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权等:难忘戎马倥偬岁月--悼念战友李运昌

发布时间:2024-04-11 09:50   本文被浏览过:

李中权、杨思禄、董占林:难忘戎马倥偬的岁月
——深切悼念战友李运昌

 

       李运昌同志是我们的老战友。如今,虽然我们也是年逾八九十岁的老人了,但提起李运昌同志来,一下子就感到年轻了许多,好像又回到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烽火硝烟中我们取得的一个个胜利。
       李运昌同志是老资格的共产党人。1924年,他才16岁,就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经李大钊同志介绍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他回到故乡河北省乐亭县,在革命低潮的形势下,恢复和扩大党的组织,坚持白区斗争,曾经担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代秘书长、省委书记等职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运昌同志战斗在河北,在京东特委、河北省委担任领导工作。1937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洛川会议上明确指出:“红军可以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运昌同志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以冀东地区为重点,放手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特别是1938年7月,由冀东党组织与挺进冀东的八路军宋时伦、邓华领导的第四纵队共同发动和领导的震惊中外的冀东20多万人民的抗日武装起义,摧毁了日伪的反动组织,建立了抗日政权,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刘少奇同志曾称赞:“这是一次很值得研究的人民抗日大起义。”此后,运昌同志先后担任冀东军分区司令员、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1942年夏,晋察冀中央分局、晋察冀军区为加强冀东的领导,聂荣臻司令员命令,李中权调到冀东军分区担任政治部主任。
       当时,在热南喜峰口外雾灵山区的一个小村子,中权与冀东主要领导人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李楚离同志会合了。他们给中权的印象很深,中权对他们在敌后建立起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表示了极大的钦佩之情,并向他们详细地传达了聂司令员的指示。他们对中权的到来给以极大的热情欢迎,运昌很遗憾地说:“敌人的五次治强运动,使我们离开了冀东基本区,来到了这口外;若是在冀东,我们会有更好的佳肴,如滦河的鲤鱼、渤海的大对虾来欢迎你们了!”我们大家都充满信心地说:“总会要回到冀东基本区的。”但就是在口外的困难情况下,运昌、楚离同志还是设法搞了不少好吃的东西,以表示对中权的热情欢迎。这种战友之情,同志之爱,使中权终生难忘。
       在当年的11月初,中权经过调查和研究之后,特向运昌、楚离同志提出对部队政治工作的意见;针对部队存在的问题,当前首要的问题是要进行一次政治整军,以毛主席《论持久战》教育部队,从政治上加强部队抗战胜利的信心,加强连队党支部建设,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建设,从而在提高部队队伍的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再进行军事练兵,为进关恢复基本区作战做好扎实的准备。中权的意见提出后,得到运昌、楚离同志的完全赞同。他们也认为部队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在政治整军中很好地解决。运昌同志对中权说:“你认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都支持你。”这样,在11、12两个月中我们进行了政治整军,部队政治素质得到了加强。1943年1月进行了军事练兵,部队的战斗意志鼓舞起来了,战斗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士气格外旺盛。通过这次整军运动,带来了红军的好传统和好作风,为2月进关执行恢复基本区作战做好了准备。
       我们在李运昌司令员的领导下,进行了恢复根据地的战役,进一步巩固了抗日统一战线。开展了“无人区”的斗争、反“扫荡”等斗争,军政素质在实战中不断提高。在冀东党委及后来的冀热辽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冀热辽党政军民整体的力量大增,不管日寇再如何疯狂摧残、扫荡,我们都能给予相应打击。敌我斗争在当时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我们广泛搜集日寇于1941年1月在冀东丰润县潘家峪村大屠杀1300余人、1942年12月在滦县潘代庄大屠杀1400余人、在长城内外制造千里无人区、施行“三光”暴行以及在冀东各地敌伪之种种罪行,编成专册,教育部队报仇雪恨。冀东军分区在长城内外、滦河两岸,冀东的广大地区进行了无数次的对日复仇战斗,歼灭日军若干中队、大队,整团伪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运昌同志领导的冀东人民抗日根据地,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配合了晋察冀军区和全国的抗战。这一时期,运昌同志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到抗日大反攻前,运昌等同志领导的冀热辽解放区,已发展成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地处东北与华北的结合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我解放区军民进入对日全面反攻。李运昌同志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和朱德总司令的第二号命令,率部先机挺进东北,配合苏军作战,收复失地,9月14日进驻沈阳。他们在东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解除日伪军武装,清剿土匪,接管城市,建立人民政权,迅速扩大部队。在此有利形势下,苏军代表和曾克林同志飞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冀热辽部队进入东北的情况,为党中央做出“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重大战略调整提供了重要情报。至于有人说“东北枪很多,后方的部队到了要装备却没有”,这绝不是我冀热辽领导的本位主义,是因我们撤出了沈阳,武器装备已不归我们掌握了。聂荣臻元帅在他的自传里,也曾公正地评议此事。李运昌与程予华等同志一起创建了冀察热辽根据地,大力扩军,组建了一批二线兵团。薄一波同志在为李运昌回忆录作序时也提到,当运昌同志调动工作离开东北时,将33万军队全部交给东北民主联军,为东北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胸襟。
       运昌同志戎马一生,历经百战。他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充满热爱,对同志真诚相待。冀东军分区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有本地成长起来的同志,也有从抗日军政大学、其他兄弟部队派来的同志。运昌同志作为主要领导人能广泛听取冀热辽区党委常委李楚离、詹才芳、李中权、张明远等同志的意见,运昌同志作风很民主,待人很热忱。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在他的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生离死别寻常事,每忆斯人泪满襟。如今,我们已进入耄耋之年,饱含热泪写了如下几句话:
       烽火岁月兮,铁马冰河;
       枪林弹雨兮,战友情深;
       斯人已逝兮,风范长存;
       音容笑貌兮,永远难忘。
       我们永远怀念老领导、老战友——李运昌同志。
 
    (来源:《黄埔》2009年第4期)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