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清树:要饭出身的宣传干事

发布时间:2021-05-22 16:19   本文被浏览过:

        杜清树,男,1927年生,山东省冠县斜店乡辛庄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共产党创办的“短期抗日小学”,后参加辛庄村儿童团。亲历过日军“扫荡”、细菌战和鲁西饥荒。1944年8月,参加二纵五旅十三团政治处宣传股做宣传工作。1944年9月,参加攻打潞城市的战斗。抗战胜利后,随部队渡过黄河,参加了解放战争的多次战斗。
        2015年2月12日,我们到冠县采访了杜清树老人。
        悲惨的童年
        我叫杜清树,1927年出生于山东省冠县斜店乡辛庄村。我父亲做点小生意,常年不在家,我的祖母带着母亲和我们兄弟俩过日子。
        我的童年是在乞讨中度过的。我10岁的时候,家乡一带连年灾荒,国民政府也顾不得老百姓的死活。我们全家人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两个,在附近村子里要饭吃。后来,因为要饭的越来越多,在附近村子里要饭越来越难,我们就到了冠县县城要饭。当时,在县城每天早晨8点,红十字会放饭,每个人还能分一碗高粱米吃。因为天灾人祸吧,土匪都跑到县城里边来了,他们什么都抢,我们全家老的老小的小,没办法,只得又躲回到老家附近要饭。
        记得有一次,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俩到附近村子里要饭,看到有一户人家正在擀面条,母亲想和人家要点热乎的面条汤,让我们兄弟俩喝。这时候,来了一条恶狗,围着我们兄弟俩狂吠,母亲为了保护我们哥俩,被恶狗在大腿肚子上狠狠地咬了一口。母亲大腿肚子上的一大块肉,被狗咬了下来,鲜血直流。看着恶狗在旁边“咔哧、咔哧”地在吃母亲的大腿肉,我非常气愤,悄悄地在旁边找了块砖头,砸死了那条恶狗。擀面条的人,看到我母亲的大腿被恶狗咬的惨状,赶紧弄了块面团,糊在了母亲的腿上,母亲一瘸一拐地和我们哥俩一起哭着回家了……
        母亲被狗咬了之后,因腿伤不能走路,后来她又把眼睛哭瞎了(因为穷,得不到治疗)。不得已,我那接近80岁的祖母,迈着她那三寸金莲(古代妇女缠脚,脚以三寸为美)的小脚,继续带着我们哥俩要饭。
        开始接触地下党
        1938年初,日本鬼子来到了冠县。日本鬼子在汉奸的带领下,经常到农村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都恨死了日本鬼子和汉奸。
        1938年春,共产党在马寨寺(今冠县斜店乡马寨村)成立了“短期抗日小学”。老师叫郭登平,斜店村人,他是个老地下党。那时候,上午,祖母带着我和弟弟去要饭;下午,我就去抗日小学上学。
        在抗日小学,郭登平老师教我们认识简单的汉字,给我们讲国内、国际形势,使我们认清了,只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只有把汪伪政府打倒,我们老百姓才有活路……
在郭登平老师以及其他地下党员的帮助下,附近几个村子,都成立了儿童团和抗日救国会等组织。我村的儿童团有10多个成员,我们每天都拿着红缨枪或棍棒,在村子周围站岗,发现日伪军来后,就向村里的抗日救国会报告,救国会组织老百姓躲避日伪军的“扫荡”。
        日军暴行和天灾
        记得日伪军有一次到我们村子里来“扫荡”,多数老百姓都躲了起来。村子里有个曾经得过麻疹病的人,因病他满脸都留下了麻子,人们都叫他“李麻疹”,他没及时躲避日本人,被日本人一刀把脑袋差点砍下来,他的脑袋在脖子上耷拉着,倒地死亡。旁边的老百姓看到后,吓得就想跑,鬼子通过汉奸,告诉老百姓,不允许跑,老百姓们都吓得双腿哆嗦着,也不敢跑。老百姓都恨死了日本鬼子和汉奸。
         1942 年8 月至1943 年7 月,鲁西北地区持续干旱300 多天,延误了春播,麦收减产;秋季,阴雨连绵,作物受涝,房屋倒塌。灾荒之初,老百姓变卖家产度荒;后来, 卖儿弃女、卖妻,靠糠菜充饥;再后来,糠菜、野草、树皮用尽,能行动的都外出逃荒要饭去了,年老体弱者在家等死。
        1943 年8 月至10 月,日军华北方面军为摧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创建的冀鲁豫、冀南抗日根据地,巩固其统治占领区,在漳卫河流域的山东省临清、馆陶、邱县、武城、夏津、冠县、堂邑、聊城、莘县、朝城、观城、濮县、范县、阳谷等19 县,以及河北省的东南部地区,实施了代号为“十八秋鲁西作战”的细菌战计划(即日军鲁西霍乱计划)。该计划实施期间,因鲁西北地区还有水灾,霍乱传染得非常快。在冀鲁豫、冀南抗日根据地大部分地区霍乱爆发,患者剧烈呕吐,排出的大便呈米汤状,严重脱水,骨瘦如柴,衰弱至极,几天后即死去。
        日军的暴行和天灾把鲁西北地区的人民逼上了绝路。
        我们的军队来到了冠县
        大概是1942 年吧,在冠县一带来了两支部队。一支是国民党领导的中央军十一团, 一支是共产党领导的二纵。两支部队都打鬼子。
        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当时,我们儿童团的10 多个小伙伴,在家也没啥吃的,加上对日本鬼子的仇恨,都产生了去参军打鬼子的想法。可去哪支部队,我们拿不定主意。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共产党领导的二纵,军纪严明,官兵一致,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我们商量后,就决定到二纵当兵。我们10多个小伙伴就在1944年8月,一起到二纵参军了,也有1个小伙伴去了中央军。
        开始军旅生涯
        我们参加的部队是二纵五旅十三团,到部队后,部队领导对我们好似家里的孩子一样,我们几个有的身体还没枪高,他们都亲切地叫我们几个“小鬼”。
        到部队后,我因读了几天书,认识几个字吧,被分配到团政治处宣传股,主要负责刻钢板,印制号外,行军途中刷标语等宣传工作;因工作出色,没多长时间,部队就提拔我为宣传股干事了。
        1944年9月,我们部队攻打潞城市,在潞城市的日伪军大概有千把人吧,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歼敌无数,俘虏日伪军100多人。
        这次战斗,我踊跃报名到一线去打鬼子,可部队让我负责抢救伤员,联系担架队,清理战场,与地方政府做好牺牲人员的善后工作等。
        在清理战场的过程中,我缴获了日军的两个火箭炮。那时候,我们部队装备比较落后,把好武器都当作宝贝,在许多战斗中,为了保护好一挺机枪或者其他的好武器,牺牲过许多战友。那两个火箭炮比较重,我就和战友们一起抬到了部队。
        潞城市解放后,部队配合太行山民兵在五台山、九泉山一带打了三四个月的游击,之后到了武安县整军 ,当地群众非常欢迎我们,抬着整猪、整羊等物品慰问我们。
        1945年日本投降后,我随着部队在阳谷县孙口渡过黄河,参加了解放战争的多次战斗。
       (采访 撰稿:张光会)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