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芦荡“文弹”射日寇——回忆“江抗”在船上排印《大众报》

发布时间:2024-04-12 16:15   本文被浏览过:

       1940年3月,我参加了“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后,组织就分配我在常熟横泾芦苇荡的小船上排印党在东路地区的机关报刊《大众报》和《江南》半月刊。
       当时“江抗”正在苏锡常一带打游击,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江抗”领导十分重视文化宣传,坚持在芦苇荡中编印出版报刊。
       参军前,我在上海《大美晚报》学排字,刚满师。我的师兄张达平、罗扬都是地下党员,我和他们一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和进步的读书会、演讲会、抗日歌唱队,上夜校,慰问八百壮士,为新四军募捐寒衣等,如饥似渴地参加抗日救亡的各种公开和秘密活动。有一次,我悄悄在排字房里排印抗日的传单,被老板发现,即下令把我开除了。上海党组织得知后,派我的师傅、地下党员吴以常和我来“江抗”工作。东路特委便命令我俩筹建水上印刷厂,将原来油印的《大众报》和《江南》半月刊改为铅印。记得特委领导向我们布置建厂任务时,曾传达了一份中央来的电报,中央指示各根据地都应尽可能建立印刷厂,印刷、出版党的书籍、报刊和宣传材料,宣传抗日,教育抗日军民。中央特别指出:一个印刷厂发挥的战斗作用抵得上一个旅的战斗力。我们听后深受鼓舞。在特委领导下,我们与有关同志一起筹办印刷厂,想方设法到上海采购印刷器材,冒着生命危险运送到根据地来。负责采购和运输的同志将各种型号的铅字、铅条等印刷器材藏在小船船底的夹层中,避过沿途日伪军警的盘查,将它们运抵常熟董浜。“民抗”司令任天石和东路特委委员、经委主任李建模也大力支持我们建厂,特地派人到上海买到了老5号和3号铅字各一副。当地党组织也通过关系从上海买到了一台2号圆盘印刷机,并帮助我们购买一些木材,请木工做了字盘、手盘、木架等排字用具。
       为了适应游击环境,防止日寇“扫荡”和奔袭我们的印刷厂,我们把印刷厂建在船上。一条船装老5号字,一条船装3号字,还有一条船装纸张材料,我们就在船上排字拼版。印刷机太笨重只得放在大船上。排好版后,我们端起沉重的铅字版盘,小心翼翼地涉水送上岸,再把它转送到藏有印刷机的大船上,连夜印报。我们终于赶在七月七日出版了铅印套红的《大众报》,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9周年和“七七”卢沟桥事变三周年,并固定为三日刊。当时我们连夜赶着排字,由于船身小,船篷低矮,排字时我们站不直,不得不弯着腰,加上天气炎热,不仅很受罪并影响排字速度,我们索性在船篷上挖个洞,开个“天窗”,操作时头可伸出窗外,可以站直了拣字,排字进度快了,还可观察敌情。夜里就点蜡烛排字,芦荡里成群蚊虫围着我们飞舞,我们边排字边打蚊子,一会儿脸上身上便打得血糊糊的。两副铅字的字数有限,常用字如“日本”两字很快用完了,我们就以“○○”或“ⅹⅹ”代替。“江抗”领导人谭震林和何克希、吴仲超等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宣传工作,经常为《大众报》写文章,宣传当前抗战形势和党的政策,指导当地工作。
       《大众报》改为铅印后,发行量大大增加,每期要印数千份。载有圆盘平版印刷机的大船停在芦荡里,印刷机日夜“咣当咣当”响个不停,而且沦陷区老百姓偷偷传看《大众报》不能不引起日伪特务、密探的注意,他们把《大众报》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妄想“扫荡”我们,拔掉我们。我们的警惕性很高,船上印刷厂在芦荡里出没,行踪不定,芦荡周围的百姓和水上往来的船家,都是保护我们的“铜墙铁壁”,不论是岸上来的日伪军,还是水上来的鬼子橡皮艇,只要一出动,老百姓立刻就会为我们传递信息,向我们报警,我们的船上印刷厂立即转移到芦荡深处的安全地带。附近的老百姓早在鬼子橡皮艇必经之水路打下暗桩,阻止他们进入;又在水中窄处撒下稻草,一旦橡皮艇的水轮缠上稻草,便动弹不得,等着挨打。
       黑夜在芦荡里行船的印刷厂也遇到过险情。有一夜,我们在水上挑灯夜战,点了蜡烛排字,突然对面有几条船围了上来,大喝“你们是哪一部分的?”我们回答:“我们是‘江南社’的。”“江南社”是《大众报》和《江南》半月刊的上级领导机关,领导人之一名叫冯二郎(刘平若)。对方说“什么江南不江南,这里就是江南。你们领导人是谁?”我们回答:“冯二郎。”对方一听什么“二郎”以为遇上了日本鬼子,顿时机枪、步枪子弹都上了膛。幸亏当场的指挥员是夏光,他知道我方有个冯二郎,马上命令部队:“不要开枪,自己人!”这才制止了一场一触即发的误会。
       我们编印的《大众报》内容丰富多样,文字生动活泼,有新四军、八路军抗日胜利的捷报,有我“江抗”指战员英勇杀敌的事迹和军民合作锄奸的故事。当地军民争相传阅,并悄悄传到鬼子占领的沦陷区和顽军统治的国统区去。沦陷区和国统区的爱国同胞把“江抗”办的《大众报》视为宝贵的精神食粮,人们愿掏两角钱(法币)看一看,而且争着看,一张《大众报》由很多人轮流传看,甚至把报纸也捏烂了,由此可见《大众报》影响之大。它的每一个铅字都像一颗子弹,击中日寇的要害,振奋了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由此可见,共产党新四军领导和坚持抗日,是何等深受中国人民的拥护!
   
    (如今的红色旅游胜地常熟“沙家浜”有《大众报》水上印刷厂景点,前来参观、瞻仰的游人络绎不绝。——编者)
        (作者钱江原名钱文祥)

        (来源:《大江南北》2008年第8期)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