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寿:难忘戎马情,当年的接头暗语犹在耳畔

发布时间:2021-05-22 16:26   本文被浏览过:

        赵福寿,男,1928年生,山东省齐河县华店镇赵井村人。1943年2月加入齐禹县大队当通讯员。参加过齐河县焦庙镇前郑楼村伏击战、解放齐河县城等战斗。1948年复员回乡。
        2015年7月16日,我们赶到赵福寿老人家对他进行采访,面对我们,老人说出了藏在心中多年的往事。
        参军抗战,父亲惨遭酷刑
        我叫赵福寿,齐河县华店镇人。72年前,15岁的我看到日军暴行,觉得日军打上门来了,自己一定要保卫家乡,决不让侵略者在中国国土上横行霸道,于是便萌发了加入抗战队伍的心思,加入了齐禹县大队。
        当时带我入伍的是我的私塾老师赵中三,他原名叫赵福源。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齐禹大队民政助理。日军来之前,我在村里上过小学,日军来了以后,学校的老师们都走散了。我跟小伙伴们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与父辈们一起肩负起抗击侵略者的重任。
        赵中三也是我们村里的人,有一天他回家探亲,了解了我的想法和近况后,便问我想不想加入抗日队伍。我一听,立马就答应了。于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齐禹县大队。
        我到县大队当了八路,成了伪军的眼中钉。伪军在我家门口蹲守了近半个月,但一直也没有我的信息。为了逼我现身,丧尽天良的日本侵略者命令伪军将我的父亲抓了起来。
        老虎凳、辣椒水……老父亲在狱中遭了太多的罪,好在父亲最终得以回家。父亲告诉日军,我只是到城里当学徒,并没有参加八路,日军也确实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后来母亲托人把家里的二亩地卖掉后,把父亲赎了回来。父亲回到家后,养了半年多的伤才可以出门。
        传递情报,亲历战友遇险
        我当了五年兵,一直都是部队领导身边的通讯员。刚开始,我在营部里给营政委魏敬当通讯员;后来我又到县大队,给林广山连长当通讯员。
当时我们所在的队伍多以打游击战为主。我们在日军所在的每个据点都安插着自己的情报员,每天都有与情报员接头的战士,从他们那里获取战情后,安排袭击鬼子和伪军。接头的战士化装后,到约好的地点领取情报。在流洪(地名,位于齐河县高速路口处)、胡官屯等地,都有我们的情报站,所以我们要打听鬼子的消息十分容易。每天都固定有人前去取情报,取情报的方式并不固定,也许是在墙缝里,也许会与某个人联系。今天需要连部取情报,明天也许就是营部取情报。
        我们有保密守则,取了情报都不准看,都会原封不动地交给首长。为了躲避日军的排查,安全将情报带回,每次取情报都是两个人。每次执行任务的口令都不同,“吃梨吗”“拿碗去”“串门去”都能当作口令。我们每次去取情报的两个人口令并不相同,到地方后,与情报员接上头,一个说完口令,还需要第二个人说,对上了才能把情报取回来。
        有一次,我与战友肖月中共同执行任务。在回来路上,突然从后面蹿出来几个人,把肖月中抓了去。我看到出事,立即回去报告,当连长林广山得知抓走肖月中的都是伪军时,当机立断,决定一边筹钱,一边组织队伍进行营救。
        那些伪军也不是真心实意地为鬼子“干活”。当看到我们拿着钱来赎人的时候, 他们见钱眼开,当场就把人放了。当时伪军已经准备将肖月中交到日军手中,幸好连长及时筹到了钱,肖月中才化险为夷。
        埋伏一夜,抓获近百日伪军
        我记忆最深的一场战斗是在齐河县焦庙镇前郑楼村的那一次伏击战。当时部队接到情报员的消息,说将有一批日军和伪军途经前、后郑楼,上级命令我所在的部队设下埋伏,打击侵略者。
部队连夜集合队伍,赶到前、后郑楼附近,经过侦察兵侦察,连长决定在前郑楼东面的沟里埋伏。我们一个连的战士藏身在沟里,还有两个连的战士埋伏在后面的庄稼地里,连长下了死命令: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所有的战士静等敌人。当时正值夏天, 沟里和庄稼地里到处都是蚊子,战士们身上被咬满了包,痒也忍着,实在难受就掐自己一把。到了下半夜,战士们又困又饿,但都忍着不敢出声。
早上天刚亮,就听到有马蹄声和走路声,只见前面的侦察兵打来手势说,敌人的部队过来了。但见数百人的队伍呼啦啦地往我们这个方向走过来。只听一声枪响,子弹和手榴弹纷纷冲着敌人的方向打过去。日军和伪军完全没有准备,都傻眼了,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
        那次,我们不仅抓获了近百名日军和伪军,还缴获了30 多挺机枪和十多箱手榴弹。
        见证县城解放,难忘戎马情
        我印象比较深的战斗,还有攻打齐河县城那一仗。当时日军在城里,我们齐禹、长清、茌平、惠民、博平五个区大队千余人一齐上阵,有爬梯子攻城的,还有掩护的。那些架梯子爬城墙的战士都是好样的,子弹呼啸着从耳边擦过,没有一个人退缩,架着梯子往前冲。六天后,我们攻打下齐河县城,敌军弃城逃跑。最后经过清点,我们共抓获60 多个日军和伪军士兵。
        抗战胜利后,我继续留在人民的部队,直至1948 年,因为身体长疥,无法继续参加战斗,才复员回家。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现在也儿孙满堂,过着勤俭又充实的生活。看到现在军队的发展,我也会不时回忆当年的从军经历,难忘那段戎马情。
        (采访、撰稿:汤锦瑶 石忠锋 张建旺)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