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如:山西高平陈家山血战记

发布时间:2021-05-11 15:19   本文被浏览过:

“七·七”事变后,全国热血男儿纷纷投军参战,我亦不例外。那时我正读高中三年级,由蒙藏委员会保送,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16期学生队。毕业后留校服务,担任助教区队长。我一直决心上前线抗日杀敌,以后奉命调到山西省吉县克难坡,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长官阎锡山),第19军王靖国军长部属70师补充二团三营九连任连长。抗日前线非常艰苦,从1939年至1941年之间,由于日寇进攻迅速,我军逐步放弃大城市和平原地区,转移至山区开展大规模游击战。那时远离大后方,军需物品补给十分困难,官兵们生活艰苦。洗澡理发更成问题,大家成了胡子兵。有时喝水很困难嘴皮开裂,人人面黄肌瘦。但是一听说要打仗了,官兵们一个个精神振奋,生龙活虎斗志昂扬。
        1941年初,我团在大宁县与蒲县之间的山中村附近设防阻击,我连担任最前方阻击部队,掩护大部队转移。我率领全连三个排交错掩护逐步后撤,夜间在山腰棱线后部占领阵地构筑工事。一夜打退敌人四次进攻,掩护主力安全转移。翌日拂晓前,敌人先以山野炮向我阵地集中反复轰击,继又以迫击炮重机反复射击,我连伤亡过半,一二两个排排长都阵亡了,但是士气仍然高昂。我下定决心与阵地共存亡,带领预备队(第三排)坚持扼守阵地。敌寇继续炮击之后发起冲锋。日寇野蛮的叫喊声激怒了我胸中的怒火,我即命令第三排排长率领该排冲出阵地,对来犯之敌发起反冲锋。我亦带领一、二排剩余士兵同时加入冲锋。一场昏天黑地的肉搏战开始了,疯狂的冲杀、刀劈、枪刺、杀声震耳。我拾起一个倒下去士兵的步枪与一个鬼子对刺。我九班班长孟恭武体壮力强,从侧面向与我对刺的鬼子一个前进直刺,鬼子倒下去了,紧接着八班副班长李树林,一把将我推开,又给了那个鬼子一刺刀,只听鬼子叫了一声便不动了。敌人的这次冲锋遭受失败生还无几,阵地上横尸一片。战斗暂告结束。
        因我连伤亡过大,七连奉命来接替,部队撤出阵地天已大亮。休息时觉得右侧腹部上方发痛,伸手一摸满掌都是鲜血。我心想这是刺刀伤,身不由己地倒了下去,只觉得周身发烧口干,全身无力。我被抬到团部裹伤所,包裹后送往大宁县西部黄河渡口,夜过黄河经延长到了延安。当地八路军用汽车把我送往西安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在八路军办事处我受到热情的照顾护理,至今难以忘怀。

        (撰稿:黄埔成都分校许渊如     来源:中国黄埔军校网    时间不详)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