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展之鄂西会战

发布时间:2020-08-26 17:51   本文被浏览过:

鄂西会战
1943年5月4日~6月7日



 
    鄂西会战发生在1943年夏季,日本大本营考虑到打通长江航路,加强运输力,在使宜昌附近的船舶下航,弥补长江内军运船只的不足,批准第11军发动鄂西会战。日军利用机动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重创第六战区的第29、10集团军和江防军,将掠获的大批船只下行。会战历时月余,日军沿长江向上游挺进,中国军队第18军坚守石牌要塞。在外围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及友邻部队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兵力的进攻 ,以死伤4万人为代价, 歼灭敌军4660人,使得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的计划失败。
 
鄂西会战老兵资料



刘观明,1923年生,安徽怀宁人。【鄂西会战】
1940年在家乡被征丁,补充到第59军第180师第539团1营1连3排7班,后当轻机枪手。1943年-1944年间在湖北宜昌和鬼子作战,曾参加鄂西会战,战斗中右手因伤残疾。1944年成为团长的警卫员,直到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时,随部队赶到徐州接收煤矿和兵工厂。1946年调军部,任传令兵。解放战淮海战役中,投诚加入解放军。1949年在部队因右手残疾复员回老家怀宁。1961年与妻子分离,迁到潜山生活。


刘福生,1920年生,福建福州人。【鄂西会战】
父亲为旧军阀中的一名少尉排长,驻于福安县。1937年从私立福州中学毕业,考入黄埔军校第4分校第14期工兵科。毕业后被分配到驻防湖南临澧县的工兵第4团第2营第5连,见习一年,任少尉排长,后任上尉副连长。部队驻防在湖北老河口,抗战中隶属第5战区。1943年参加鄂西会战,主要是修筑各种工事,配合前线部队作战,一直到抗战胜利。


林克宽,1922年生,安徽阜阳人。【鄂西会战】
1939年考入黄埔军校第17期步科,1942年毕业。后被编入第59军第38师第112团,驻防湖北老河口。1943年5月参加鄂西会战。同年林克宽调往重庆,后编入青年军第201师,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第201师整编成第203师第1旅后,欲调往台湾,林克宽在蚌埠下了火车,投奔重建后的第85军第110师。1947年,第110师在浙江义乌起义。1948年回乡务农。


易绍恩,1923年生,湖北松滋人。【鄂西会战】
1942年抽丁补充到第94军某炮兵连,在宜昌上游姜家庙与敌作战中负伤,右臂被打3个洞,进入后方医院治疗。伤愈后被编入第18军第18师第52团2营当传令兵。1943年5月随部参加鄂西会战,所部守卫石牌要塞。后因旧伤复发,加上部队要调往江西,遂离开部队回乡。


陶基烈,1920年生,江苏苏州人。【鄂西会战】
1938年从上海大公职业学校机械学专业毕业后,产生投军报国的想法,逐与三位同学一起来到安徽的一个军械仓库找工作,得到军械处主任王芝的赏识。1941年将陶基烈推荐给第18军第11师,在师部任文书,后进入第11师译电室工作。1943年在宜昌驻防,同年参加鄂西会战之石牌保卫战。1944年春,在军委会军用译电人员训练班受训三个月,转到军令部译电组工作,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在国立武昌海事学校旁听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任培宇,1921年生,湖南长沙人。【鄂西会战】
中共著名领导任弼時堂弟。1938年在湖南衡山入伍,编入第49师第147团军需处任文书。1940年报考黄埔军校第7分校第17期,入步兵科。1943年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第75军第16师师部任作战参谋。鄂西会战中部队在宜昌牵制日军,守卫长江。1944年春请假回到家乡,后来参加中共地下工作,参与运输秘密电台。


刘苟生,1920年生,湖南郴州人。【鄂西会战】
1938年抽丁入伍,在湖南醴陵县集训四个月后,编入第70军第107师3营2连3排当兵。后随部经岳阳去往湖北,不久又转战江西南昌。1939年3月,刘苟生在南昌附近一次战斗中右眼被敌人的炮弹碎片击中,退下火线。先后在江西吉安、泰和等处后方医院治疗休养。最终,刘苟生因右眼失明,被定为三级残废,于1941年退伍回乡。


曹凤祥,1919年生,陕西礼泉人。【鄂西会战】
1938年被抓壮丁入伍,分配到新编第8师炮兵第2连。后因受不了震耳的炮声,与几位战友扒火车到洛阳加入第30军第31师第91团2营6连,在西安受训后升任班长。1943年部队调至湖北,担任长江上游江防军。同年5月鄂西会战中随部队到湖北大洪山一带作战,营连长负伤后曹凤祥所在排被留在大洪山打游击直至抗战胜利。解放战争中以要结婚为由请假回家,自此脱离军队。


周文天,1921年生,贵州遵义人。【鄂西会战】
1939年初报考黄埔军校,入第2分校第17期步科,1941年毕业分至第18军第18师第54团3营重机枪连。在一次投弹训练中,因手榴弹被水泡过成了哑弹,周文天在拾回时却突然爆炸,炸断三根手指。1942年调到辎重团。1943年5月参加鄂西会战之石牌保卫战。同年11月随军参加常德会战,增援外围。抗战胜利后脱离军队。1950年考入贵阳市税务局工作,后在乌当区税务局退休。


苗永刚,1921年生,安徽阜阳人。【鄂西会战】
1940年底从家乡逃难至湖北随县,入伍到第84军第173师第518团5连。新兵受训几个月后,随部队长期驻防湖北。1943年5月参加鄂西会战,之后部队驻防安徽六安。1945年初到湖北巴东县,又被抓到第18军第18师第54团当兵,随后参加湘西会战。日本投降后回到家中,后一直务农。


李宽,1927年生,湖南衡山人。【鄂西会战】
1940年抽丁当兵,在湖北训练三个月。因年纪小,一直担任连长勤务兵。1943年被编入第86军第13师第38团迫击炮连,参加鄂西会战之宜昌保卫战。同年7月,所在部队协助第74军在常德外围与日军作战,常德失守后部队退守沅陵一带。1945年5月随部队参加湘西会战,会战结束后第13师减员70%。抗战胜利后李宽被编入第54军第198师第593团运输连,驻防江苏丹阳。解放后在北大荒工作。


孙道成,1928年生,安徽庐江人。【鄂西会战】
1943年夏被抓壮丁,分在第33集团军第59军第38师第113团2营4连当兵。抗战时期在湖北一带作战,同年11月随部参加常德会战。抗战胜利以后随部队前往河南信阳接收日军武器和物资。解放战争初期跟随部队进入山东,军队整编以后,和战友来到南京,进入中央训练团。1949年随军撤往上海、杭州,后从杭州返回南京,后务农为生。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