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活着的士兵

发布时间:2022-11-29 15:07   本文被浏览过:

  淘一件文物,学一段历史。十多年前我在北京潘家园旧书店里找到一本1938年6月1日出版的图书《活着的兵队》,作者是日本人石川达三,译者张十方,打开图书后,我发现书中有许多处都有XX来代替文字,我感觉很奇怪!
 
 
       作者石川达三于1905年出生于日本秋田县,父亲是位贫苦的中学老师,九岁时,母亲去世。1925年考入日本的早稻田大学,靠业余时间给报社写稿子才勉强付清一年的学费。因实在贫困中途辍学,去一家报社打工,后又去巴西谋生。1935年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出小说《苍氓》,获日本文学最有名、最权威的《芥川奖》,因此有了相应的地位与尊敬,苍氓一词释义为百姓。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日本政府需要一批鼓吹侵略战争的文学家来美化侵略行为,1937年12月,石川达三先生作为日本的《中央公论》的特派员随军来华,先后到达上海、苏州、常州。次年1月8日抵南京,目睹日军一路烧杀淫掠,特别是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由于石川达三先生出身于社会底层,他对战争给贫民造成的伤害有了极大的同情心理,1938年2月回国后仅用十天的时间创作出日军侵华的纪实小说《活着的兵队》,为了能使作品通过日本当局的审查,书中在155处用了868个叉叉(空白)来替代原有描述日本暴行的内容。尽管如此《活着的兵队》在发行的当天仍遭日本当局封杀。70000多册图书被搜剿一空。石川达三被判处有期徒刑四个月,缓期三年执行,这就是日本著名的“笔祸事件”。
  由于该书在正式公开发行前,大约有一千册直接寄给了订阅者,就这样仅剩无几的《活着的兵队》悄悄地传到中国。翻译家张十方先生率先译出该书,于1938年6月在中国公开发行。引用原名《活着的兵队》,后来夏衍先生也翻译此书,中文名为《未死的兵》。
  面对原作中大量的XX(空白),首译者张十方先生在译者自序中说,当我一想到每一个X下面都有我们同胞的血肉,我的悲愤便到了无法按捺的程度,血的债是得用血来偿还的。愿这篇血的记录永远地留在每一个人的心底。由于该书能激发中国人的抗日情绪,这本在日本已死的书在中国却活了起来。
《活着的兵队》除了对日本暴行有描写,对中国人的反抗也作了叙述,在第一个章节里写道:几个日军抓住了一个火烧被日军强占的房子的中国青年,日军对中国青年一顿暴打后。问中国青年为什么要烧房子,这位中国青年怒斥道:“老子烧自家里房子,关你屁事啊!”日军残暴地砍掉这位中国青年的头颅。
 
 
 
  书中对当时南京惨状描写道,“街上所谓的商店早已面目全非,洗劫之后疮痍满目,但凡你能称得上大南京的物资早已经不存在了,它们要么被抢走,要么被翻搅的杂乱无章,不像样了。要么被付之一炬,成为瓦砾一堆。”书中还写道,“南京大街上有不少尸体,尸体旁常常会有五六只猫,猫儿们警觉地瞪着街道,鼻尖上红红的,湿漉漉地沾满鲜血。猫和狗也都饥肠辘辘,遇到疾驰而过的汽车,它们连躲闪的力气都没有,就被轧死了。”
  1945年日本投降后,《活着的兵队》才得以全文出版,在日本重见天日,小说让人知道——战争使人变成鬼,和平使鬼变成人。
 

 
  1987年、1994年、2008年中国的出版社先后三次翻译出版石川达三《活着的兵队》,均取中文名为《活着的士兵》,旨在提醒人们要像石川达三先生那样不断对战争发出追问——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
  1985年,石川达三先生去世,享年80周岁。尽管石川达三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战者,但我们仍然要向石川达三先生笔端深处未泯的良心致敬,良心大于天!
  1978年,中国政府批准四部日本电影《追捕》、《望乡》、《狐狸的故事》、《金环蚀》在国内放映,其中《金环蚀》的作者就是石川达三先生。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