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其震:三赴香港会见宋庆龄

发布时间:2024-01-31 16:07   本文被浏览过:

浪淘沙
红透半边天,
并日争妍,
劲松挺秀入云端。
许国以身长画卷,
九十余年。
世界史无前,
匹马当先。
阵头挥洒笔如椽。
大义凛然谁弱质
天下双肩!
 
       以上这首词,是我在今年5月,为了祝贺在病危中的宋庆龄同志被中共中央批准入党,并被人大常委会授予国家名誉主席称号时写的。当时,我一直在默默地为这位九十高龄的老人祝福希望她早日恢复健康,重新回到她的战斗岗位,为党为国为人民继续做出新的贡献。不料,昊天不吊,这位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老前辈,病情恶化急转直下,不久就同我们永诀,而我写的这首词竟然成了一首挽歌! 
        宋庆龄同志,我是1938年冬第一次在香港会见过的。1938年是一个炮火纷飞的年头。当时我负责新四军全军的军医创建工作,新四军也刚刚挺进江南,同八路军南北呼应,形成抗击日寇的铁壁铜墙。蒋介石名义上抗日,实际上继续反共,经常扣发新四军的军饷和供给,医药器材的供应他一概不管,完全要靠自己募捐。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新四军伤亡很大,许多干部战士还患有肺结核、胃肠病、慢性溃疡等,很多人生疟疾,长疥疮,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也很多,医药器材的需要量很大。而且,随着战争的发展,部队控制的地区不断扩大,参军人数不断增多,特别是处于缺医少药的当地居民纷纷要求就近看病治病,敞开供应,医药器材日益缺少。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这年的秋天,宋庆龄的一位朋友、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从武汉撤退到皖南,访问新四军。叶挺军长根据史沫特莱的建议,派我前去香港会见宋庆龄同志,争取她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的支援。那是1938年冬天,我将史沫特莱用打字机打在一方丝质白手绢上的信件缝在衣服里,带了一些自己拍摄的反映新四军战斗生活和医务工作实况的照片,连同染有斑斑血迹的日军军旗和打穿了孔的钢盔,以及日本士兵家信、护身符等战利品,还有我自己拍摄的小型电影胶卷,经过化装,秘密前往上海。
        当时上海已经沦陷。根据在军部拟定的计划,首先会见密勒氏评论报主笔鲍威尔,经过鲍威尔会见英国驻华大使寇尔和女青年会总干事耿丽淑,经过耿丽淑会见其他一些中国进步人士,如韦悫、张似旭、吴大琨等等。他们用我带去的实物和照片,举办了一个介绍新四军战绩的展览,邀请上海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我和他们在跑马厅餐厅开了一次会以后就买了一张去香港的船票。
       到了香港,经过廖梦醒同志,很快就会见了宋庆龄。我把史沫特莱打在手绢上的那封信亲自交给了她。她说,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名字)的报道我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上已经读过了,你们缺医少药的情况我是知道的。她接着说,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保卫中国同盟已经在香港成立,国际上主持正义的一些团体和个人都在响应保卫中国同盟的号召,已经有不少捐募得来的医药器材和其他救济物资运到了香港,上海也成立了组织,建立了仓库,除了从香港带回去一部分外,还可以从上海运回去一些,她已经通知上海的耿丽淑了。她还说,叶挺军长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北伐时他就一直冲在前面,现在又是他冲在最前面去了。看样子,她对过去北伐那股一往直前的劲头是很怀念的;对当时蒋介石节节败退,军心涣散的势头,是十分沉痛的。最后还对我说,她完全同意叶挺将军的看法,军医工作对鼓舞士气非常重要,军医工作做得好,胜利就有保证等。这次会见以后,新四军从香港和上海通过党的各种渠道,得到了一批急需的手术器械和大量药品,以及其他食品、被服、文化用品等救济物资。当时有一种名叫“白浪多息尔”的最有效的消炎药(磺胺的前身),是世界上刚刚生产、国内还没有用过的最新产品,也从上海运到了新四军。这就大大加强了新四军军部和各支队的医院的医疗工作。
      1939年,我第二次会见宋庆龄同志。当时也是冬天,我陪同叶挺军长从重庆飞到香港。我们一同到宋庆龄的住处,看到她衣着朴素,做饭没有厨师,生活十分俭朴。宋庆龄见到叶挺,兴奋异常,特意从她弟弟宋子安家里借来一位厨师做了一桌菜,有蛇羹,款待新四军的使者。他亲切地同叶挺和我谈论国内外的局势,介绍保卫中国同盟为支援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而开展的各项活动。早在我们到来之前,已经有了一大批捐募得来的救济物资存放在仓库里。有一天,她还偕同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人员和我一起,亲自到仓库做分类、点数、登记的工作。叶挺军长和我到军部后,很快就收到了这批珍贵的物资。干部战士都交口称赞: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最令人敬佩的是,宋庆龄同志在孙中山先生健在的时候,就接近我们党;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她仍然继续坚持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始终跟我们党一条心,生死与共。当她听到蒋介石挥舞屠刀,阴谋制造了血腥的皖南事变之后,寝卧不安,十分焦虑,并立即和何香凝先生等联名致电责问蒋介石,严正指出:“弹压共产党则中国有发生内战之危险,今后必须绝对停止以武力攻击共产党,必须停止弹压共产党的行动。”并盼望早日见到新四军的同志,了解皖南事变的全部真相。当时刘少奇政治委员和陈毅代军长决定委派我又一次去香港,当面向宋庆龄同志介绍皖南事变真相,让她放心。
        宋庆龄见到我,头一句话就担心地问:“我们这次损失这么大,还有力量吗?”我向她详细地转述了刘少奇同志和陈毅同志的话,并说:“请您放心,党中央和毛主席都在延安嘛。”她听到这句话,开心地笑了,轻声地说:“啊,延安……”。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又为新四军筹集了一批物资,通过各种渠道,运送到新四军。
       后来,我随同刘少奇同志到延安,在枣园见到毛主席时,向主席汇报了宋庆龄同志悉力支援新四军的光荣业绩,主席对宋庆龄同志是很赞赏的。日本投降后,宋庆龄同志还一直利用她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后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继续为各个解放区募集大量物资。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她秘密地为解放区筹集药品不少物资,其数量之大,一时难以统计清楚。只记得,仅华东军区一次转移中,就用了五百名民工搬运了一天多。
       宋庆龄同志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老同志。几十年来她做的工作,都是我们党所需要做的工作。虽然她当年在组织上还没有入党,但是,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党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公开做不到的一些工作,她都给做到了。党中央在她弥留之际,批准她入党,人大常委会授予她国家名誉主席称号,她是当之无愧的。
       宋庆龄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大量的非常艰巨的工作,但是她一直是虚怀若谷,经常谦逊地对别人说她“没有做什么”。不仅如此,她反而经常把自己的功劳推给别人。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我最后收到她的一封回信。事情是这样的:去年2月党中央十一届五中全会彻底为刘少奇同志平了反,恢复了名誉。为此,我同样写了一首《浪淘沙》词。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把它译成英文,送到国外发表了,还对我当时经常出入解放区的情况作了一些叙述。我在4月8日把艾黎同志送给我的这张报纸寄给了宋庆龄同志,同时还在信中简单地对她当年给予的帮助表示了感谢之情。过了不到一个星期,我就收到了她的回信。回信是这样写的:
沈其震同志:
       展读四月八日来信和所附浪淘沙词一首,并艾黎同志英译文,往事呈现眼前。
       十年浩劫,使党的某些干部身入囹圄。今天,冤案逐日昭雪,党的老干部重返工作岗位,怎能不为此高兴!
       往事已过,老骥伏枥,一定为祖国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曾为解放区的医药物资作过一些支援,那是微不足道的;而如你一样的干部却冒了生命危险为此而奔波。
       此复即致
敬礼!
                                            宋庆龄一九八零年四月十四日
       今天,在我写这篇回忆文章的时候,又反复阅读了她的这封回信,使我感动得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她忠肝赤胆,胸怀天下安危;她不怕风云诡谲,能尽其在我;她藐视征途城险,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边。这样的人,是无私无畏的人,是无骄无作的人,像她这样的人,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来源: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