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期:乡土就是祖国

发布时间:2024-03-12 11:12   本文被浏览过:

     
      淘一件文物,学一段历史。


      在我博物馆里藏有一枚徽章,章面文字为:“保卫祖国”“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
      “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战时期一支特殊群体,严格意义上,这群人不是中国人,但却为中国抗战流血牺牲,中国虽不是他们的国家,却是他们的祖国。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我们的海上通道几乎全被日军占领,我们唯一的抗战运输生命线——滇缅公路担负着海外援助抗战物资的运输,但因没有司机等运输人员,大量抗战物资被滞留在缅甸,无法运回国内发挥杀敌作用。
1939年,国民政府请求南洋侨领陈嘉庚先生协助招募司机。陈嘉庚先生发布《南侨总会第6号通告》,号召南洋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服务,共拯危亡。短短数月,就组成了“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俗称“南侨机工”,共计3200多人,分九批回国参战。在这3200多人中,有一位女扮男装,被誉为当代花木兰的“白雪娇”。



 
      白雪娇,又名“白雪樵”,祖籍福建安溪,191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1936年在厦门大学读中文,在马来西亚槟城是一名教师。他怕父母及征召人员不同意,就女扮男装,化名“施夏圭”,“施”是他母姓,“夏”是指祖国华夏,“圭”是“归”的谐音,表明了她为国而归的决心。
      临别,白雪娇给父母双亲写了一封告别信,今天我们读来仍会热泪盈眶。



1939年5月19日,马来亚《光华日报》

 
      “亲爱的双亲,此去虽然千山万水,安危莫卜,是不免凄惨心酸。但是,以有用之躯,以有用之时间,消耗于安逸与无谓中,才更是令人哀惜不置的,尤其是在祖国危难时候,正是青年人奋发效力的时机。这时候,能亲眼看见祖国决死争斗以及新中国孕育的困难,自己能替祖国做点事,就觉得此生是不曾辜负了。”
      “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所以虽然几次的犹疑踌躇,到底我是怀着悲伤的情绪,含着辛酸的眼泪踏上征途了。”
      “这次去,纯为效劳祖国而去的……虽然我的力量简直够不上沧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汇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抵昆明后,白雪娇因女儿身,被安排在后勤机关工作,后去重庆,结识了邓颖超,抗战胜利后回到马来西亚。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白雪娇在马来西亚槟城挂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遭马来西亚英殖民当局通缉,被迫回到广州,在广州师范教书。
      2005年,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时年92岁的白雪娇在接受采访时说:“小时候,年迈的祖父要回家乡,临走时再三叮嘱,不管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都不能忘记自己的乡土。起初,我不大明白为什么父母远离家乡,却又总说不忘家乡。后来我懂了,乡土就是祖国。”2014年白雪娇去世,享年100岁。
      斯人已逝,芳华永在。
      三千多南侨机工有一千多人牺牲在抗战一线,一千多人回到南洋,近千人在大陆成家立业。
      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故事,告诉我们:天下华人,根在中国。


分享到:
抗战史上的今天

展览讯息