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军事的节节失利,在转移有利后方的情况下,蒋政权逼得迁到重庆。当时实际控制的地区,只有半壁河山,在公路交通线方面,可以利用的,只有西北区和西南区,而西南诸省中之湘、赣、鄂三省,因接近前线,经常受敌人威胁,大有岌岌可危之势。为配合整个战局起见,对于军公商物资的运输、管理,和交通器材的补给辅助等,都设有专门机构。由于适应需要和客观环境,机构迭有变更。兹就记忆所及,分述如后。
一、公路交通管理和国营军运机构的变迁
(一)交通部全国公路总局该局系隶属于交通部,在渝时由潘光炯充局长,统管全国公路工程和交通行政,并监督各省辖的公路局执行交通部所颁的一切法令规章,内部组织简单,并无成绩,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机构。由于潘是张嘉傲一派的,和政学系有关,但当时政学系失势,该局也因人的问题,起不了什么作用。
(二)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该局系隶属于军事委员会,职掌战时运输,1941年成立,由何应钦兼主任,俞飞鹏兼副主任,所有军公商车之行车制度、车辆器材、液体燃料,和公路工程统归其管辖。因在当时军事第一,运输第一的口号下,所以要把运输大权移到军人掌握,以配合军事。1942年1月接收全国公路总局。在未接收前,该局只管军事运输,国道、省道公路工程,向由全国公路总局管理。接收后即分设西北公路运输局、西北公路工程局、西南公路运输局、西南公路工程局、中缅公路运输局(后改滇缅公路运输局)、川滇东路运输局、川西公路运输局、中缅公路工程监理委员会、东南办事处、汽车器材管理委员会、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司机技工管训委员会等,统管全面公路工程运输行政事宜。因属军事机构,且又由何应钦兼主其事,较诸全国公路总局之权力,不可同日而语。同时该局不只负责军事运输,而且兼管水陆运输检查工作,所以该局辖下设有一个监察处,由特务头子戴笠兼处长,张炎元充副处长。这明显地是用特务系统来监视运输组织。监察处名义上是运输统制局的内部机构,但实际上是由军统局直接指挥,戴笠即是军统局的局长,又是监察处的处长。这是上下其手的一个把戏,而又是戴笠与何应钦分庭抗礼,互不信任的象征。
(三)交通部公路总局该局系1943年1月成立,接管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所属机构人事。(但监察处已独立,直属军委会,不移交公路总局)由曾养甫任局长,龚学遂、赵祖康分任副局长。除监察处外,原所属单位,悉仍旧贯,人事稍有变动,并增设商车指导委员会,各区局辖下设分会。该局仍与运输统制局一样性质,专管行政,各区局则办理业务。这次改组是由于适应亲美关系,曾养甫和赵祖康都是留美派,但曾的地位不及何应钦,所以戴笠的监察处,就不愿意隶属于公路总局之下,而要独立。这是特务“超然”的一个明证。
(四)西南督运委员会该会系1944年8月1日在贵阳成立,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及交通部,形成两个上级,由公路总局副总局长龚学遂充主任委员,另一美国人充副主任委员。原以黔桂战事紧张,急需疏运沿线军公商物资,而临时成立这机构,负责督运调度等一切事宜。所有该区军公商车辆,均由该会指挥,成为该方面运输最高权力机关。该会既要军事力量,又要交通技术,更要借助美国人,因此就由军委会和交通部会办,并利用一个美国人充副主委来作幌子,以便获得美国方面的关心。同年底黔桂战役好转,该线解除威胁,该会奉命迁渝,听候归并。
(五)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局该局1945年在渝成立,接管交通部公路总局及西南督运委员会所属机构及人事。原任交通部长兼公路总局局长曾养甫去职,改派俞飞鹏为交通部长,并兼战时运输局局长,龚学遂以交通部政务次长职兼副局长,并由美军驻华总部先后派麦克鲁少将(现美军驻南朝鲜司令),及白利上校等数人为副局长。局内的运务、机料、工程、财务、会计等五个处的副处长,均是美国人。该局成立后,为沟通中印公路交通线,即成立保密公路工程处,从事兴筑由云南保山县至印度密支那一段公路工程,并在中国驻印度专员公署内设立战时运输局驻印度办事处,由驻印专员沈士华兼办事处主任。该局虽属我国战时运输的一个组织,但因经常和美军总部联系,爰经中美双方同意,由美方再派员参加工作,即秘书室外事组一部分,就有美军10余人办公。每天所有重要文件,都由外事组翻译成英文送交美军总部的参谋长魏德迈阿核阅,俨然太上局长。最奇者来外事组办公的美军,大半是文盲或半文盲,连写家书都要我国编译员代笔;经常在组内胡闹,并向女编译员调笑,局内同事,为之侧目,余认为有辱国体,但其奈伊何,只作如是观耳。该局直至抗战结束后1946年1月间才结束。在上年底已分别在京、津、沪、粤等地先后成立办事处,协助各该区的交通特派员办理接收工作。接收完竣后,即又改为交通部公路总局,全局迁回南京。在该局成立时,抗战是处于最严重阶段,既要利用美国人,又要利用军人,当时蒋氏什么人都不相信,只有相信自己的戚属俞飞鹏,所以就派俞担任战时运输局的局长,又由于亲美之故,所以又调西南运输局的副局长谢文龙充局内的运务处长。因谢是留美派,而且又有个博士衔。副处长王国生,也是个留美学生。这一串无非是利用现实,以作机动应付环境。
(六)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该处是1937年10月在广州成立,先后由曾养甫、宋子良充任,龚学遂、刘吉生、吴琢之充副主任。1938年迁云南昆明市,有运输车数千辆,员工兵伕万余人,分在国内的粤、桂、湘、鄂、川、黔、滇等省的重要地方,境外之香港和新加坡、缅甸、安南、菲律宾等处设有分支处,办理业务。1941年底结束,改为中缅运输总局。(该处详细内容,笔者经另文叙述不赘)
二、官僚资本的运输机构简介
(一)中国运输公司该公司约在1939年成立,纯为官僚资本,由政学系中坚份子陈延炯任总经理,谢文龙副之,拥有客货汽车500余辆,分设渝筑昆运输处及河桃运输处两机构,办理客货运输业务。渝筑昆线由重庆至贵阳转昆明,由简文献充处长,霍亮副之。河桃运输处是由贵阳至广西河池及由贵阳至湖南桃源,均有定期班车对开,由刘光尧充处长。上述两个组织,均设在贵阳市,业务对象,除办理客运外,并承运军公物资,因列为公车之一类,格于规定不能接运商货。1943年春与运输统制局西南公路运输局合并,仍由陈延炯充局长,谢文龙、王仁康分充副局长。
(二)复兴运输公司该公司成立时间已忘,是孔祥熙之子孔令侃所办,纯为官僚个人资本,有车约300辆。由于孔氏所经营的企业甚多,且有特殊地位,除自运其货物外,兼承运其他军公商货(商货运价最高,公货次之,军品最低),行驶路线无固定,1943年结束。
(三)贵州企业公司煤汽车营运公司该公司是贵州企业公司的一个单位,初时是因汽油缺乏,特以提倡木炭车,制造美式木炭炉为号召,颇得当时运输界之拥护。公商汽车之木炭炉,多为该公司所改装,一时业务增繁。但由于原料缺乏,且氧焊之氧气不易蒐购,以致供不应求。该公司有木炭车百余辆,除自运贵企产品外,兼承运军公物资,车辆多行驶渝筑昆线,有时则走黔桂线。直到抗战结束后,仍继续营造,但只载运贵企产品,不得承运其他军公物资。
(四)中国汽车制造公司该公司早在抗战初期成立于桂林,是由曾养甫所经营,由曾氏自任经理,张世纲任总工程师,以制造桐油车为主。张世纲是一著名的汽车专家,在战前曾留学德国,研究以桐油代替汽油,在德时与希特勒为稔交,由于其对汽车制造甚有心得,故在德时颇负时誉,归国后更专心研究,筹办此公司。适抗战中期汽油缺乏,桐油车正好及时面世,但以器材又成问题,所以迟迟不能实现。为研究及制造起见,曾向交通部借了一笔款,以资运用。1943年春,笔者适充驻西南区视察于贵阳,某日该公司驻贵阳办事处负责人来访,以该公司所发明的桐油车已经试验成功,曾报贵阳公商车辆管制所,请求发证试验行车,但久未邀准,请予协助等语。我聆悉之余,至深诧异,以该公司之总经理,正是现任的交通部长曾养甫,何以车辆管制所竟敢加以留难,不予发给行车证,斯诚怪事,便即前赴贵阳车辆管制所洽询,并说明原委。该所所长汪振铎始知该公司是部长所经营,当即答允照发,不旋踵而行车证已发出。爰在筑市郊图云关试车,并柬请各有关方面到场参观,果也试验成绩良好,便正式开始投入运输,但只得车20余辆行驶于黔桂线间,运量不大。其后张世纲由桂林撤退至贵阳时,曾多次向我道谢。1944年,黔桂战起,该公司运务停顿,便告结束。
(五)华南重油汽化器汽车制造公司该公司于1942年间在昆明成立,负责人名梁守一,兼运输统制局汽油器材管理委员会委员。鉴于当时汽油缺乏,特提倡代用品。该公司有一工程师(名字已忘),研究出一个重油汽化器,将重油如菜油、茶油、棉子油、桐油,及一切矿植物油等,化为汽体作燃料,以发动马达。梁守一先将其自用的一辆士刁碧架小轿车,装上这个汽化器,作为试验,由于载重不大,勉可行驶,于是梁便大吹法螺,广为宣传,甚至侈言除酱油外,不论任何油料,均可汽化。当时昆明某军事单位的汽车队,竟予置信,曾将汽油车10辆,委托改装。该公司便依样葫芦,代为装上,并先领得部份费用,及至装妥试车,竟全无拖力,军方当即不允收货。该公司只得答应改善,但一再嵇延时日,迟迟不能出厂,而对方又催促甚急,梁感焦灼万分,无法脱身。1942年秋,笔者适到昆明视察,梁当欲夸耀其新发明,邀我参观试验,一日用其自用车并约友好数人,送我等到温泉游玩,讵料沿途熄火抛锚,屡次下车,合数人之力,从后猛推,始能发动,大有“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步行六七次,八九十人推”之苦,几经在路上耽搁,始走回到昆明。阅数日,我公毕离昆赴筑,梁便藉着用车送我为词,随我离开昆明,但该车仍沿途故障抛锚,夜深3时始达曲靖。日间行车只不过几十公里,至此已不能行驶,我只得转乘别车返筑,而梁便从此不敢再回昆明。其后梁又到贵阳访我,并挽我介绍与中缅运输局刚卸任的运务处长黄荣华认识,拟利用黄的名誉地位,在贵阳成立一办事处,由黄荣华充负责人,代其再作吹嘘,并答允月送薪金300元与黄。后黄与我商量,以该汽化器实在未臻完善,确不能使用,便婉转不就,终作罢论。梁在昆明之公司,以经理一去不返,不久亦告结束。所谓新发明之汽化器,实是一件当在研究中而未成熟的试验品,便即用来炫惑世人,标奇立异,卒致黔驴技穷,不能立足,悄然离去,名誉全堕,无怪时人呼之为“大炮一”,从此重油汽化器,不得再见于运输界矣。
1963年3月12日
(来源:《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