城,胜利地完成了支援华中分校的任务。
上述两方面的干部调到抗大五分校之后,军部重新确定了五分校的领导干部。校长、政委仍由陈毅兼任。任命洪学智、冯定为副校长,谢祥军、贺敏学为正、副教育长,余立金、吴胜坤为政治部正、副主任,薛暮桥、谢云晖为训练部正、副部长。在此之前赖传珠从1941年2月起,已不再兼任副校长,但仍过问抗大五分校建设的重大问题。
抗大五分校共举办两期。第一期从1940年11月到1941年5月。因为有部分学员是陆续到来的,开学典礼在1941年元旦举行,中间有一段时间进行反“扫荡”,到5月1日举行毕业典礼。教学时间约近六个月。这一期学员共1478人,其中江北军政干校编来400余人,苏北抗日军政学校编来400余人,其余600多人系新招收的学员。当时学员的来源,包括两个干校招收的学员,一部分是从部队调来的连、排、班级干部,以及少数营团级干部;一部分是从上海、江南以及苏北、皖东地区招来的青年学生,还有不少爱国华侨青年。上海地下党有计划地从已暴露身份的党员和进步群众中抽调保送部分学员。同时,抗大五分校和苏北抗校先后在营溪、黄桥、海安、东台等地设立了招生处,欢迎各地青年学生前来报考。大体上,由上海党组织动员输送的学员沿途有交通站派人接送,有些人还带了用密写药水书写在衣襟或旧报纸上的组织介绍信;自动前来报考的上海和当地青年,则要经过简单的考核,录取者必须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五分校第一期共12个队,编为三个大队,有两个队直属校部。一大队是军事队,以从部队抽调的学员为主,辖四个队,大队长严昌荣,教导员黄瑛。一队和四队分别培训连级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二、三队培训班排级干部。二、三大队是政治队,各辖三个队。二大队大队长×××,教导员石炎,辖五、六、七队;三大队大队长周长胜、教导员朱讯,辖八、九、十队。二、三大队以招收的知识青年为主,也有少数地方干部。其中,五、六队学员文化程度高些,高中生不少。直属校部的是女生队、军部责成代管的炮兵连和一个警卫连。
1941年2月,苏中泰州地区国民党地方实力派、苏鲁皖边游击总指挥部副指挥李长江率部投降日寇。陈毅亲率一师主力进行讨伐,攻克泰州。2月18日,日军为援救李长江部,由扬州、高邮、如皋同时出动,侵占我东台、海安等地。苏北日军亦配合出动,进逼盐城,企图南北夹击,摧毁我苏中、苏北刚刚开辟不久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五分校第一期的学员经受了1941年2、3月间春季反“扫荡”的考验。一大队调到盐城以北配合三师进行蚕反“扫荡”作战,参加了收复上岗的战斗。二大队也担负战斗警戒任务。校部和其他各队撤到盐城以西,并抽调一部分干部和学员支援盐城地方工作。在上岗战斗中,一队队长程贤义等四位同志壮烈牺牲。后来全校举行了追悼会。在春季反“扫荡”中,五分校作战伤亡、失踪及其他减员216人。第一期各队于4、5月间陆续结束,实际毕业分配的学员1262人,包括女生129人。
第二期从1941年5、6月到1942年初。各队学员陆续来到,全校在7月正式开学,中间经历了两个多月夏季反“扫荡”,教育时间亦近半年。这期有学员1526人,全校共十三个队。女生队分为两个队,女生一队、二队。新设培训营、团级干部的上干队。原有各队培训对象与第一期相同。大队建制,开学初期与第一期相同。大队干部在6月份进行了调整,一大队大队长何东江,教导员黄瑛;二大队大队长张兴发,教导员于辉;三大队大队长田培芳,教导员朱讯(后由吴凡吾接任)。1941年夏季反“扫荡”期间,训练部副部长谢云晖带领三大队的两个队前往苏中地区活动,1941年9月与一师抗校合并,称抗大苏中大队。它是1942年扩建为抗大九分校的基础。
1941年7月,日伪军在盐阜地区进行大“扫荡”,企图围歼华中我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7月20日,日军分四路进攻盐城。军部撤向阜宁地区,抗大五分校奉命在盐城以东地区进行反“扫荡”。五分校副校长洪学智兼任盐城卫戌司令,撤出盐城后率领一个大队配合三师抗击日军,在北闸、南洋岸等地进行阻击和袭击战。后全校在洪学智率领下,在串场河以东的盐东、东台沿海狭长地带活动,几乎天天行军,出入草滩,加以海边人烟稀疏,不仅村庄极少,连单家独户的草棚也往往相隔几里,粗粮、淡水供应都很困难。在夏季反“扫荡”期间,苏北、苏中两区军民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胜利地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1941年9月五分校除了前往苏中的两个队未归还建制外,全部回到靠近军部的阜宁王桥口、硕集休整,恢复上课。洪学智调任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兼盐阜军区司令员,冯定调军政治部工作,由韩振纪任副校长。10月五分校迁往阜东县的东坎、八滩。二期各队在1941年12月底以前先后结束。全校在1942年元旦举行了毕业典礼。这一期毕业学员共1257人,内有女生240人。
到1941年12月,华中敌后北起陇海路、南到长江、西至津浦路、东到黄海的广阔区域里已建立苏中、淮南、苏北、淮北四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一、二、三、四各师分别在这四个行政区坚持斗争,还建立了军区。五师活动的鄂豫边区、皖西地区,六师活动的苏南地区和七师活动的皖江地区相继打通了与军部的交通联系。华中各地已有两个抗大五分校,另一些地区创办抗大分校的条件也已成熟。随着新四军主力部队的扩大和频繁的战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通过抗大分校短期训练的途径来尽快提高干部的军政素质和领导水平。同时,华中敌后斗争越来越尖锐,战局变化很快,军部举办规模过大的干部学校,活动很不方便。因此,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央军委华中军分会和新四军军部决定,以抗大五分校为基础成立抗大华中总分校;再从原来的五分校抽调一部分干部组建新的抗大五分校,划归三师领导。
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抗大华中总分校仍由陈毅兼任校长,韩振纪任副校长,谢祥军任教育长,薛暮桥为代理政治部主任。1942年1月4日,总分校召开全校干部大会,陈毅前来参加并讲了话,祝贺总分校正式成立。新建立的总分校比较精干,只招收少量学员,主要轮训军队团营级干部,培训参谋、工兵干部。抗大华中总分校成立以后,其任务是:“统一领导华中各抗大分校的工作,建立华中统一的军事学校教育制度。”决定“总分校并接受抗大总校的领导,成为总分校组成部分”。“华中各抗大分校接受总分校领导,成为总校的组成部分。各旅、团教导队按各分校的领导,成为各分校的组成部分”。要求“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建立完整的,统一的军教制度,建立工作的报告制度和检查制度。”全校共五个队,一队培训团营级指挥员,二队培养团营级政治干部,三队培养连级军政干部,四队培养团级司令部参谋,五队培养工兵技术干部。学员约300人,其中一、二队学员以营级干部占多数,有部分团级干部,以及少数优秀资深的连级干部。原定学制,一、二队为一年,另三个队为八个月。总分校办了一年,只招收一期学员。
为了加强对抗大华中各分校培训工作的指导,1942年8月1日,在苏北阜东(今滨海)县东坎召开了华中抗大总分校与各分校的工作会议。陈毅亲自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对会议中发生争论的问题作了总结。会议的主题是研究总分校和各分校的教育内容,包括教育方针、制度、计划和教材,总结过去工作,并交流各分校和教学经验。讨论过程中,关于教育内容,有的同志发言偏重于强调讲授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如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等等,认为前一段只讲一些属于政治常识的课程,过多地强调联系实际,不符合抗大的办学方针。多数同志不赞成这种看法,认为教育内容的确定必须考虑敌后的战争环境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少而精的要求;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必须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原来抗大华中各分校并不是不讲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而是主张马列主义要中国化,能为学员所理解并运用;学校整个政治教育都贯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经过热烈讨论,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陈毅也肯定上述多数同志的意见,说我们教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陈毅在会议的总结中,根据党中央关于整顿三风和关于学校教育的决定的精神,着重阐述如何正确理解抗大的教学方针,批评了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他说,“理论与实际一致,所学与所用一致(做什么学什么),教育与作战联系,这是我们军队教育上、学习上应该采取的三大原则。”“华中各抗大应根据实践去讲授理论,根据理论去总结实践,作为教育与学习的总方针”。“教员的任务不仅限于讲解书本,而在于帮助学生如何去运用书本知识,以总结其本身的工作经验。学生的任务,不仅限于照读讲义和课目,而在于能领会课目讲义所包含的精神和实埂,并能进一步启发他对实践经验的了解并提高他今后指挥作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实践而学习理论,为了打胜仗提高工作而进学校,为了养成一批军队工作干部才办抗大。”陈毅同志的讲话从根本上提高了全体与会者对于教育方针的认识。这次教育会议,在华中抗大各分校的历程中是一次比较重要的会议。
总分校还通过文件、电报,交流各分校的情况和经验,提供教材,对各分校的教育思想、业务工作进行指导。这一年里,在整个华中的各个地区,抗大分校发展到五所,从各分校、随营学校到教导队,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一个教育网。
1942年12月,日军又在苏北地区集结兵力,准备以盐阜区为重点,对新四军军部及其直属队进行“拉网”大“扫荡”。新四军军部决定机动指挥作战,于年底向淮南地区转移,在1943年年初抵达盱眙县黄花塘。抗大华中总分校随同军部一道转移,到达牛沛湾。这时,根据华中局和军部关于精兵简政、缩小机关、减少单位、加强基层的指示,将总分校干部、教员和学员全部分配到部队和各分校。副校长韩振纪调三师,政治部主任余立金调任二师政治部副主任,训练部长薛暮桥奉调率领抗大总分校、华中局党校和华东大学的50~60名教员、干部前往延安。华中总分校就此结束。薛暮桥调至山东工作。
抗大五分校隶属新四军三师建制时,原五分校为它配备了干部;学员留下四个男生排,两个女生排,组成地干队,一同划归三师五分校。其中有一个班是马来西亚归国的华侨青年。三师抗大五分校,开始由三师师长黄克诚兼任校长(几个月后改由钟伟任校长),吴盛坤任政治委员,张兴发任副校长,庄林任教育长,后由王信虎接任,于辉任政治处主任。1942年只招收训练了一期学员,有1000余人,十一个队,一至四队为军事队,五至十队为政治队。十一队是外籍人员队,主要是朝鲜人。教育长王信虎就是朝鲜劳动党派来领导十一队学员的。1942年底,为了对付敌军“拉网”式“扫荡”,实行精兵简政,三师师部决定暂时停办五分校。
抗大五分校停办约一年半。1944年6月,苏北敌后形势大为好转,三师所部开始准备迎接战略反攻,需要加强对已有干部的轮训,并吸收大批知识青年培训为新的干部。经三师师部决定,抗大五分校恢复建制,任命谢祥军为校长,吴盛坤为政委,张兴发、沈铁兵任副校长,庄林任教育长,唐克为政治部主任。五分校这一期在苏北地区扩大招生。苏北根据地以至上海、南京等地青年学生,闻讯纷纷前来报名。全校共设九个队,有学员1200多人。其中三个队400多学员,来自部队干部;另六个队800多学员,是知识青年报考录取的。这一期一直办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学员全部毕业分赴前线。有两个知识青年队随同新四军第三师北上,到东北后分配做地方工作。抗大五分校的校部改建为盐阜区独立旅的司令部。这样,抗大五分校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宣告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