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依靠人民 保障供给

发布时间:2024-04-17 14:27   本文被浏览过:

       每当我回忆起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就深深地怀念那些当年日夜奋战在一起的战友和竭尽全力支援我们的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
       八年抗战中,我一直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做部队供给保障的组织领导工作,先后担任冀热察挺进军供给部长和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部长。我亲身体会到供给保障工作的艰难,亲眼看到了供给战线上广大干部、战士、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军的无限热爱。

一、依靠人民,保障部队用粮

       1937年秋,八路军来到晋察冀三省交界的地区。同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军区部队积极宣传与组织群众,团结抗日。边区人民热烈响应我们党的号召,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枪出枪,有力出力。到处呈现出“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广大群众把自己存的粮食贡献出来,供应部队吃用。到1938年1月,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军粮供应逐步走向正轨,当时主要采取以下办法:
     (1)统一征收公粮。边区政府实行合理负担政策,按土地、人口,统一征收公粮。当时为了团结各阶层人民一致抗日,没有实行土地改革,大部分土地仍在地主富农手里,穷苦农民只有少量的土地。所以土地多的,自然出的粮就多,这样筹备了一大批粮食,保障了部队粮食供应。
      (2)实行粮票制度。开始,在军粮供应上手续比较混乱,到处开白条子,漏洞很多。后来,实行二联单,在二联单上印上数据。但仍不严密,使用也不简便,就进一步研究,制出一种质量好,用得时间长的票证,即粮票由边区政府统一印制、发行,部队随身携带,凭票取粮,年终到边区政府结账,手续简便易行。这样,既保证了军队粮食供应,又堵塞了漏洞,是边区粮食供应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现在我们国内使用的粮票制,就是从那时沿用而来的。
      (3)建立各级粮食管理机构。为了严格管理好公粮,军队和地方各级政府均成立了粮食机构。军区供给部设有粮食科,军分区有粮秣科,团有粮秣股,营有粮秣员,连有司务长;边区政府和专员公署设有粮食局(科), 县设粮食科,区、村设粮秣委员。为了适应环境,各地还设立了若干粮食供应点,部队随到随供。
 
     (4)藏粮于民。战争年代保管和储存粮食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尤其是在敌人不断“扫荡”的环境中,困难就更多了。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依靠人民群众,藏粮于民。我们把征收来的公粮,由各村各户储存起来,村村是粮站,户户是粮仓。在边沿区,基层政权组织群众把粮食坚壁起来,这样,不仅有效地防止敌人的掠夺和烧毁,而且能保证部队不论白天,还是黑夜,走到那个村,只要找到粮秣委员,拿出边区政府发的粮票,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粮食。大部队如此,小分队以及单独行动的人员也是如此,走到哪村,吃到哪村。
     (5)向山区运粮。“山区是后方、平原是粮仓”。平原上的斗争不好坚持的时候,部队撤到山岳地区进行休整;山区需要粮食布匹供应,平原地区给予大力支持。“冀中群众给山区军民运粮食的场面是动人的,大车拉、小车推,肩挑,人背,牲口驮,趁着黑夜,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封锁沟,把粮食运到山区。”这是聂荣臻同志对冀中运粮工作的一段回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冀西山区,地少人多,土地贫瘠,每年打的粮食就不多,加上机关、部队、学校、工厂的人员,粮食就越加紧张,供不应求,必须从冀中运送大批粮食到冀西山区。
       从1939年春到1941年冬,冀中军区展开了轰轰烈烈地向冀西山区运粮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动用民工62万人次,马车4940多辆,运粮950多万公斤。这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每次运粮都要严密组织、深入动员、精心计划。首先要把冀中平原上千万斤的粮食集中到铁路东各个集结地,然后集中人力,车辆,在部队的护送下,通过封锁沟向冀西运送。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白天几乎是寸步难行,完全依赖于夜间行动。在十余公里地的封锁区,不论是马拉,还是人背,都是悄声地跑步前进。尽管如此,还难免遭受损失。在几次运粮中,我们先后牺牲160多人,损失马车300多辆、牲畜200多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二、依靠人民,保障部队穿衣

       1937年部队驻晋察冀边区时,正值隆冬季节,驻守在五台山区的指战员不少同志还穿着单衣和草鞋。我们做供给工作的同志,对此心情十分不安,决心把解决部队穿衣问题作为供给部门十万火急的任务。我们在军区首长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千方百计克服物资方面的严重困难,及时地解决了部队的穿衣穿鞋问题。
       开办被服厂。日军侵占华北以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热血青年目睹敌人的血腥暴行,不甘心其侵略压迫,要求抗日报国,纷纷投奔抗日根据地,参加八路军。北平缝纫工人赵连光不愿当亡国奴,由北平带出7名工人和7台缝纫机,来到根据地。当时我们正需要这样的技术人员和机器,他们的到来犹如雪里送炭,我们热烈地欢迎他们,并以他们为基础成立了缝纫组,为部队赶制棉衣。后来又从河北省阜平县城和山西省代县城裁缝铺、成衣局动员出来一部分工人和缝纫机,组织起晋察冀军区第一个被服厂。以后又有冀中过来的被服厂并入,共有140多人,30多台机器。工人同志们昼夜不停地为部队生产棉衣、棉帽、单衣、衬衣、单帽、手套、被褥、挎包、米袋、子弹袋等。
       被服厂每年生产的夏装、冬装,除保障军区直属队和第1、2、3、4军分区部队所需外,还支援过往的兄弟部队和晋绥军区。1943年秋,晋察冀军区奉命抽调了5000多人的部队,开赴陕甘宁边区执行保卫党中央的任务,上级要求我们必须在一个星期内为他们做好棉衣。接受任务后,被服厂的全体同志加班加点赶做,七天七夜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有的踏着踏着机器就睡着了。终于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这项突击任务,受到晋察冀军区的表扬。
       在反“扫荡”战斗中制作棉衣。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三天两头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尤其在1942年,冀中五一大“扫荡”以后,日本在华北实行“治安强化运动”,更加频繁地“扫荡”根据地。被服厂在敌人“扫荡”期间不得不停下生产,把机器坚壁起来,人员则化整为零分散打游击。部队所需的棉衣只好交给当地群众分散制作。全区部队1943年的棉衣,就是这样由群众完成的。那次做棉衣的数量很大,分给阜平县第九区四十多个村庄的群众制作。当时敌人正在“扫荡”,经常进村抓人,各村妇女只好搬到野外缝制,有时饭也吃不上,忍饥挨饿,日夜赶制。当敌人搜山时,她们将做了一半的棉衣片往胳肢窝里一挟,就钻进山窟窿里隐蔽起来,等敌人走了,她们又从山窟窿里钻出来,继续缝制。她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圆满地完成了为八路军赶制棉衣的任务。
       在反“扫荡”中,我们被服厂的机器、衣料,也是靠当地群众的帮助坚壁保存的。1943年我们在平山县深山沟里的下盘松村,也就是子弟兵的毋亲一戎冠秀的家乡设立了一个油厂,存油三四万斤,坚壁了军呢布料和机器。全村群众把坚壁工厂的机器和原料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每当敌人“扫荡”时,在村支部书记赵忠和戎冠秀的带领下,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动手,拆的拆,装的装,背的背,扛的扛,把所有的机器都埋在沙滩里,把布匹和衣料以及油料,分别抬进山洞里。当时敌人很注意这个山沟小村,不论是从陈庄西进,还是从蛟潭庄东来,也不论是从平山县城北上,敌人都要到下盘松村搜查一番。尽管如此频繁地“扫荡”和搜索,但在村党支部和群众的保护下,军区在这里存放的机器和物资,从未受到损失。
       有不少人民群众为坚壁保存我们的机器和被装而不惜牺牲生命。有一次,在平西上西岭村一个姓赵的基本群众家里坚壁了700多套棉衣,在敌人“扫荡”时,汉奸向敌人告密。敌人把赵老汉抓住后严刑拷打,但赵老汉始终没有说出。后来,敌人在他家里搜出棉衣,用残酷的手段把赵老汉折腾得半死、最后将棉衣点着,将老汉投入火中活活烧死,惨不忍睹。边区人民就是这样用生命保护部队的棉衣。
       分散制作军鞋。晋察冀军区办的鞋厂,每年只能制作几千双,远远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大批的军鞋都是靠群众制作。经与地方政府商定,工厂将做好的鞋底毛坯以及纳鞋底所需要的麻批,经各地的交通站,转运给负有纳鞋底任务的县、区人民政府,由其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各村,村再摊派到有生产能力的妇女群众,由她们作为一种应负担的战争勤务,在规定时间内,义务完成纳鞋底的任务。纳好后,再由村、区、县按级集中起来,交给交通站辗转运回鞋厂,然后配上鞋帮,制出成品鞋,分发给部队。
       坚强的群众运输线边区被服厂所需的大批布匹、棉花、染料,都是从冀中根据地送来的,生产出来的服装,又需要送往各部队驻地。山区道路不平,交通不便,全靠人背、牲口驮,实在不容易为了把采购来的物资运回后方,地方政府在沿途设置若干转运站,转运站之间的路程一般都是半日的行程,以便使参加运输工作的群众能在当日返回住村。将成品运送各部队,同样是在沿途设置若干运输站。这样,就形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庞大的运输网。边区人民为了完成运输任务,千辛万苦,流血流汗,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在1942年春的反“扫荡”中,有一次,日军突然袭击灵寿县牛庄。牛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掩护军用物资外运,不幸被敌抓住,先是捆在树上打,最后被投入柴火中活活烧死类似这样的事,在边区时有发生。

三、依靠群众,渡过难关

       1942年,日军为了维持其大规模的太平洋战争,对我根据地进行了更加疯狂的“扫荡”,接连发动了第四、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敌人所到之处,房屋被烧,庄稼被毁,东西被抢,人员被杀,制造无人区。再加上边区发生的罕见大旱,天灾敌祸,给边区军民带来深重灾难,许多地方群众依赖树叶、树皮、野菜充饥。部队吃穿也十分困难,人员体质下降,疫病流行。这时,党中央对敌后艰苦伉战发出了一系列指示,号召军民咬紧牙关,厉行节约,开展生产晋察冀军区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全区开展了增产节约和大生产运动。

       厉行节约。
       一是勒紧裤带节约粮食。为了战胜天灾敌祸,摆脱饥饿,机关、部队普遍制定了节约粮食的计划,号召所有脱产人员,每人每天从定量一斤二两中节约一至二两粮食(旧制一市斤为十六两,下同)。当时的粮食供应标准,原规定每人每天一斤半,后降到一斤二两。在形势好转的时候能按标准供应吃到定量,就很不错了,但到1942年,由于环境残酷,冀中的粮食运不到冀西,山区群众又无粮可交,一斤二两的标准根本无法保证。有一段时间部队吃黑豆、吃野菜,而且连食盐都没有。指战员们由于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夜盲症突增,以至早操都坚持不了。由于黑豆不好下咽,不好消化,部队后勤工作人员就想方设法把黑豆做成豆腐,生豆芽,煮豆粥,再配上野菜吃,并设法到敌占区采购食盐,同时发动群众制小盐。通过各种努力,冀中区部队的粮食供应得到基本保障,营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北岳区部队直到1943年底,粮食供应才得到改善。
       二是精打细算节约服装。1943年2月24日,晋察冀军区发布《关于棉衣、夏衣收缴与保管》的训令,规定每年只发一套单衣,不做新棉衣,把旧棉衣交上来,由供给部进行拆洗和缝补,然后再发给部队继续穿。军区发布这样内容的训令,在抗战中是仅有的一次。可见当时财政物资的困难。各个部队接到这个训令后,都积极贯彻执行,为渡难关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作为军区做供应工作的领导来说,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记得那年边区政府发给部队两万双鞋底布,当收到边区政府发来这个通知后,我就考虑,是否可以把这批布换做棉衣面料,把换下来的旧棉衣面,做成鞋底,这样,既解决了部队的鞋底布,又解决了棉衣布料,我请军区军实科长杨直亭、军区被服厂厂长张峰云和技师赵连光算了一下账,仅此一项就可节省很大一笔经费。我把算账的结果给聂司令员写了一封信,他看了很高兴,打电话把我找去。我见到聂司令员以后,把详细算账过程又向他作了汇报,他高兴地说:“你们这个想法很好,为节约布匹出了个好主意,给部队和人民办了一件好事。”他批准了我们的计划。
       三是充分利用废旧物资。为了节约开支,学习和办公使用的墨水,是用颜料自己配制的;没有笔就用子弹壳自制成钢笔;一张纸、一个信封都要正反两面用,或用旧报纸,自己糊信封用;医院的纱布也是用了洗,洗了消毒反复用;部队穿的旧鞋也要收集起来,送到造纸厂造纸;只要能用的物资,我们都充分利用起来,没有炕席,就发动各机关、部队打草自己编。没有毛巾,就用粗白布。总之,为了节约每一个铜板,共渡难关,大家想了很多办法。

       开展大生产运动。
       为了渡过灾荒难关,创造生存条件,边区军民一面战斗,一面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困难,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一是大搞农业生产。军区党委号召机关和部队全体指战员人人参加生产要求完成三至五个月的粮食、蔬菜的自给任务。在最紧张的农忙季节,机关、部队、学校,上至聂司令员,下至炊事员、警卫员都去突击生产军区政治部锄奸部的余光文部长每次开荒都是打先锋、拼命干,手磨出泡,仍然坚持生产,受到广大指战员的赞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收获粮食220余万公斤,改善了部队生活,减轻了人民负担。
       二是开展牧副业生产。为了渡过难关,军区首长确定,在军区供给部和各军分区增编军用经济科,开办榨油厂、皮革厂、造纸厂、肥皂厂和饲养场。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利用山里的杏仁、核桃、胡麻籽等原料榨油,解决机关、部队的吃油问题;利用树皮、废纸和农村旧麻绳,生产边区紧缺的纸张;利用山多草多的优越条件开办饲养场。军区机关还养了几群羊,聂司令员和警卫员除参加军区集体生产以外,也养了一群羊,产的奶供机关病员和身体虚弱的同志饮用,并且经常用羊奶、羊肉招待各分区来开会的领导同志。在聂司令员的倡议下,冀西山区的各军分区,根据各自的条件,办了许多饲养场,养了许多羊,解决了机关部队过年过节的吃肉问题,补充了部队干部战士的营养不足。记得那年由于营养不足,不少人患了夜盲症,天一黑,眼睛就看不见了。军区首先指示我们要设法解决部队的营养问题,我们就把饲养场养的羊宰了,把种的胡萝卜挖出来,每人每天二两羊肉,半斤胡萝卜,有夜盲症的病人,连吃一个星期胡萝卜炖羊肉就恢复了视力。同时,羊皮又是部队做皮衣的好材料。晾干以后,交给皮革厂,加工制作皮大衣、皮背心、皮帽子。那年冬天使不少干部战士穿上了既轻便、又保暖的皮大衣、皮背心,很受指战员欢迎。通过大搞农、牧、副业生产,战胜了经济困难,改善了部队生活,减轻了人民负担。

四、依靠群众,培养供给干部

       1937年11月,成立了晋察冀军区供给部,下设会计、出纳、军实、军械、粮秣、管理六个科。各科都配备了科长,除管理科外都设有副科长,每科只有一两名科员,而且多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低,有的还不会记账。随着形势的发展,部队迅速扩大,供给干部极感缺乏,机关需要补充,部队需要配备,解决后勤供给干部问题成了燃眉之急。当时河北、山西农村知识青年,目睹日军的残暴罪行,纷纷报名参军。我们立即动员了一批知识青年,到部队做后勤工作。他们不懂供给工作业务,我们便在军区党委和首长的关怀和支持下,于1938年2月开办了供给干部训练班。当时正处于战争环境,条件很差,没有课堂,没有教员,又缺乏教材等。这些问题,我们都是依靠群众,想方设法,自己解决的。
       没有教员,由军区供给部领导和各科长兼任。查国祯部长亲自给学员讲政治课、讲业务课,我讲会计理论课,会计科长李继生担任簿计教员,粮秣科长担任粮秣教员。这些同志文化虽然不高,但多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干部,有着丰富的供给工作经验,他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讲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很受学员欢迎。
       没有教材,教员们就自己找参考资料,编写教材。他们还把多年的后勤工作经验总结起来,编成教材,教授学员,使学员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实践经验,提高了战时供应保障工作的业务能力。
       没有教室,我们就把老乡的打谷场做课堂,遇到刮风下雨就借用群众的戏台上课。
       没有桌凳,学员们以膝盖当桌子,以被包当凳子。
       没有黑板,就借用老乡的门板,刷上一层锅底灰和胶熬成的黑色液体,晒干后用来当黑板。
       生活艰苦,条件简陋,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相当高,学习很刻苦认真。仍很快掌握了业务知识。
       从1938到1943年,先后办了四期供给干部训练班,培训学员300多名,其中第一期主要培训对象是新参加工作的知识青年,第二、三、四期主要是在职干部轮训。学习内容除供给业务外,还有政治经济学和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著作等。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知识,而且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这些学员分布在全区机关、部队供给工作岗位上,经过残酷的战争环境考验,成为供给战线上的骨干,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87年定稿)
        (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