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冬,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其主力直奔上海,猛攻我上海守军侧背;另一股则从乍浦西进,攻海盐,占宁波,窥视杭州,浙江省会告急!
(撰稿:国民政府国防工程督导处吴公侠 来源:中国黄埔军校网 时间不详)
浙江省政府南迁金华后,上海沦陷,嘉善、嘉兴亦相继失守,杭州更危在旦夕。为确保浙东半壁,炸毁钱塘江大桥,阻敌南下,是为当务之急。由谁承担这一任务呢?浙江地方部队,虽有几个团,但缺乏专业人才,不能胜任。浙江省主席黄绍弘,急电陆军工兵学校教育长林柏森援助,林当即派该校中尉区队附杨麟凡,率上士二名,从驻地湖南零陵出发,星夜兼程驰赴金华。
黄绍弘亲自接见杨麟凡等三人,面授机宜,并责令保发处派一个步兵连,配备三轮摩托车一辆,携带大量TNT(黄色炸药)及其它爆破器材,随杨麟凡前往肖山。
杨麟凡带着两名上士到现场-钱塘江大桥,经过周密勘察,作出了具体的爆破方案:选定大桥正中的两端为爆破点,用爆炸导火索连接两端的炸药堆,用缓燃导火索点火;然后,点火人员乘三轮摩托车迅速离开现场……。
他们在步兵连的协助下,很快完成爆破的一切准备工作,步兵连先撤出警戒线。一九三七年某天(具体时间记不清了),我杭州守军的掩护部队已撤过钱塘江大桥,日军部队迫近时,杨麟凡亲自点燃导火索,检查确切无误后,乘三轮摩托车迅即离开现场,驰向预先构筑好的,离爆破地点约五公里处的掩蔽部观察。
炸药准时爆炸,桥梁倒塌了。杨麟凡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为阻止日军南下,使我军赢得重新布署兵力,确保浙东半壁河山,立下了功劳。
还值得一提的是,杨麟凡和他率领的两名上士,从此被黄绍弘留用,每人晋升两级,奉派到武义创办爆破训练班,为开展敌后战斗,培养出大批的技术人员。可是他本人却在一次较大规模的地雷演习中,不幸因引信失灵,被炸死在永康的方岩,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生命。浙江省政府曾在方岩脚下,公路之旁,为他立碑筑墓,以慰忠魂!而励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