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定军:保卫娘子关战役

发布时间:2023-11-15 09:32   本文被浏览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战爆发,当时正在庐山受训的陆军第38军第17师师长赵寿山,7月8日首先请缨北上抗日。不久,第38军之第17师与第177师之第529旅,在陕西渭北地区集结誓师,于7月21日从陕西三原县出发,24日抵达河北深县待命。8月2日奉命进驻保定,布防于保定以北之漕河车站至新安镇一线阻击敌人。此时,周恩来、彭德怀经太原、石家庄来到保定前线看望第17师,并鼓励全体官兵巩固西安事变成果,坚持长期抗战。第177师之第529旅奉命由河北保定前线调到山西忻口对日作战。
      9月中旬,日本侵略军以三个师团八九万兵力沿平汉铁路两侧向南进犯,部署在保定以北平汉线上的孙殿英部一触即溃。此时,平汉铁路前线总指挥刘峙乘火车仓皇南撤到豫北,华北前线部队,指挥无人,蒋介石命第52军军长关麟征为临时指挥官,指挥张耀明的第25师、郑洞国的第2师和赵寿山的第17师坚守保定,第17师布防于保定以北之漕河防线,但一部分兵力分割给友邻部队使用。日军首先向第17师阵地进攻,经过激战,阵地反复易手,敌不能前进。敌人遂兵分两路向第17师的左翼友邻部队防地进攻,阵地被突破。关军两师南撤,9月24日保定失守,第17师与关麟征失去联系,且有被日军包围之势,赵寿山师长与旅、团长研究之后,撤至阜河一线继续阻击敌人,并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两次战斗毙伤敌数百人,自己也有重大伤亡。部队遂向石家庄以东转移,至晋县一带收容整顿。
      10月初,沿平汉线南犯之敌,在进攻石家庄的同时,以一部兵力西进,企图夺取娘子关,与由晋北南下之敌会攻太原。此时,保卫娘子关对于稳定华北战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时在娘子关一带有孙连仲的第26路军、冯钦哉的第27路军和曾万钟的第3军。第17师奉命归冯钦哉指挥,但冯指挥部位置不定,电台无法联系。蒋介石派黄绍竑为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担任娘子关前线指挥官。当时,奉阎锡山、黄绍竑命令,第17师防守娘子关、旧关一线。由于日军向西推进的速度较快,与我向娘子关前进的第17师距离较近,赵师长接受防守娘子关外围的任务后,即率领部分兵力主动出击,敌在获鹿附近滞留了两天。第17师趁此机会在雪花山、乏驴岭一带进行了部署。娘子关外围没有既设防御工事,雪花山、乏驴岭又均为石山,构筑工事困难,只能用麻袋装土做成掩体,在拥有优势装备的日军进攻面前,第17师的防御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10月12日晨,日军川岸文三郎第20师团向娘子关发起全面进攻,雪花山首当其冲。激战两天一夜,雪花山反复易手数次,敌受挫于我阵地前。唯我右翼刘家沟东端阵地,遭敌空炮猛烈轰击,守兵伤亡惨重,阵地失守,敌遂向旧关突进,同时,又以千余兵力攻我左翼雪花山阵地。赵师长为保持雪花山防御的稳定,并牵制西进旧关之敌,遂抽调一个团的兵力,亲自率领,于13日晚5时,分三路主动向井陉南关之右侧背出击。我出击部队右翼在第98团陈际春团长的率领下,于晚10时歼灭了突入我刘家沟、长生口阵地之敌。
      左翼为第102团第2营向井陉县城实施佯攻。中路在第101团张桐岗团长率领下,于雪花山麓(石板片附近)与敌增援部队一千余人相遇,我趁敌正在休息,立足未稳,立即发起冲锋,官兵奋力冲杀,白刃肉搏,毙敌尸横遍野,敌不支,向东奔窜,我跟踪追歼。至午夜,我连下施水村、板桥、朱家川、井陉南关车站,缴获大炮、机枪、骡马及战利品很多,其中山炮、野炮有数十门。正当我军在井陉车站扫荡残敌,清理战场时,忽报敌已占领雪花山阵地,并以强大炮火向井陉车站猛射,已逃窜之敌也反扑过来,对我出击部队十分不利。在此危急时刻,赵师长立即调集出击部队,向占领雪花山之敌发起反攻。至14日拂晓,敌继续向雪花山增加兵力,我伤亡逾千,且火力弱,仰攻不易,而敌机亦不断向我前沿阵地扫射轰炸,我军遂向乏驴岭转进。14日晨,赵师长将防守雪花山疏虞的第102团团长张世俊就地处决,以正国法。在坚守雪花山战斗中,第102团共产党员、连长张登弟坚守阵地,英勇奋战,全连壮烈牺牲,无一生还,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敌占领雪花山后,时时向我乏驴岭阵地发起攻击,企图突破正面,与旧关之敌会合,继而进攻娘子关,激战数昼夜,敌不能越雷池一步。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不得不承认“井陉附近之敌顽强抵抗,战斗没进展”。19日晨,敌增兵两联队在优势炮火及飞机掩护下向我攻击,我官兵依托阵地,沉着应战,奋勇抵抗,敌未得逞。10时许,敌机二十余架,与炮兵配合,猛烈轰击我防御阵地,并掩护步兵再次攻击。激战至下午一时,我守备乏驴岭之补充团翟济民团长身负重伤,营以下军官伤亡二十七人之多,士兵前仆后继,伤亡过重,弹药殆尽,即以石击敌,终因寡不敌众,乏驴岭南侧阵地为敌突破。我守备荆蒲关的黎子淦营,终日与敌殊死战斗,至下午5时,第8连连长阵亡,营长黎之淦负伤,全营除十余人外,其他均负伤力战壮烈捐躯。其中9连排长刘惜棠(共产党员)全排壮烈牺牲。此时,乏驴岭北侧阵地正处于敌三面包围之中,耿景惠旅长、李维民团长率部与敌苦战至黄昏时分,带领百余人向神灵台转移。
      至此,第17师在井陉、雪花山、乏驴岭面对日寇精锐部队,浴血奋战了九昼夜,为保卫太原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此时,全师旅以下指挥干部仅剩旅长一人、团长二人、营长以下干部不及三分之一,士兵仅剩三千多人。已处于不补充难以再战的地步,赵师长曾五次致电蒋介石请求补充,只答复“应听候阎、黄正副司令长官指示办理。”阎锡山明知第17师损失奇重,不但不给补充,反而借补充之名,要将第17师之炮兵营归他所有。后经赵师长据理力争,阎才放弃了扣留炮兵营的企图。第17师在指挥乏人,战斗兵员极少的情况下,不但得不到补充,反而再次受命担负掩护其他部队后撤的任务。第17师为了纪念雪花山和乏驴岭战斗,以后成立了一个剧团,名为《血(雪)花剧团》,并编了一首战歌,歌词是:“我们在乏驴岭上,誓与阵地共存亡,我们在雪花山上,血花扶着我们的刀枪,井陉车站夺大炮,娘子关外毁车辆”以鼓舞士气。
      第17师奉命由娘子关正面转移到北面的驴桥岭时,旧关阵地已被敌占领,正在扩大突破口。第38军教导团在李振西团长率领下,由河北转进到娘子关,奉黄绍竑命令,随即投入战斗。教导团与敌短兵相接,以刺刀与敌展开拼杀肉搏,全团两千余人,仅剩下五六百人,顶住了敌人的进攻。与此同时,第17师在驴桥岭激战三昼夜,阻滞敌人前进。26日晨,第17师奉命向巨城附近转进,扼守要道,继续阻敌前进。我与敌奋战一昼夜,突破我旧关以南第3军防线的日军向阳泉推进。第17师左右翼的友军均已撤退,该师曾多次与上级联系,均得不到指示,为防敌包围,被迫撤出阵地,向西转移。
      此次战役,由于指挥混乱,有的部队消极怯战,不能紧密配合,且单纯防御,死守阵地,没有取得应有的战果。第17师由于抗战坚决,作战勇敢,将士伤亡奇重。该师开赴保定前线时,一万三千多人,娘子关战役后,仅剩三千多人。
      由于该部作战有功,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来电嘉奖称:“17师此次攻守很尽力,损失奇重,殊堪嘉奖”,并赏银三千元,以慰勉。随后,第17师向阳泉、太原撤退,继续参加抗日战斗。

(撰稿:蒙定军,抗战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38军第17师参谋处第3科副科长   来源:中国黄埔军校网    时间不详)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