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正中:忆肖马业余剧团

发布时间:2024-04-03 16:14   本文被浏览过:

肖正中:一支不拿枪的战斗队——忆肖马业余剧团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如(如皋)、海(海安)、泰(泰兴)三县交界地区,活跃着一支业余文工团——肖马剧团。该剧团从1944年成立后,就紧锣密鼓地配合了当地农村的土改工作和对敌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力宣传抗日,并有力地揭露了顽军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卖国贼嘴脸;在解放战争时期,用文艺演出提高人民觉悟,积极支前,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驻扎在该地区的新四军十四团周开峰团长和军分区左开运同志常找肖马剧团为部队作战前动员演出,大大地鼓舞了士气,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人们称肖马剧团是一支不拿枪的战斗队。
       肖马剧团是根据党的农村工作和对敌斗争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是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发动和支持下诞生的,得到了当时农村一批文化人和爱国青年的积极响应。剧团成立后,班子不断扩大,名声越演越大,全团人数最多时有30多人。剧团的领导班子齐全:指导员姓叶,共产党员,黄桥人;团长肖葆初;导演肖克国。剧团下设三个股,分工也非常明确:戏剧股负责创作、排练、演出,股长肖鹏;道具股负责乐器的敲打吹拉,股长肖克国、黄伯美;后勤股负责演出的联系,戏台的搭建,幕布、服装的准备及演出人员的生活,股长汪圣伯。编剧主要人员是肖葆初、肖克国、肖鹏等。剧团坚持业余原则,剧团成员平时都在家吃饭,早出晚归,挤时间排练;集中排练时由乡政府支持一点伙食费;到演出地由当地村公所供饭或“吃大户”(地主)。每到一地演出,当地干部和群众都预请并接送,予以热情的支持和款待。剧团的活动范围在如、海、泰三县交界地区,方圆几十里都有他们活动的踪迹。如海安县的北祖子庙、如皋市的冷庄、泰兴市的古溪,剧团每年都要被请去演出好几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肖马剧团演出的节目取材于当地农民生活,都是自编自演的。如《锁着的箱子》,演的是群众保护新四军伤员的故事;《锄奸记》,演的是捉汉奸的故事;《一支扁担缴一条枪》,演的是捉敌顽的故事;《张桂英翻身记》,演的是夏堡地主季德斋的女佣人张桂英翻身的故事;《王小过年》,演的是地主压迫剥削穷人的故事。《张桂英翻身记》演的是真人真事,创作前仅实地采访就达六次之多,由于是发生在当地的事,并采用活报剧的形式,演出效果很好。像《王小过年》至今还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73岁的老人肖祝山常常对人说:“那时王小为了过年,借债称了斤把肉,年三十还被地主的狗腿子搜去,并被骂得狗血喷头:‘穷鬼,无钱交租,哪有钱称肉的?穷快活!’如今,我家托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的福,三个儿子外出打工,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了,现在已初步过上小康生活,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与过去比,真是天上地下呀!”由于剧团的演出实实在在,常演常新,深受人民的喜爱。像解放战争时期他们上演的话剧《六月初二》,更使该剧团名声大振。
       话剧《六月初二》演的是地主对佃户加租夺田的故事。如、海、泰三县交界地区,地主每年六月初二日都要对佃户加租夺田,广大佃农最怕这一天。这是一出苦戏。为了提高演出效果,剧团同志反复修改演练。剧团的几个同志肖葆初、肖鹏、肖克国、汪书珍等人亲自上阵,演练时反复进行推敲,特别是他们在戏的高潮部分,增加了感人的细节,使演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在演出现场安排了一个吃奶的孩子,当佃户的妻子交不出租上吊时,现场那个小孩突然“哇哇”地哭起来。佃户的妻子听了,不忍心丢下自己的亲骨肉,便从上吊的高凳上下来,看看自己养的孩子,再看看家徒四壁还是横下心要上吊,这时娃娃又撕心裂肺地哭起来,哭声令在场的人个个毛骨悚然。佃户的妻子又一次抱起孩子,满眼噙着泪水说:“我的宝贝儿,你就再吃妈妈一口奶吧!”全场先是鸦雀无声,接着台下观众一片呜咽,观剧的战士们气得挥拳高呼:“打倒狗地主!”“为穷人报仇!”
       他们在自编自演的戏剧中,也注意刻画反面人物,把地主的刻薄、狗腿子的刁钻演得活灵活现,使反面人物的恶毒形象更加逼真。剧中的狗腿子,硬说佃户送的租子粮不干,逼佃户跪在太阳下陪着晒粮,并故意罚佃户多跪一会儿,这就让害烂腿、演佃户的演员肖克国十分难受了。可这却令台下观众感觉到演出真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次在海安县兔儿塘演出(离金庄战斗遗址不远),台下一个战士看入了迷,以为是真事,一时义愤填膺,举枪就要打那个地主的“狗腿子”,幸好被邻座另一战士发现,及时制止,说“这是演戏”!才使那位战士如梦初醒。还有一次,部队驻扎在汪陈庄(也离金庄战斗遗址不远),左开运同志写信叫肖马剧团配合军分区文工团演出这个戏。时值农历十一月,天气寒冷,而这戏演的是夏天的事,演员需穿单衣演出。为此,军分区首长还专门送来酒,让演员们御寒。这次演出也非常成功。演出结束后,部队官兵及周围群众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此后,肖马剧团升格为泰县翻身剧团,继续为苏中的解放作贡献!
  
  (来源:《大江南北》2009年第2期)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