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志耕:抗日战争时期的回忆

发布时间:2021-05-20 10:46   本文被浏览过:

抗战开始后,我正在南京,我的一个江西同学王浴滔在国民党军队一个炮兵营任营长,邀我去他那里。我早已知道他是倾向共产党的,便有意地到他那里去做他的工作。到后王便叫我做他的书记,不久,虽然感到他是可以争取过来的,但觉得自己与党失去联系(我是1934年9月因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下令通缉我,我四处隐蔽与党失去联系的),长期下去不是办法,我便和一同在那里的曾则西,得到王浴滔的同意后到延安去了,(后来王浴滔于1940年也到延安去了,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我和曾则西一同到延安时是1938年1月。到延安后即进入抗日军政大学4期学习。入校后不久,我便提出恢复我的党籍问题,并找到当时在延安的刘大风同志证明我过去的历史,因为刘只能证明我一部分历史,不能证明我们不在一起时我从事党的活动,抗大党组织便确定让我重新入党,待找到能证明全部历史时,再考虑恢复党籍,我也同意了,便于1938年5月履行了重新入党的手续。在延安学习了近一年时间,学习了革命理论,听了党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少奇同志、朱德同志等的不少报告,使我受到很大教育,进一步增强取得革命胜利的信心。1938年12月学习结束,我便提出到豫北地区工作,以便彻底解决我的党籍问题,中央组织部同意了。
        1939年12月我到了豫北特委,见到了特委书记王从吾同志,经过特委讨论研究,终于全部恢复了我的党籍。此时,我是十分满意的。经特委介绍,派我到冀鲁豫第二支队任除奸科长。1940年5月又到濮阳独立团任政委。1940年底又调我到冀鲁豫军区任武装动员部长。在任武装动员部长期间,主要是组织训练民兵。在军区领导下,民兵工作比较活跃,有生气。曾受到军区首长的口头表扬。1941年7月,我又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六军分区政委。在我去这个分区之前,敌人对沙区〔五、六分区)进行了“四一二”大扫荡。这次扫荡非常残酷,被杀害的群众达4000余人,地方武装大部分垮台了,根据地大大缩小了,群众情绪很低落。我去时六军分区司令员先是唐哲民,后为李静宜,我任政委,参谋长程绍祥、政治部主任鲍鸿光。我在六分区期间,面临着敌人频繁“扫荡”,还搞什么“强化治安”运动,再加上天灾,对敌斗争艰苦,部队和人民群众生活困难,根据地日益缩小,可以说当时是最艰苦困难的时候,当时六地委书记赵紫阳同志除对地委工作、全部工作抓得很出色外,对邵队工作也很关心。第六军分区在冀鲁豫军区和六地委领导下,主要抓了以下儿项工作:第一、抓了武装斗争。当时除分区的武装外,为了加强六分区的武装斗争,根据军区的指示由南进支部派遣了一个游击支队,这个游击支队战斗力比较强,政委魏忠明工作很有办法,对敌斗争积极,在分区的指挥下,在分区部队的配合下,打了不少胜仗,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游击支队和分区武装都提高了战斗力,群众的情绪逐渐恢复正常,对敌斗争的积极性也高了。第二、抓了分区武装部队的恢复和扩大。从1941年7月全分区不到1000人,到1943年1月已发展两千多人。第三、协助专员公署,恢复和新建了一些地方政权,根据地扩大了,敌占区缩小了。第四、抓了民兵的组建和训练。民兵大大地扩大了,战斗力也提高了,从开始是配合部队作战到后来能单独对敌作战了。六分区的工作还算有些成绩。
        1942年12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要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进一步精兵简政,区党委、军区决定将五、六地委合并为四地委,五、六分区合并为四分区,我便被调到汇南工委工作去了。
        1943年2月我调钜南工委任工委书记。钜南(钜野以南)有五个县—金钜、钜西、成武、嘉祥、菏泽(菏泽以后划出, 1944年底将济宁划归钜南)。钜南地区原为八地委、八专署、八军分区,直属冀鲁豫区党委、军区、行署领导。在敌人“扫荡”下,部队及地委受到损失。不久,地委改为钜南工委,分区撤消,八专署改为五县联办,钜南的党、政、军分别归湖西地委、分区、专署领导。当时湖西地委书记潘复生、唐亮,分区司令员为王秉璋(1945年6月改为尹先炳),政委由潘、唐二同志兼任,专员为郭影秋。地委常委除潘、唐、王、郭外,还有组织部长陈朴如、宣传部长郝中士,我也为常委。在钜南的部队,我去时除成武、钜西、金钜各有人数不多的县大队、区中队外,还有一个正规团(先为二十一团,不久换为九团,最后又成立了一个十二团)。我先后兼了三个团的政委。我刚去时根据地已大部变质,抗日民主政权活动范围正在缩小,群众持观望态度,有些村庄还有敌人操纵下的会道门。当时钜南工委面临的问题主耍是:一是如何积极开展对敌人的武装斗争,打击敌伪;二是如何扩大抗日根据地,缩小敌占区;三是如何扩大部队,充实正规兵团,扩大和组建地方武装;四是如何发动组织群众,以及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五是如何开展对土杂顽的斗争,包括争取可以争取的一部分顽军。根据以上情况,当时着重进行了以下的一些工作:第一、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中,认识到对敌武装斗争是关键。我便决定除抓全面工作的重要问题外,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武装斗争上。在钜南地区活动较久的九团比较有战斗力,能打仗,当九团作战时,有意识地让县区武装配合作战,以九团为主,湖西分区十团协同,县区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10月攻克单县北之潘庄围寨,全歼守敌1000多人,击毙联日反共、鱼肉人民的国民党山东第十一专区专员曹班亭。九团又在军区骑兵团和县区武装配合下,打击在单县城北外出抢粮的日伪军五、六百人,伪军大部被歼,日军一个小队也全被歼灭。这是比较大些的战斗,至于拔除敌伪据点、炮楼,打击外出窜扰活动的敌人就更多了。1945年夏新组建的十二团,于1945年8月也在县区武装配合下,攻克成武县城,毙俘伪军近千人。部队战斗力提高了,部队也扩大了。最主要的是打击了敌伪顽猖狂气焰,在地方工作的配合下,根据地扩大了,群众发动起来了,党的组织也建立和发展起来了,部队也由1943年2月的1000多人发展到1945年8月的3000多人。嘉祥县已由完全的敌占区,于1944年春大部分变为解放区,由3个有政权的县变为4个了。各县区的活动范围均扩大了一半以上。在抓武装斗争的同时,也重视了发动组织群众,发展建立了党的组织,做到了武装部队战斗到哪里,地方工作做到哪里,会道门随逐渐解体。1944年12月还争取地方实力派姬常周部队300余人起义到我八路军来了。关于工委的日常工作,我就交给工委副书记颜竹林、组织部长杨海鹏同志去做。总之,从1943年起到1945年9月我离开工委,钜南工委工作是有成绩的,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应主要归功于湖西地委、分区的正确领导,及时给了工作指示;归功于钜南工委及钜南武装部队及各县全体党员、革命干部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不过只作了我应作的一些工作罢了。

       (来源:《裴志耕将军自述》)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