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英:小剧团挑大梁——穆店前线剧团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4-04-12 16:00   本文被浏览过:

       1942年我才20多岁,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那年春节过后,在淮南中学读书的几位儿时朋友,趁着寒假要组建一个剧团,约我参加,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剧团宣告成立后,出任团长的是刘广新,副团长是雷长春(他们后来都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主要骨干演员黄焰祥(以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陆方(曾任北京部队某师政治部主任)和他妻子杨琴,还有苗沛、齐阳生、侯玉南、杨万福等进步青年,他们都是吹拉弹唱的好手。剧团一开始大约有20多人,除了七八个学生外,还有小学教师、青年农民和街道上的青年。大家虽然出身不同,文化差异很大,但志趣相投,都奋发向上追求真理,都想报国杀敌。大家唱着革命歌曲,跳着大秧歌,打着腰鼓,吹着唢呐,朝气蓬勃,剧团一建立就成了一个纪律严明、团结奋进的战斗集体。那时,中共盱眙县委办公地点就在离穆店五里的马湖村,县里的“青抗”看了我们的演出后,就把我们的小剧团定名为“穆店前线剧团”。这使我们深受鼓舞,我们白天外出写宣传标语,帮助军抗烈属做农活;晚上就排戏、演戏、搞宣传。虽然每家经济都很寒薄,但勒紧裤带,吃糠咽菜,从不叫苦。只要锣鼓一响,哨子一吹,每个团员立即放下家里事,丢掉手中活,迅速赶到剧团集中。当时,我摆个小布摊做点小生意,但逢集人多要搞宣传,生意就做不成了,只好把生意掼给多病的父母亲。有时逢集演戏,一场连一场,等集市人散了,生意也赔本了。但即使被父母责骂,我也不改初衷,依然快乐地去演出。
       1943年初,新四军军部驻扎在黄花塘,我们有了强大的后盾,心里就有安全感,浑身似有使不完的劲。当时,抗日战局紧张,周围没有专业剧团,所以我们穆店前线剧团任务很重,不仅负责及时宣传党的中心工作,辅导周围各乡小宣传队文艺节目的编排,还要到军部给将士们慰问演出。因此,既要吃透上级的指示精神,又要将抽象的条文变成通俗的文艺节目。编剧,作词,排练,每天都熬夜到三更。没有夜餐,没有补贴,饿着肚子我们依然无怨无悔。
       有一次去黄花塘军部演出,用毛竹稻草搭建的大礼堂坐满了战士,大约有千把人。演出开始前,首长们来了,坐在台的南边,认真地看,带头鼓掌,演出后还和我们一起吃晚饭。当晚吃的是萝卜烧肉、白菜豆腐、大米饭,至今那可口的香味、腾腾的热气还历历在目,永远难忘。
       那天晚上,下着小雨夹雪,天很冷,我们剧团就睡在稻草地铺上。首长张云逸来了,问我们冷不冷,还命令战士架起一堆柴给我们烤火取暖。首长说:“刚才陈毅司令员看了你们的演出,很高兴,他要我感谢你们,还吩咐我,希望你们多编好节目支持抗日。”那晚,我们很激动,也更感温暖和鼓舞。
       1943年秋,我们到旧铺演出街头活报剧《红鼻子》,我扮演红鼻子,拿着棍子跟在一个女人后面又骂又打,吴瑞庭化妆成那个妇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在前面跑,其他几个演员扮成不同角色过来询问,规劝,拉架,惹得上街赶集的大嫂大娘们也跟着流泪,大爷小伙们也过来指责。待吴瑞庭扯下扎头的毛巾,人们才知道这是演戏。《红鼻子》这出活报剧,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演出获得成功,使我们受到了激励。
       1944年麦收季节,为了配合抢收抢打支援前线的工作,我和其他9位同志将《十老汉抢收麦》改编成《十老汉教子》,我们用扭秧歌的方式吸引观众,待人聚多了,我们分别从人群中拽出未化妆的青年演员,现场发挥,即兴表演,宣传抗战,演唱当时流行的《大刀进行曲》、《五月的鲜花》、《黄水谣》、《黄河边对唱》等歌曲。互动式的演出收效极好。
       1945年5月,前方传来了苏联红军打败德国法西斯的胜利消息,我们非常振奋。为了尽快地把这大快人心的胜利喜讯告知广大群众,我们就连夜策划,赶排了大型活报剧《希特勒进棺材》。第二天逢集人多,我们30多名演员全部登场,前面由几个人扮演汪精卫、蒋介石披麻戴孝当孝子贤孙,中间几个人扮作日本兵和“二皇”抬着一口黑漆棺材,后面是大家扮演的苏联红军、新四军、八路军。红旗飘,锣鼓响,鞭炮齐鸣,口号震天,节目虽短,但影响极大,群众一听就懂,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我识字不多,进剧团以后,不仅提高了文化水平,还学会简谱乐理,像《二月里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黎明前的灯塔》以及陕北传来的《信天游》、《白毛女》等歌曲,都是先读简谱学会的。全团演员热情洋溢,学歌很快,我们唱,群众也唱,演出时,台上台下歌声一片。
       为配合大生产运动,我们演出了秧歌剧《生产大互助》。杨万福扮演毛二杠子——一个犟脾气死脑筋的农民,由于他不肯参加互助组,打场遭雨无人抢收,麦前栽秧无人帮忙,天晴晒粮手忙脚乱,雨后锄田土地草荒。杨万福表演得活灵活现。我演互助组长,在毛二杠子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带领队员们帮他锄地、栽秧,抢晒麦子,挽回了损失,让毛二杠子在感动中参加了互助组。这出小戏在当时起了很大作用,许多农户主动成立帮工队、互助组,使解放区出现了一片你追我赶的新气象。
       宣传青年参军和欢送新兵到黄花塘军部当新四军,是我们剧团一项特定任务。我们巡回在乡村演戏,上门动员青年,主动说服年老的父母送子参军,让小媳妇们做军鞋送到部队。就在那时,黄焰祥、侯锦、陆方,还有齐锡朋、刘南方、戚杨等同志当上了新四军,跟着部队转战南北。
       快七十年过去了,我已是耄耋老人,但回望那青春岁月,仍然精神抖擞,穆店前线剧团永远在我心中。

        (马长英口述 马培文整理    来源:《大江南北》2011年第7期)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