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尧和:回忆邙山炮战

发布时间:2024-03-20 11:09   本文被浏览过:

       1941年10月初,敌华北方面军为策应第二次长沙会战,发动了郑州战役。日军乘船从中牟(第三集团军孙桐萱部防守)和广武邙山头(第四集团军孙蔚如部防守)之间,强渡黄河,攻占郑州,我军与之激战一月,于三十一日收复郑州,将日军逐回黄河北岸。但日军占据中牟县城和邙山头两个据点(桥头堡)。我军曾多次发动反攻而未遂,后来只得改为监围措施。
       邙山头据点,东至铁路线,西至霸王城,敌人约有一个加强联队(配有炮兵)兵力。在防界线挖堑壕、筑碉堡、架铁丝网,构筑多层次工事。我军在敌阵地下方,设鹿砦、挖壕沟、筑机枪掩体,同样修有多层次监围工事,与敌对峙了很长时间。
       敌人居高临下,经常炮击、枪射我友军阵地和平原村庄,军民和牲畜时有死伤,房屋和工事常被破坏,时长日久,损失惨重。以前参加监围的炮兵,都在山下平原村后放列,射击时即被敌人发现而遭到回击,一直未能发挥作用。
       1943年10月,第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奉令率部到邙山头接防监围。正面至黄河边由一一零师师长廖运周负责监围,西侧汉王城一带由预备十一师王翰团接防对峙。军野炮营直接归廖师长指挥参战。炮营各连虽在平原村后放列,但未敢射击。
       半月后,由我接任炮营营长,眼看军民日有伤亡,下定决心要使炮营发挥作用。经过几天的侦察,发现邙山西腹部有横向大山沟,两边断崖高达五至八米,战前有群众挖窑洞居住,这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拟用炮兵迫近放列,在断崖下挖洞,排立木柱密铺木梁,把炮倒推洞内,火门左右立木保护,使我炮能够射击敌阵而敌炮打不过来,炮与炮间挖小隧道。炮兵阵地副连长指挥所设在炮前断崖下掩体中,除口令指挥外,各炮架有电话;连长指挥所(观测所)设在侧方崖顶掩体中。
       我把设想请示廖师长,他极其赞成。我顾虑离敌太近,日寇冲下去,使火炮受损。廖师长说:“我派步兵保护。”于是,炮营赶筑洞炮阵地,仅十天就完成。并将敌炮兵阵地、轻重机枪火力点测量标好,请廖师长现场视察,他满意地说:“很好,第一次打击要狠,炮弹多准备些。”
       几天后,当敌人又猖狂炮击友军阵地和平原村庄时,我炮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轰敌炮兵阵地和机枪堡垒。但见木石纷飞,人员伤亡惨重,敌人惊恐万状,全无回击之力。由于我炮兵打个痛快,友军村民见后都拍手称好。
       一个下午,敌十几门火炮突然轰我炮兵阵地长达一个多小时。我在营观察所听到隆隆震耳炮声,又见浓烟滚滚升天。一、三炮连因洞炮阵地不能反击,二连人炮可能全部覆灭。待敌炮一停,我急率营部人员现场观看,但见二连洞炮阵地附近弹片铺地,窑洞多已震塌,电线寸断,炮洞上方的火门和断崖均已崩塌,但人炮均无伤亡。二连人炮连夜撤回营地休息。
       翌日,我营士兵用马车拾载弹片二千多斤,步兵人多车马足,拾载弹片六七千斤,运往郑州出售,嘉彩庆捷。
       经过这场激烈战斗,证实我营设计的洞炮阵地是成功的。老阵地已不能使用,便命一连到邙山东端大山隙横山沟中构筑洞炮阵地,费时近十天,敌人误认我炮兵已不存在,便逞猖狂,时时炮击我友军和村庄,我炮兵一切准备完毕,便对敌第二次突然袭击,毁敌炮兵阵地和其他火力点,敌伤亡惨重,无力还击。翌日上午,敌机三架在空中盘旋,敌炮发射炮弹指示目标,敌机即轮番轰炸,丢了许多重磅炸弹,其中一枚投到一门洞炮正上方,洞内人员全部震倒,但炮洞未倒塌,人员没伤亡。
       为警告敌人,我决定继续对敌示威炮击,嘱咐该连人员带足防毒面具,做好防毒预测和措施。隔天一早又猛烈炮击敌阵地。敌人好像认输了,不但没有还击,连续几个月也没有炮击我友军和村庄。这几次炮击,大灭敌人凶狠气焰,大长中国人民威风。
       为使炮营全面发挥作用,命三连一个排两门炮配置于汉王城西侧三公里处断崖下,以利侧击,命一连在平原村后,试筑平地洞炮阵地。一次,为了试测黄河宽度和我炮射程,令一连发射三发炮弹至黄河北车站,经过周密测量,这三发炮弹全落在铁桥北车站。几天后,郑州城又轰动起来,说我炮兵是“神炮”,打死了敌军的“大官”。经核定,那时确有日军一军官带两个警卫在车站高处用望远镜观看铁桥和邙山头据点,被突发炮弹炸死。
       我炮兵威名大震,群众纷纷传颂,军政部亦派人到炮营视察,总结洞炮阵地构造和作战方式,予以表彰,慰勉有加。

(撰稿:黄埔炮兵班冯尧和  来源:中国黄埔军校网  时间不详)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