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因老家饥荒,年仅15岁的张翠萍入伍,加入洛阳西工兵营救护训练班。一天三操两课,三个月后,她成为国民党第15军64师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员。转眼70余年过去,当年的女兵张翠萍已经白发苍苍,身体还算硬朗,但耳背得厉害,“打仗时被炮火震坏了”。回忆起1944年洛阳保卫战中的经历,老人仍忍不住唏嘘。
(时间:2016-08-04 14:44:13 来源:北京晨报 责编:张帆)
【老兵档案】
张翠萍,女,1927年出生,河南省洛阳人。1942年因老家饥荒入伍,加入洛阳西工兵营的救护训练班,三个月后进入国民党第15军64师卫生队,当时是二等兵,在西工民营升为二等兵,1944年在灵宝大车队为上等兵。
1944年,张翠萍参加了洛阳保卫战,九死一生爬出洛阳城。1945年抗战胜利时,张翠萍所在部队奉命进驻北平,亲历10月10日日军在北平的投降仪式。退伍后,张翠萍的丈夫在京开了家诊所,救治牲口,张翠萍给丈夫当助手。“文革”期间,张翠萍的丈夫去世,此后张翠萍独自支撑家庭,不敢提起当兵的事。
【老兵经历】
日军受阻 施放毒气
“那个年代还兴小脚,我妈让我裹脚,我不愿意,他们说不裹嫁不出去,我说嫁不出去我就当兵去。”张翠萍没想到,当初的一句气话后来竟成了真,为了补贴家用,她果真入伍成了军队里的一名卫生员。1944年5月,洛阳保卫战开始的时候,张翠萍才17岁。
老人回忆,那年牡丹花开的时候,日军打到龙门,随即龙门失守。5月7日,15军军长武庭麟受命统一指挥94师担任洛阳之守备,15军保卫洛阳外围阵地,其中张翠萍所在的64师担任西工区之守备。5月11日,敌人向64师驻守的西工区发动进攻,先后在下池、七里河、兴隆寨等地进行激烈的战斗。守军伤亡过重,兵员严重不足。
随着战局变化,64师又受命防守邙山南麓史家屯、苗沟、烧沟一带。张翠萍告诉记者,邙山里都是两三丈深的地坑院,日军坦克无法进入,投放炸弹也只能炸到黄土,敌人打红了眼,就开始投放毒气。“有很多伤员失血过多,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去,也有人被毒气毒倒,我们也没法治。既没药,也不知道该咋治,死了好多人。”张翠萍说。
时隔多年,张翠萍至今还记得,那段时间下了好几天的大雨,把窑洞都淹了,他们不断把伤员转移进洛阳城。张翠萍则随军队到了洛阳城西北角关帝庙附近。老人清楚地记得,64师的参谋长王宇震,在前线牺牲后被抬到关帝庙,“抬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没气了。”
石狮子救了两次命
5月22日,国军空军空投了上峰手令,命令守军固守洛阳。根据这一命令,守军15军军长武廷麟命令除东西车站保持据点外,全军主力撤入洛阳城内,与94师一同坚守城垣。当夜15军各部陆续撤入城内。至此,洛阳城保卫战进入白热化的最后阶段。
张翠萍讲述,她是白天随卫生队一起,举着红十字的旗帜从洛阳城的西门进了城。当天在城里接送伤员时遇到敌军轰炸,“警报‘呜呜’的声音像哭了一样,一会儿飞机就来投炸弹,一来就是一大帮,声音特别大,耳朵嗡嗡的。城里有汉奸给日军打旗语,大的防空洞都炸塌了,活埋了好多人。开始逮住汉奸都是枪毙,后来恨得不行就活埋。”
“轰炸的时候也没地儿躲,我看到银行旁边有个石狮子,就躲在狮子肚子下面。”就这样,老人躲过一劫。据老人的儿子讲述,老人曾告诉他,自己小时候随父亲在城里也遭遇过一次敌人投炸弹,父亲当时就把她藏在石狮子下面,没想到石狮子救了她两次。不久前的洛阳老兵见面会上,老人还问来自洛阳的志愿者,那银行还在吗。志愿者回复她,银行没了,石狮子还在。
老人回忆,那两天城里死伤无数,伤员因为没有药物治疗不停哀嚎,活着的人也不好过,“吃口半生不熟的馍,喝口凉水,饿着肚子,也几乎没有睡觉。后来西边城墙被打塌了,坦克开了进来,不过它只能在主路上走,敌人只能步行进小巷。我记得我们把窗户都封上了,把房屋墙壁都打通,准备等着他们来打巷战,争取进来一批打死一批。”当时战况之惨烈,就连女卫生员都发枪打巷战。张翠萍老人记得自己领到的是中正式步枪,还有三颗手榴弹和一挂子弹,战斗中敌人坦克上的机枪很凶,震得耳朵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